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锡贵 《东岳论丛》2001,22(2):60-61
人口过多一直是山东省的一个首要问题。如何稳定我省已实现的低生育水平 ,具重要意义。农村计划生育的“村级自治”是计划生育管理法制化的必然要求 ,保持城市的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搞好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 ,则必将推动我省跨世纪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向广度、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2.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持续走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可喜成就.进入新时期,如何保持、稳定和推进低生育水平.已成为现今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重大新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影响低生育水平稳定的若干因素,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艰巨性提出粗浅的见解,以尽一个基层计生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3.
人口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水土资源是人口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本文从人口与水土资源的互动关系及供需平衡角度对浙江省未来人口规模进行拟合与分析,得出21世纪在一定的水土资源保障下,浙江省能够承载最大人口不超过4900万。这意味着稳定低生育水平仍是浙江省计划生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张丽萍 《北方论丛》2021,(4):65-75,167
低生育率问题是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地方经济振兴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东北地区总和生育率就已经低于更替水平.2000年总和生育率低于1.0,成为超低生育率地区.东北地区出生率持续低迷,2019年东北地区出生率比全国低40%以上,出生人口数量进入持续减少阶段.与2000年相比,2019年出生规模降低了37.5%,降低幅度最大的黑龙江省达到了40.4%.从低生育陷阱理论机制分析发现,未来东北地区提升生育水平面临很多困境,育龄妇女人数减少且年龄老化,婚育结构变化,叠加人口迁移流动,人口增长负惯性持续强化.从取消生育限制、提高生育意愿、减少妇女流出和提高已婚育龄妇女数量等方面入手,可以减缓出生人口持续减少的状况,遏制低生育率陷阱的继续加深.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 ,中国的人口发展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的新阶段 ,就中国人口转变的具体情况而言 ,中国人口转变的模式是在社会自觉控制下进行的 ,具有转变时间短、地区发展不平衡、政策干预性强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周德禄 《东岳论丛》2006,27(5):60-63
利用由生育、死亡、迁移以及人口年龄移算等四个子模块组成的人口预测模型,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人口变动特点进行了预测分析,并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规范人口迁移机制,有效保障劳动力供求平衡,为开发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第二,强化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防止流动人口社会权益“边缘化”;第三,继续加强出生性别比监管,杜绝计划外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第四,深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强化人才工作机制,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第五,未雨绸缪,提早积累养老资金,积极发展老年事业。  相似文献   

7.
人口转变及后续社会保障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9开始,我国人口再生产进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人口转变类型,这种转变是经过30多年艰苦卓绝的计划生育工作和生育政策强力控制生育而迅速实现的。当然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向社会保障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社会和政府对中国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社会保障工作要统筹考虑,要有新的思路和对策,并能维持来之不易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低生育水平,我们认为,这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适度生育水平是在适度人口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人口现实国情和发展趋势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微观和宏观领域均需追求的理想生育状态。推进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是我国在人口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背景下贯彻落实生育新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长期保持人力资源优势的前提条件。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生育政策调整文件精神,确定科学的人口发展观和适度生育新观念,构建与生育新政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适度生育水平,是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均衡制度观提出了研究制度变迁的新方法。人口政策本质上是人口均衡发展路径的概要表征和信息浓缩。人口生育政策的演变是人口发展状况、原有人口政策、制度结构中的其他制度安排、经济发展及其战略、人口与资源及环境关系、参与人因素博弈的结果,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演变历程也反映了制度变迁的这一一般规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方式、消费和内需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少子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以普遍一孩为基础的人口生育政策存在严重的非均衡。稳定不稳定的制度,这是现行生育政策和其他社会政策不兼容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长期超低生育率必然对人口总量、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研究低生育率与预期寿命提高带来的人口结构性问题及应对措施,为中国低生育水平地区提供借鉴.分析太仓人口发展状况发现,长期的超低生育率使太仓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超过二十年为负值.同时基准人口比例也低于同期全国的基准人口比例,长期处在远低于1的状态,户籍人口过快衰减的特征非常明显.太仓由于户籍人口缺少生育水平提升的空间,依靠自身难以实现年龄结构均衡.这其中育龄妇女人数的减少、女性晚婚比例的提高,使已婚育龄妇女人数明显减少,而希望生育两个及以上孩子的妇女也占比较低.这些因素的存在,与低生育率陷阱理论中影响出生率上升的强化机制完全吻合.太仓生育水平的提高缺少足够的动力,未来必然保持原有生育水平甚至会继续下降.太仓户籍人口依靠人口迁移缓解了自然增长的持续下降,外来人口缓解了人口数量和结构矛盾,但增速已经由快到慢.从太仓应对人口结构性问题的措施来看,面对人口结构不均衡带来的老龄化比例较高、独生子女婚育冲突以及失独家庭等问题,需要基于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工作现代化体制建立“三社联动”思想,发展志愿者团队和社工机构,为政府购买养老等服务提供支持,使社会矛盾和冲突在基层得到有效解决.针对中国很多地区还是处于未富先老状态,政府购买服务缺少经济支持,需要在预防低生育率陷阱产生以及养老支持定位于保基本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我省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但这个低生育水平是在多数群众的生育观念并未发生根本转变的前提下依靠行政制约和经济处罚措施实现的,人口出生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化和拓展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认识,探寻最终实现人口现代化的良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低生育水平能否稳定,最终取决于能否建立起以利益导向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支持体系,取决于能否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与计划生育的良好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12.
1949年到2009年期间,包头市出生人数经历了出生人数增长阶段、出生人数持续阶段、出生人数减少阶段和出生人数回落回升阶段;出生率经历了第一高峰阶段、第一低谷阶段、第二高峰阶段、第二低谷阶段和第三高峰阶段;死亡人数经历了死亡人数增长阶段、死亡人数减少阶段、死亡人数持平阶段、死亡人数抬升阶段和死亡人数回落回升阶段;死亡率经历了下降阶段、徘徊阶段和起伏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确定为传统型阶段→过渡类型阶段→现代型阶段;60多年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梳理,为包头市今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解决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问题启示。  相似文献   

13.
穆光宗 《社会科学》2001,(12):43-47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实质是“生育机制”和“工作机制”的转变“稳定低生育水平”这种提法 ,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生育水平”的高低问题 ,是数量问题 ,其实是一个“生育机制”和“工作机制”的转变问题。而如何转变 ,实际上又是如何认识人口规律、如何调整利益格局的问题。这里的“生育机制”主要指生育决策的过程。譬如 ,能不能实现从家本位生育决策向个人本位生育决策的过渡就很要紧 ,而“工作机制”是指做好生育控制、生育服务工作的具体思路和运作方法。“稳定低生育水平”是促进人口现代化的需要 ,是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需要 ,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未来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上,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稳定低生育水平和控制人口数量放在首要位置,同时注重人口结构的调整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走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的道路,建立促进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宏观管理体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与开发并举,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走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环保制度建设和市场调节,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5.
广西的人口生育水平在1999年已经实现由高出生率到低出生率的历史性转变。然而自2005年起出现反弹,呈现出偏高的发展趋势,而且这一趋势将持续长达10年左右。广西的人口生育水平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产生反弹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结构性增长的惯性拉动。各级党委、政府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科学分析面临的人口形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才能实现广西既定的人口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十六大报告强调了经济发展要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与人口问题之间的矛盾,要求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在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召开的第一次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未来十  相似文献   

17.
在2005年人口计生工作从一类县降为二类县后,县委、县政府迅速转变思路,紧抓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个核心,狠抓关键性指标这个重点,加快推进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以来,一年跨一大步,连续三年荣获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称号,并在2009年度考核中勇夺二类县第一名,顺利重返一类县。  相似文献   

18.
中美两国分别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文章基于面向未来的人口动态结构观,利用2022年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预测数据,对比未来几十年中美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动趋势,并分析这种人口变迁对未来两国国家实力的可能影响。研究发现,中美两国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与美国相比,未来持续低生育水平将会使中国不仅面临人口数量急剧减少,还会迎来人口结构迅速少子老龄化的局面,这将对我国硬软实力产生负面影响;而未来美国人口面临的问题可能在于其内部人口种族和族裔结构多元化,庞大的移民群体一方面为美国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也会对其宗教、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产生较大的挑战,族裔、宗教和文化等人口结构冲突、人口替代在所难免。鉴于此,中国有必要加强“人口建设”,并将其纳入百年发展战略之中。  相似文献   

19.
论“三步走”中国人口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21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态势和特点,"五大人口高峰"相继到来:人口总量高峰将在2030年前后到来;10多年后劳动年龄人口即可达到最高峰值;本世纪中叶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流动人口已临近最高峰值;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新的高峰。以人口零增长为战略目标的人口发展战略,根据"着陆"方式的不同,分别可称之为"硬着陆"、"软着陆"和"缓着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年和更长远一些时间的人口发展战略,应建立在"软着陆"方案的基础上,这个方案并不要求生育率继续下降,相反,在稍有回升后才保持相对的稳定。具体的生育政策选择为:全面不分城乡,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者结婚一律允许生育两个孩子;农村一方为独生子女者结婚,允许生育两个孩子,现在也可以实施,城镇可暂缓几年,2010年以后组织实施为宜;在有效制止三孩及以上多孩生育条件下,农村可不分性别普遍生育两个孩子。  相似文献   

20.
人口控制与环境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控制是消解人口危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一个新的环境伦理课题。人口控制就是把人口数量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 ,同时不断提高人口质量。人类要有效地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 ,就要对传统生育观念进行伦理反思与批判 ,正确认识人口控制的环境道德义务与责任 ,自觉遵守人口控制的环境伦理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是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的原则 ;生育自由与生育控制相统一的原则 ;优生优育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