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借助大同地区流传的蛙崇拜故事和自然景观蛤蟆山,研究了大同蛙崇拜产生的文化环境基础,揭示出大同蛙崇拜、女性生殖崇拜的漫长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在大同历史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壮族语言文化研究之第一篇,主要阐述了壮语地名的命名特征,论证了壮语地名所反映的壮族先民早期分布的地域和社会生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分布于广西左江流域的花山崖壁画,包含了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它无疑是一部浓缩的史书,一部壮族古代社会形象的历史。花山崖壁上的图像之被称为画,是后人强加的。在壮族祖先眼里,那崖画上冷峻投影式的形象不过是他们供奉的神。具体地说,那些被称为蛙形舞姿的形象是古代壮族祖先所崇敬的民族守护神——蛙神,花山崖壁画不过是当年壮族祖先的祭神圣地。它对当年的瓯、骆人,就象阿拉伯半岛的麦加、黄河边上的黄帝陵、历代帝王的陵寝及  相似文献   

4.
地名是文化的镜像,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活化石。重庆地名不仅反映了重庆的自然地理特征,同时也记载了这个城市演变过程中的痕迹。重庆地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凸显了重庆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积淀。重庆地名文化与这个城市其他的无形文化一起,构成了这座城市的文脉和灵魂。  相似文献   

5.
论罗马古典时期的女神崇拜与女性宗教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罗马古典神祗中女神所占比重、女性宗教生活的活跃、维斯塔贞女祭司的作用与地位、女性与伊西丝崇拜等四个方面,考察了罗马古典时期的女神崇拜与女性宗教生活,揭示了女神崇拜与女性宗教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扼要分析了罗马古典女性的宗教及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中的女神、女人、女妖构成了一组独特的女性形象系列。这一组女性形象系列,又恰好对应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中女性人格的超我、自我和本我。换言之,作者分别以女神、女人和女妖作为形式载体,立体化地营造了别具一格的女性世界。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在明清小说中是罕见的,体现了作者一定的创作高度。  相似文献   

7.
民间叙事中的民间知识分子形象,是广大民众思想与情感的结晶,它展现着一种独特的民间风度,隐含着深刻的文化哲学内涵。民间知识分子形象展示了我国广大民间社会中长期所坚持的知识观、人才观,激励着一个民族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反映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鱼跃龙门”的民间心态,彰显着人们世俗化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8.
葫芦,曾经是母体的象征。中国民间送瓜求子的民俗行为,民间剪纸及刺绣出现的葫芦图案,民间乐器葫芦笙和葫芦歌舞,葫芦的原始功能,都具有祈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时代呼唤形象科学。形象科学正走向现实生活。为了履行社科工作者的使命,本文作者正在撰写《形象文化与形象科学》。该著作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形象科学的基本范畴和命题;第二部分:轨迹,主要是依据史实阐述形象发生发展的历程及其阶段性特征;第三部分:义理,主要阐述形象科学的基本原理;第四部分:应用,主要阐述如何运用形象科学来解决实际问题。本刊分四期发表引言部分的四篇对话。之所以用对话的形式来阐释发微,主要是便于读者把握形象科学的要点,也不至于读得太累。但愿这种初衷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在等级森严、桎锢人性,提倡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中国封建制度下,婚姻无异是套在女性头上的沉重枷锁,多少女性为此泪水流尽,抱憾终生;多少女性为此忍辱含垢,饱受欺凌;又有多少女性为此拼死抗争,以身殉情! 古代女性从一出世命运就是悲惨的,《诗经·小雅·斯干》说:“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可见男女之别如此鲜明:生了男孩要睡在床上,穿上华美的衣裳,让他玩玉器。而生了女孩只能用布包起来,放在地上,连玩的东西也只能是纺锤一类,对她的要求只是能操持家务,不让父母担忧就行了。  相似文献   

11.
婚姻家庭是最能体现性别关系的社会基本形式。与稻作文明相联系,壮族婚姻家庭中的性别关系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即都是男性占据主导的情况下,壮族妇女的地位高于当地汉族妇女。从神话传说所透露的远古信息来看,到了人猿揖别之后,壮族的婚姻家庭才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与此相应的两性地位作用也随之发生改变;但是无论从“双轨制”运行的婚姻制度,还是从不成熟的父权家长制来说,都存在较多“性别平等”的意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日本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女姓始祖神话进行比较,同时探讨了以女性为主的偶生始祖神话的相似之点以及对日本、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女神信仰文化节日祭祀文化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鬼神是世俗文化的天然内容。人类创造的鬼神具有符合人们心理文化所认可的“形象”。近代的“鬼神形象”与古代文化中的鬼神形象虽有历史传承的相互联系,但很多鬼神已与古时的形象大异其趣。鬼神始终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形象”。其实,就世俗文化而言,人的鬼神化和鬼神的人化,本是难以分舍的社会现象。人创造了鬼神,同时人也受缚于鬼神;神的威严和鬼的怪诞,其实是人的卑弱在天国与地狱世界的折射。尤其在近代,鬼神崇拜事实上成为中国社会转轨的文化心理羁绊。因而,面对世界科学民主浪潮的啸声,这沉重的“鬼神”迷信便成为先觉者们举步投足首先必须破解的精神枷锁。  相似文献   

14.
舞蹈与宗教的关系紧密并历史久远,原始宗教崇拜与原生态舞蹈在"万物有灵"的图腾崇拜中,相互依赖与共生,原生态舞蹈又在原始宗教崇拜的演变中逐渐地摆脱功利和实用而发展成熟。现在,导致原生态舞蹈发生的种种因素,虽经漫长的发展历程却并未消失,原始宗教崇拜演变的影响也并未终止,而是深深地积淀在当代的舞蹈文化艺术中,并对舞蹈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着潜在而巨大的影响。坚持用唯物史观分析和研究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了解舞蹈文化艺术历史的进程及其发展规律,更好地认识其今天的发展现状,继承和发扬各民族优秀的舞蹈文化艺术遗产,探求人类精神文明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社神的物化形态与社崇拜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史料及民族学、民俗学材料,对“社”的物化形式与文化意义进行了阐释。考论“社”字的本源形义结构;考察“社”字关联的客观物质形态及其文化内涵;揭示社崇拜的形成及其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主要女性形象的历史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阐释了历史上绿林和绿林文化的内涵及其复杂性,然后以此为主要理论基础,根据在《水浒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对小说中的37个(组)女性形象的内涵作了有个性的解读。从妇女观的角度揭示《水浒传》对绿林文化的禀赋与表达。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壮语词汇里反映出来的壮民的感情表达特点、思维方式和道德伦理观念。作者认为,壮语词汇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在学习掌握壮语词汇概念意义的同时,必须了解其内含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8.
"稷"字保存了古代先民发现、发明种植谷物的历史信息."稷"字的初义应是一个侍弄禾谷的人,以后又被先民敬崇为神."后稷"作为华夏民族祭祀的神,其文化内涵已沉淀在汉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  相似文献   

19.
以社会学、文字学、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探索,辨析古代的文献资料,从而考察我国古典诗论的“开山纲领”:“诗言志”的历史演变轨迹,用比较的方法阐明在原始巫术仪式和儒家礼乐教化中,所言之“志”的不同文化内涵,以此作为探索中国古代诗学源流的突破口,进而论证古代诗论中的情志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和民族特色。本文在扬弃旧说的前提下,力求出新,从中国诗论的根源上探讨其独特的性质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视觉文化:广告女性形象的看与被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告女性形象的看与被看是一种复杂的视觉行为和视觉文化。从观看的行为来说,女性形象看与被看的模式呈现为女性形象被男性观看,被女性观看,甚至是女性的自赏。无论广告中女性形象是在场还是缺席,是真实地存在还是由男性的虚拟而存在,女性形象出现的目的就是被看。由于男女两性在生物特征和社会特性方面的不同,观看的行为方式和观看的文化意味有着显著的区别。男性通过窥视行为,放大女性的性征,并过滤掉女性美的其他成分,将女性视为满足自己潜在欲望的性符号,女性被男性性化。女性通过审视行为,激发起因缺失而引起的焦虑,将广告女性幻化成生活的指导者和楷模,将女性美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