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望海台岛今何在,登高望亦难。秋风回故土,落叶恋家山。云暗波涛乱,鸥惊水色寒。苍茫烟海上,何忍剩孤帆。等待惦念台湾岛,春秋又一年。毒蛇盘大道,莠草占农田。恨满淡江水,怒摇阿里山。何时闻喜讯,除旧布新天。注:淡江,是流经台北市的河流。预告经营何处去,拒不认炎黄。军购三千亿,谎言一大筐。党纲不丢弃,家产必输光。谁作败家子,终归必自戕。注:搞台独的人,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2005年,军购预算费三千四百亿。“党纲”指他们的台独党纲。台海情怀(三首)@凌华光  相似文献   

2.
那年我18岁,在离家乡一百华里外的一所中学上高中。春节前夕,学校放了寒假,天不亮我便步行往家里赶,半路上用自带的干粮充饥。几个月没见双亲了,心里挺惦念的。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能看到我的文字,请你知道我的惦念。  相似文献   

4.
将你衔走     
不止一次来过大连海洋公园。这次来,几乎是直奔让我惦念的海象而去的。  相似文献   

5.
解析唐诗 ,从中感悟朋友相处的方法 :赞赏朋友的才情 ,关心朋友的处境 ,惦念朋友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源流》2012,(11):79
天下没有偷懒可得的健康。对于以往不愉快的事及逆境,不发牢骚,不念旧恶。对于未来的日子没有奢望,但求平安幸福。保养,营养,修养。忘记年龄,忘记钱财,忘记子孙,忘记烦恼。有健康身体谓之福,有兴趣读书谓之福,有知己好友谓之福,有人惦念你谓之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谓之福。  相似文献   

7.
《源流》2012,(6):79-79
天下没有偷懒可得的健康。对于以往不愉快的事及逆境,不发牢骚,不念旧恶。对于未来的日子没有奢望,但求平安幸福。保养,营养,修养。忘记年龄,忘记钱财,忘记子孙,忘记烦恼。有健康身体谓之福,有兴趣读书谓之福,有知己好友谓之福,有人惦念你谓之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谓之福。  相似文献   

8.
有很多子女,每年回家见父母的次数、关心和惦念父母的频率,往往还不如一个旁人多……  相似文献   

9.
蚕豆青,油菜黄——穿行在家乡的田垄间,全国人大代表康厚明惦念着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像在北京参加人代会时惦念家乡一样。  相似文献   

10.
女人在婚前常常出国,可婚后,这还是头一次。那个国家的那个城市不但有女人公司的业务,还有她的一个异性朋友。他们曾经有过一段荡气回肠的恋情,尽管最终分手了,可彼此间总还存在着那么一点儿惦念。  相似文献   

11.
“必”在古代汉语中的常职是修饰谓词性成分,充当状语,如《论语》一书用“必”76次,就有75次是这样(据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统计。杨先生认为76次都是用作副词,解为“一定”,不精确,见后)。所以、通常认定“必”为副词。陈  相似文献   

12.
○人人都明白的事,往往人人又都拿它不当回事。 ○一个人的行动能力如何,往往取决与他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何。○只客观而不完整的信息必片面,只完整而不客观的信息必虚假。○知道得很多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把所知道  相似文献   

13.
可乐经典     
《可乐》2009,(7)
真理在刚刚问世的时候,都是胡说八道。——郑渊洁良知为主,聪明为奴,其人必忠;良知为奴,聪明为主,其人必奸。——林语堂《哀莫大于心死》一个有爱情的家庭的孩子,无论生活如何不安定,仍旧  相似文献   

14.
屈赋乃二千余年以前的作品,其文句的结构与语词的涵义有与后世不同者。此其故;由于人的思想是随时代而变化的。人的思想即变了,他的语言自然亦随之而变,语言既变了,他的作品中文句的结构与语词的涵义亦必有所不同。再者,时代是在不断地推移,古涵义与旧结构逐渐不为后人所用而归于遗忘以至消失。因此,后人读古书则必不免以今说古,其间必有不可通者,有不可通而强说之、曲解之则必非古人的本意。盖一词之误必害及一句,一句之误必害及全篇。此孟子所谓“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也。古今学人犯此种过失者以晚明为尤甚。他们因不明古人语言有与后人不同之处,遇著解不通的文句,便以已意妄改古书,并刻其妄说以贻误后人。清代乾嘉诸老有(?)于此,尝竭尽心力,研求古代文字音训以解说古书,是即著名的清代汉学,经史诸子词句至此方得著确切的解说,方不失却古人的本意,其整理文化遗产的功劳甚大,不可没也。然而从古以来,解说经史诸子的人不可谓少,必待乾嘉诸老,一辈接一辈出而后方不害古人的“辞”与“志”,则此  相似文献   

15.
“目断天南新露布,心悲岭表旧云轺”。“诸天孰使狂魔伏,历劫滋惭老衲枯”。表述了林则徐在遣戍伊犁途中,仍时刻惦念东南战事,关心国家安危的心情。这两句诗是从林则徐题为《和王仲山司马见赠原韵》一诗中摘录的。然而,王仲山何许人也,却鲜为人知。本文  相似文献   

16.
在法治社会中,司法权具有消极性和终局性,即对于法律纠纷应实行不告不理和有告必理。对我国司法实践中所表现的"告"与"理"之间的四大关系———不告不理、不告而理、告而不理和有告必理做了分析,并对司法权的运作原则与司法公正、司法的社会"平衡器"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以纠正当下认识和实践上的偏颇。  相似文献   

17.
(一) 清代薛雪在《一飘诗话》中说:“畅快人诗必潇洒,敦厚人诗必庄重,倜傥人诗必飘逸,疏爽人诗必流丽,寒涩人诗必苦瘠,奉腴人诗必华赡,拂郁人诗必凄怨,磊落人诗必悲壮,豪迈人诗必不羁,清修人诗必峻洁,谨勑人诗必严整,猥鄙人诗必委靡。”这段话虽不十分确切,但它揭示了我国传统文论的一个重要特征——重视文与人的关系,结合人品来考察研究文品。  相似文献   

18.
清迈访谈录──清迈人的文化取向黄惠焜清迈是泰国的著名古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去泰国的人,往南必去帕塔亚,领略它的繁华;往北必去清迈,欣赏它的典雅。我偏爱清迈,每访泰国,必去清迈。仿佛那里有自己的家,心里总是充满着安祥与宁静。我原不以为这是所有人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法律逻辑学》第150页第二段,在恢复省略三段论被省略部分时,提出了一个论断:“如果结论是特称判断,恢复后三段论的前提必有一个是特称判断。”我认为这个论断是不正确的。 第一,三段论的第5条规则是“两个前提皆为特称不能得出结论,前提之一为特称,结论必为特称。”(上述教材第140页)。本规则只是提出“前提之一为特称,结论必为特称”,而根据这个规则是不可能得出“结论是特称判断,前提必有一个是特称断”的结论,因为,这条规则是从三段论前提的逻辑特征,概括出结论的逻编特征,而不是从结论的逻辑特征反过来概括出前提的逻辑特征的。结论是特称判断的三段论与结  相似文献   

20.
杨著 《社区》2011,(11):7-7
枕边有书,睡前必翻上几页,不如此,梦就不踏实,倘有新书在等着,那个夜晚,就多了个盼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