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勰文气论     
先秦汉魏时期关于气论的代表性观点可归纳为哲学层面、审美层面与文论概念的三种形态,这正是刘勰《文心雕龙》文气论思想的来源。刘勰主要继承与发展了《周易》阴阳刚柔的气论思想与曹丕文气"清浊"说。刘勰文气论内涵多样,最大的贡献有两点:一是在文论史上首次确立了刚柔风格类型说,并以"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理论支撑,推演出了《体性》篇"数穷八体"的八体风格类型;二是以文气论风骨,提倡刚健的文风。  相似文献   

2.
先秦汉魏时期关于气论的代表性观点可归纳为哲学层面、审美层面与文论概念的三种形态,这正是刘勰《文心雕龙》文气论思想的来源。刘勰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周易》阴阳刚柔的气论思想与曹丕文气"清浊"说。刘勰文气论内涵多样,最大的贡献有两点,一是在文论史上首次确立了刚柔风格类型说,并以"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理论支撑,推演出了《体性》篇"数穷八体"的八体风格类型,二是以文气论风骨,提倡刚健的文风。  相似文献   

3.
论“气分阴阳”对中医学气学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讨论了古代哲学"气分阴阳"的思维方法及其对中医气学理论的影响.指出"气分阴阳"思维方法是伴随着阴阳概念的产生而形成的,是以阴阳的相对待概念对宇宙本原之气的两种属性的标示.它对中医气学理论以及藏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方法学的重要意义.中医学将人体中的各种气,包括一身之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以及脏腑之气,也分为阴阳两个部分,以表明气的两类不同作用,阐释机体的脏腑功能和生命进程.  相似文献   

4.
魏源继承中国古典哲学尤其是王夫之关于气的学说,故其论气具有如下的特点。阴阳是气本身固有的性质。气有多种形态,在精神属性方面,有志气、勇气、浩然之气、正气、善气、和气、恶气,等等。在物质属性方面,有天气、地气、人气、阴气、阳气、元气、精气、神气、秀气,等等形态。王夫之认为阴阳二气、水火之气、甚至善恶治乱之气,都本原于一个气。所谓“一个气”,系指“物物有阴阳,事亦如之”。“阴阳之气,散则万殊,人莫知其一也,合则混然,人不见其殊也。”(张载《正蒙·乾称》)即阴阳是气本身的固有性质,而阴阳二气本身是运动的,两者相摩相荡,互相转化,变化无穷,从而出现各种形态的气。魏源说:“愤与忧,天道所以倾否而之泰也。”(《海国图志叙》)  相似文献   

5.
中医情志学说的基本理论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原理、致病理论、治疗理论及治疗原则,系统阐述情志概念、整体观念、阴阳五行、病机理论、情志相胜理论、阴阳平衡原则,对情志学说的得失做初步评价,进一步深化对情志学说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把气看作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源性物质材料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基本观念.中国古代的阴阳说、五行说基本都是以"气"为根基的一元论学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的<管子·内业>篇中已经初步形成了气一元论理论的雏形.到了宋明时期,从张载到罗钦顺、王廷相,一直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更是将气一元论的学说一步步发展到成熟而完善的地步.可以认为,气一元论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始终占据着主导潮流的地位,这一学说中体现出的整体性、系统性的统一论思想直到今天仍有诸多可供借鉴和启迪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莱布尼茨和谐学说的理论特征主要在于 :把“过程”概念引入了和谐学说 ,强调和论证了和谐的自主性和神恩性及其两者的一体性 ;其理论困难和理论缺陷主要在于 :对于解说身心一致或和谐缺乏说服力 ,论证和谐自主性与和谐神恩性的内在悖论以及其和谐学说的封闭性。中国阴阳和谐学说同莱布尼茨和谐学说的根本差异在于 :和谐的“前定性”与“生成性” ,和谐的“封闭性”与“开放性”以及和谐学说的“解说型”与“实践型”。未能全面理解和积极借鉴中国阴阳和谐学说的合理内核 ,是莱布尼茨学术生涯中的一项重大缺憾。  相似文献   

8.
鼐的文章学理论的构架由两个不同的系统组成,一是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系统,二是阴阳刚柔系统,由后一个系统引伸出作家及文章作品的阴阳刚柔属性。姚鼐论文以才不以体,特别注重作者的才力,而对雄才尤为推崇。他所说的雄才,在人格上体现阳刚之性,慷慨豪迈,负气好奇;其作品气势充沛,色彩鲜明,风格峻伟,奇思异想迭出。姚鼐认为文界雄才一方面是其禀赋有异于常人,同时又源于他们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具有奋发不息的精神和执著的追求,始终不脱离现实,而作家是否成为雄才和仕途的穷达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先秦道家三派——老子、庄子、黄学的阴阳观的异同,分析了道家阴阳学说的特点,指出:阴阳学说是先秦道家的重要思想内容,是道家为了充实与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对阴阳观念所进行的创造性的发挥与运用。本文认为,先秦道家的阴阳学说,既不同于儒家荀子和《易传》的阴阳观,又与燕赵之地的以“五德始终”为核心的阴阳学说有着根本差别,它是楚地独具特色的阴阳理论,它提出的以阴阳为基础的宇宙生成论、“因时制宜”的农业政策、等级有别、上下有序、“刑德并用”的政治主张,以及主柔守静、与世不争的人生哲学,皆对以后的政治、经济、哲学、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阴阳就是天地间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和力量,是一种充满天地间的气。阴阳五行说在中国周朝发展完备后,经过百济流传到日本,自此对日本的古代政治、宗教和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将从阴阳学说在中国的流变、东传以及对日本政治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中国阴阳学说对两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阴阳精气说应用于古代医学之后,中医学即将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作用的气,称之为阳;把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气,称之为阴。人的生死,取决于阴阳二气的是否相互为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二气统一于人体,维系生命,则总而名之曰“人气”。“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  相似文献   

12.
试论《周易》阴阳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是富于哲理性的先秦经典巨著,主体内容是以对立统一的阴阳学说为基础,包含着自发和朴素的辩证思想,故被后人加以运用、继承、发扬光大。《周易》中的阴阳学说是非常丰富的,它蕴含着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以及阴阳的消长转化作用。此后,出现了《内经》等经典医著,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周易》阴阳理论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充分肯定、发挥和运用,指导着中医理论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内经》以《周易》理论为指导,论证了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思想内容。由此,阴阳学说成了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蕴藏着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及许多哲学范畴的丰富内容,尤其在整体观、动态平衡观、朴素的对立统一观三个方面,更有其本身的特点。本文仅就辨证施治中所涉及的矛盾法则进行初步探讨,冀期就教于同道。对立的统一法则,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反映这一法则,在中医学现论中首推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有“阴阳离合”的论述,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分而言之谓之离,并而言之谓之合。阴和阳是一对矛盾,它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分析一种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和阳,既对立又统一。对立是两者相反的一面,统一是两者相成的一面。阴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之谓也。阴阳每一方的存在,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就无所谓阴。“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  相似文献   

14.
儒家学说的底层解释模式是天人合德的宇宙哲学,具体表现为气感论学说以及这一学说所具有的自然主义形而上学特点。佛教的理论基础是缘起理论,业感缘起学说是其突出的特色。气感论与业感说的关系反映了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差异,但因为“感”这一学说而使儒佛二种文化又具有某种沟通的内在基础。研究这两种学说的意义在于,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发展与演变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经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典型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整体思维方式,经络不仅是流通血液的“脉”或“血脉”,更是气运行的主要通道,而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则是对阴阳、五行、藏象、气血等理论学说的必要补充和整体诠释.《黄帝内经》确立了以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作为经络系统的基本框架,从而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整体构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络理论实际上成为了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16.
《内经》阴阳气位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内气的功能与气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之间存在规律性的、动态的联系,拟将这种理论称为"气位观"。从气位的关系来理解阴阳等基本概念并进一步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辨证治疗,可谓学习中医理论的重要门径。试总结为下述几点:气得其位为正常生理功能;气位失守为病理状态;恢复气位关系是治疗的目的;气行其位因时而动,治法亦因时而异;运气学说中的气位观。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学说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阴阳学说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医理论发展的出路就在于吸收阴阳学说中的合理的辩证法内核基础上,走现代科学理论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张载宇宙本体论中,最根本的观念有四,即气、太和、太虚、性[1]。张载主张气一元论,从气切入,得出“太和之道”,用“太和之道”来论述自己宇宙观的基本思想。以“虚空即气”“通一无二”为中心展开,对“太和”“太虚”“气”等概念的关系进行梳理,从而有“太虚之气”的宇宙本体论思想。“天地”“阴阳”“风雨雷霆”等是张载自然观所得以体现的自然本征,他们之间以“二端”或“两体”的关系存在并运行,从而有“一物两体”的自然本体论。而张载的宇宙本体论与自然本体论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他“太虚”哲学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著名的世界文明古国 ,这个世界民族之林中的礼仪之邦 ,有着其自身完整而古老的哲学思想体系。阴阳学说认为 ,大自然万物皆赋阴阳二气 ,男为阳、女为阴 ,山为阳、水为阴……阴阳相生相克 ,共同缔造万物。这种看似神秘且含混的古老哲学体系指导着几千年东方本土文明的进程 ,加之孔孟传统道德观念及其思想体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很少有哲人能够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将女性美作为正面形象来论述。然而在艺术领域内 ,我们却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 ,以女性为题材的各种艺术品却远远超过了男性为题材的艺术品 ,甚至有专门以女性为描绘内容的仕…  相似文献   

20.
"易"字在甲骨文、金文中是由左右结构两个形体构成的会意字,其本义是表示日出山谷夜去昼来的变化,而不是蜥蜴之象形。阳字是由三个形体构成的会意字,而不是从从易的形声字,其本义是日照为阳。阴字是由三个形体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表示无光的暗凉之境即为阴。易由语言文字,经概念提升为阴阳学说的名称。阴阳则经概念、范畴,提升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兼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