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毛 《中国藏学》2011,(1):167-172
馆藏建设和文献资源建设研究是图书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1949年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藏学专业图书馆馆藏建设和文献资源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的兴起和发展,对藏学文献资料的搜集、收藏、编辑、整理和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藏学研究事业提供了基本保证。文章以综述的形式,回顾了新中国藏学专业图书馆馆藏建设和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的过程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20世纪藏学和敦煌学在学术界异军突起,成为世界性的两门显学。特别是敦煌文献中大量藏文文献及汉文材料有关吐蕃史料的相继发现与整理,使藏学研究与敦煌学研究得以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3.
中国藏学网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红 《中国藏学》2006,(2):44-50
“中国藏学网”(http://www.tibetology.ac.cn)于2001年7月21日开通运行。历经5年的创建与发展,今天的中国藏学网已经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自身的风格与特色,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期间,中国藏学网经过初版建设、二版建设两个阶段。其中,第二版“中国藏学网”调整了栏目设置、增强了藏学研究信息和报道、加强了藏学研究成果的数据化,并开通网站全文检索功能,同时升级了中国藏学网邮件系统、对网络杀毒系统也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目前,中国藏学网正在考虑第三版的改版工作,同时积极规划,力图将中国藏学网建设成为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权威网站。  相似文献   

4.
索珍 《中国藏学》2008,(2):83-93
本文主要介绍了德国的涉藏研究机构和藏学人员的现状,并就德国藏学的现状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文章主要收集整理了德国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研究所、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学系等涉藏机构,以及皮特·施韦格、贝托尔德·劳费尔、哈如纳嘎、索仁森等较知名的藏学学者的基本情况.这是对德国藏学现状的一次全面的普查,也是迄今为止对德国藏学研究情况的汇总和整理,从而为藏学工作者提供了全面、扎实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5.
石硕 《西藏研究》2006,(3):91-96
文章对近年学术界提出的“康巴学”这一新的学术概念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康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特点作了分析讨论,认为“康巴学”的提出有深刻的学术与现实背景,是藏学研究不断深入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是以康巴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为依据和基础,也反映了人们对康巴研究价值的认同度的提高及当前康巴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文章认为,“康巴学”的提出富于启示性和建设性,它不但不会削弱藏学,反而会丰富和扩展藏学研究的领域与层次。故有关“康巴学”概念及相关问题,值得学术界进一步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藏学研究的发展与藏族研究的日渐繁荣,藏学目录学作为指导人们阅读藏学书籍、研究藏族文化现象、探讨藏学学术发展规律的学科日渐兴盛起来。但对藏族和藏学目录学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还有许多方面尚待拓展的空间。甘肃省藏学研究所丹曲博士主编的《拉卜楞历史档案编目与拉卜楞研究论著目录索引》,就是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开拓。它对于查找有关拉卜楞寺档案和拉卜楞寺研究文献资料的人们,都极为有用。  相似文献   

7.
正自17世纪以来,随着国外探险家和传教士对青藏高原的不断考察,藏学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推崇,从而形成了藏学的故乡在中国,而藏学的研究却在国外的不良局面,藏学的命运与敦煌学的命运一样。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为我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从而也彻底打破了藏学研究在国外的神话。70多年来,党和国家把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放在了重要位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队伍,从而也产生了诸多优秀科研成果,为藏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新近,拜读了我校学者孔繁秀研究馆员主编的《明实录藏族史料类编》(1—2集)、《清实录藏族史料类编》(1—9集),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8.
藏区政治研究是中国藏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 ,也是边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 9世纪和 2 0世纪交替之际 ,就有人致力于研究西藏政治军事体制、政教关系、土司制度等 ,①对当时西藏政治之弊端进行了批驳 ,同时出现了译介外国人描述旧西藏酷刑的作品 ,让世人了解和认识旧西藏的真实面目。②进入 2 0世纪以后 ,藏区政治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据统计 ,单就 1 949年以前即 2 0世纪上半叶关于藏区政治方面的文章就有近 2 0 0篇。③ 而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范围而言 ,这一时期与藏区政治、军事等有关的书籍就有二三十种。只可惜迄今没…  相似文献   

9.
《民族学刊》2014,5(4):2-F0002
藏学文献研究中心于2003年9月正式开馆运行,2010年6月藏学文献研究中心更名为藏学文献馆。藏学文献馆以抢救和整理藏文占籍文献为己任,并致力于培养文献研究专业人才,逐步建成"集收集整理、编辑出版、科研教学、网络信息为一体"的现代藏文文献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0.
白玛措 《民族学刊》2014,5(2):28-35,117
纽约国际藏传佛教文献中心的创始人——藏学家金·史密斯(E.GeneSmith)先生毕生致力于藏学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身后更是慷慨地将其所收藏的藏学文献赠予了西南民族大学。金·史密斯先生对当代藏学的贡献一方面表现在他所建立的藏学文献数据库,打开了西方藏学研究者经典阅读和运用的新视野;另一方面是金·史密斯先生对藏文典籍的渊博知识和深度研究,启发了一批又一批的藏学家和藏学爱好者。国际藏学家认为“金之后”藏学发展应以文献数字化开拓西方藏学研究新起点,发展西方传统经文分析方法,更注重文献的解读与文献形制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