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47年8月,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首届摄影作品公开展览赛,参赛的作品数以万计,而当时在国内还没有知名度的麦迪一举夺魁。作为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他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在当时的美国摄影界可以说是新闻。麦迪10岁的时候,对照相机特  相似文献   

2.
蝉联四届"中国优秀摄影家"2007午4月,高鹤云在春天里迎来又一个人生收获: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美哉江山:高鹤云风光摄影集》问世,这是他的第四部摄影集。尽管他不张扬,仍在摄影界好评如潮。有意思的是,高鹤云并非专业摄影家,他是江苏省外经贸厅的一位公务员。然而就是他,却从2002年至2005年,连续四次被评为"中国优秀摄影家"。这位纯粹的业余摄影爱好者,究竟凭什么击败众多专业对手,拔得头筹?  相似文献   

3.
《百姓生活》2014,(8):67-67
早在20世纪20年代,郎静山(1892年1995年)将西方舶来的摄影术与中国传统的画理相融合,运用绘画技巧与摄影暗房曝光的交替重叠,创造性地开拓出“中国集锦摄影艺术”,并以集锦摄影独步天下。1928年,郎静山担任《上海时报》首任摄影记者,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摄影记者。此后,他成功地进入国际众多的摄影比赛,创下了1000多幅次作品在世界的沙龙摄影界展出并屡获大奖的辉煌纪录。1944年,美国摄影学会为他举办摄影展,曾巡回美国39个城市展出。1980年,他还被美国摄影学会选为世界+大摄影师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1月18日至22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江苏省淮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6首届"郎静山杯"中国新画意摄影双年展在淮安市举办。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前光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中国摄影大师"郎静山是中国早期在国际摄影界产生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集锦摄影"手法,被认为是将中华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方传来的摄影术巧妙结合的、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摄影语言方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摄影界对风光摄影引发一些争议。从摄影术的诞生,摄影的分类及美学意蕴等方面切入,认为从表现自然风光开始的摄影是具有无限生机的,其理由:风光摄影是多元摄影的一个门类,一个大门类;风光摄影与其他姐妹艺术摄影的共轭关系同等重要,缺一不可;风光摄影是一种艺术探索和创造,艺术之树常青。  相似文献   

6.
打开《李福龙摄影作品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著名摄影家徐肖冰老先生题写的书名《李福龙摄影作品集》。徐肖冰是中国摄影界的老前辈、泰斗,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延安时期以摄影为武器,为中国革命事业谱写出不朽的篇章,摄影界提及徐老无不仰慕之至。其次是原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著名摄影家袁毅平老先生撰写的“李福龙摄影艺术品读”的短文(代序)。  相似文献   

7.
罗兰·巴尔特将他的《明室》称作一种“摄影的现象学”,但称自己的现象学是无拘无束的。从巴尔特对海德格尔的引用、在《恋人絮语》和《明室》中的现象学实践出发,本文试图追溯巴尔特与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欧陆现象学的关系和源流,探索巴尔特现象学理论的组成以及巴尔特晚年试图运用现象学所要达成的理论目标:一种属于他私人的,“谈论欲望和哀伤”的文学现象学。作为他晚年排遣情感苦闷时重要的精神寄托,他将现象学体验归结为一种纯粹个人的情感体验,目的也并非走向真实和澄明,而是沉湎于以文学和摄影为代表的“想象界”,寻找一种“完全的主体性”,“为主体性提供严格的辩护”。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于荷赛的了解和认识有限,加之我们在荷赛上的战绩不理想,导致我国新闻摄影界对荷赛看法至今并不完全一致,对荷赛获奖作品也存在不同的评价和争议。如何正确、冷静对待这一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如何客观、准确评价其获奖作品,本文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卢森堡大公国位于德、比、法三国之间,是一个袖珍内陆国。国土虽小,卢森堡人的胸襟却十分开阔与远大。我随摄影家协会在在卢森堡采风时,遇到了摄影界的同行保尔·吉约姆。他是一位戴着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年轻人,不善言谈。陪我们游览市政大厅、大公宫殿、天主教堂等名胜时,他很少以地主身份主动去做介绍,这让想更多了  相似文献   

10.
郑社奎与当代摄影结下不解之缘,是在与改革开放同步的上个世纪80年代之初。20多年来,郑社奎先生以其政治家独具的思想气度、哲学家睿智的头脑和摄影人善于发现和捕捉的眼光,在自己开辟的摄影天地播云种月,勤奋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摄影界关注的热点。这种对一位业余摄影家保持高度热情的现象,一方面是对其创作成就的肯定,更主要的是对其独特的摄影思想和摄影热情的赞赏。  相似文献   

11.
真正的报影家无不追求作品的长久魅力,在我熟悉的摄影界朋友中,新华社军事记者王建民就是一个真诚献身于摄影,不断探索,力求将历史瞬间化为永恒的人。1972年初冬,18岁的王建民穿上了军装。入伍8个月,军事科目优秀的王建民就被团宣传股抽去参加师摄影学习班。在这之前,他连相机摸也没摸过啊!带着农民那纯朴、坚定憨劲的王建民却觉得:从前没干过的,并不等于永远不会干。训练能搞好,摄影也能搞出个名堂来。当时团里仅有的一架照相机镜头还发了霉,放大机也是靠一根铁棍支着绑着绳子贴着胶布,一摇晃三晃。暗房设在停用厕所改用的仓…  相似文献   

12.
在数码图像处理技术高速发展和普及的时代,数码像片的后期处理和二次创作变得相对简单和容易。因此,在摄影界引发了如何限制数码艺术创意摄影作品后期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度的思考。针对此类问题,本文通过重新定义和认识数码摄影时代的像片及图片概念,在数码摄影、数码像片与数码艺术创意图片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数码创意摄影或者数码摄影画新艺术门类的观点,对解决当前数码摄影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新闻摄影(WPP)比赛中,中国新闻摄影界频频失利。究其根由,除外在原因外,更在于目前教育中的诸多缺憾——对摄影精神的教条、僵化理解,重“训练”,轻“交往”,缺乏“视觉传播”理路,课程设计不具备“现代性”意识等。很显然,这种种“设计”威胁着我们的新闻摄影事业,“教摄影,教什么”正在逼问新闻摄影教育,中国能否贡献出伟大的新闻摄影名家,就在于在何种方位上反思,又在何种程度上超越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是一种独特的新闻报道形式.但新闻界长期以来的“重文轻图”的观念、使新闻摄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传播功能,造成了中国新闻摄影相当程度的落后。社会的大变革,新闻事业的大发展外使新闻摄影的种种陋习与弊端暴露无遗,新闻摄影界面临新的困境。研究与掌握新闻摄影的特性与规律,提高新闻摄影队伍的素质,从中国国情出发,吸取世界新闻摄影的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实行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的更新。是中国新闻摄影走出困境、迎接挑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5.
摄影界经过“分裂”主义运动,使摄影从早期对绘画的依附中独立出来,但现代主义摄影艺术追求又使报道摄影凸现了艺术的特征。这一走向从罗钦可和寇德卡的摄影实践中清晰地显现出来:俯瞰或仰视视角的大量运用;空间形式的独特把握;“陌生化”效果的有意追求;等等。所有这些,又与报道摄影的纪实性质完美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现代主义摄影艺术追求充分继承了“分裂”主义运动已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张双俊,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山西省摄影协会会员、山西省新闻摄影学会会员、香港摄影名人协会理事、山西省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他的新闻摄影、艺术摄影多次在省内外及国内外获奖。  相似文献   

17.
《中华魂》2008,(1):1-1
建国以来,我国共发布了4幅毛泽东标准像,很多人猜想,这肯定是国内最优秀的摄影师,最好的摄影器材拍出来的。其实不然,这几张标准像从选片、修整到制作均出自被我国新闻摄影界尊之为一代暗室技术宗师的陈石林之手。  相似文献   

18.
吴天明  李钊平 《中华魂》2013,(10):44-47
魏德运曾以一场主题为《共和国不会忘记》的摄影展,让已经成名许久的自己,再次站在了中国摄影界的潮头。在那次摄影展后,人们记住了中国摄影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位为老红军老将军拍摄肖像的艺术家——魏德运。  相似文献   

19.
许多公益事业都得益于志愿者的参与,蜚声中外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简称PIP)也是这样。作为新崛起的三晋文化品牌,PIP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品位之高,不仅吸引了中外摄影界和众多世界摄影大师的参与,而且也得到了国内许多志愿者的积极支持。来自法国西部小城的安德鲁,正是一位倍  相似文献   

20.
正有一个农民,自学摄影三十多年如一日,以金山岭长城为题材,拍摄大量作品,不仅多次荣获国内外摄影大奖,作品挂进人民大会堂,还感动了著名摄影艺术家陈长芬,张艺谋向他请教拍片的相关问题,也让国际著名莱卡摄影大师路易斯·卡斯特涅达自叹不如……他叫周万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