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诚信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包括人际诚信、政治诚信、商业诚信、教育诚信等内容,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对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今天在山东地区保留下来的究竟是传统的齐鲁文化?还是齐鲁文化的精神传统呢?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无疑是一种独立形态的区域文化.汉代以后,作为地域文化的齐鲁文化逐渐融入中华主流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且在外土广泛传播,形成其他地域文化无法比拟的覆盖面和渗透力.然而,就在齐鲁文化逐渐正统化、普及化的膨胀中,其自身的地域文化的独立性日益淡化了,后来在山东地区保留下来的主要不是作为地域文化的齐鲁文化,而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区域文化的精神传统.19世纪中叶之后的一百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五四"以后中国新文化的建立以及中国不同区域文化之间新的交流与融合,在山东地区齐鲁文化的精神传统随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化.这种历史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齐鲁文化特质及其演变复杂性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建  贾振勇 《齐鲁学刊》2000,(3):102-107
先秦时期齐鲁文化具有非官方的正统性、崇德尚仁的道德理想、士“志于道”的古典人文精神等特质。秦代的“焚书坑儒”,使齐鲁文化遭受重创。西汉统治者反拨了秦王朝的文化路线,齐鲁文化开始复兴。今古文经之争使齐鲁儒学取得了在学术界的主流文化地位。汉武帝确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策略之后,董仲舒的良苦用心未能如愿。儒学的影响固然是扩大了,但齐鲁文化的其他内涵却大大萎缩了。此后,齐鲁儒学逐渐脱离自身的区域文化秉性,走进华夏文化的中枢部位。其原因有四:一是齐鲁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同构性,二是它在外上的普及性,三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强力推行,四是中国文化结构的请主多辅形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国家统一永固的强韧纽带——中华一统的思想文化 ,是由  齐鲁文化融汇整合而成的。因为齐鲁文化的核心和主体儒学 ,具有将中华文化联为一系发展不断的功能。又因齐鲁地区从史前到秦汉统一之前都是中华炎、黄、夷民族聚居融合和人文同化的中心。因此齐鲁文化可谓是炎黄文化的正宗 ,两国文化的整合也就是炎黄文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215-220
在社会有机体中,诚信具有道德性和制度性两种特性,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独特价值。运用社会有机体理论解读诚信缺失现象,不难发现我国当前诚信呈现"空心化"状态,即传统诚信缺失,现代诚信缺位,传统与现代诚信文化出现断裂。加强诚信建设需要增强整体意识,促进诚信系统的开放与发展,发挥人的能动性,更为根本地是要采用超越问题的解决策略,走整体、平衡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来华留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中国文化和促进国际友好交往的主要途径。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与核心,使儒学等齐鲁文化精髓进入到世界的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让全世界认识山东、了解山东,有利于传播齐鲁文化,扩大齐鲁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作为开展来华留学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同时也是齐鲁文化研究、产业发展与传播的基地,山东省高校应担负起齐鲁文化传播的伟大责任。因此,有必要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探讨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途径,以期能够更好地培养传播齐鲁文化的友好使者。  相似文献   

7.
古代家训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诚信教育的文化内容。传统家训中可以挖掘的诚信文化包括诚信立身、诚信交友、诚信为官、诚信经商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传统家训中记载了卓有成效的言传身教、上行下效和严慈相济的诚信教育方法。传统家训中关于创新诚信文化、注重教化功能、注重家庭教育、注重实践教育等内容,贴近生活实际,符合道德文化教育规律,具有文化共识性的特点。对传统家训中诚信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推动我国现代社会诚信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促进社会诚信风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孔孟荀游齐对中国古代民本理念的升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孟荀游齐是齐鲁文化交融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齐文化与儒学的交融,为汉代以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孔孟荀游齐是齐儒文化相互吸引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齐文化与儒学相互交融,实现了春秋初期以来民本管理理念的第二次升华,为汉代“德主刑辅”民本理念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链接了民本管理理念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9.
齐鲁民间艺术是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它的功利性与纯粹而浪漫的艺术品性,既矛盾又和谐地融为一体,构成了它关于政治、经济、宗教的复杂态度。一般地说,相对切实的社会生存与发展需要,齐鲁民间艺术并不认为艺术品性是最重要的,当两者不能统一时,它完全有可能趋从前者。这一点,除可从中华一体化文化的历史性规定中获得某种解释外,而衍生于齐鲁这块浸透了伦理政治型文化精神的土地上所不可避免地带有的更为浓重的社会性色彩,决定了它必然更为崇实。本文认为齐鲁民间艺术因此便有一种文化思维和文化方式的潜在定势。这种定势在发展齐鲁民间艺术的独特文化精神和艺术品性上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移植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开放性与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包的特殊品质,是两者相互接纳、契合的先决条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精神上的共通性,则为两个异质文化的契合提供了内在精神支点。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契合,既要挖掘两者的价值契合性,也要利用好两者的互补性,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维度、思想学术维度、社会实践维度的差异互补和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1.
高校会计诚信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会计面临诚信危机的严峻挑战,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已迫在眉睫。高校应在会计诚信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开展会计诚信教育,有利于提高会计诚信认识、树立会计诚信信念、锻炼会计诚信意志、培养会计诚信习惯。会计诚信教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构建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第二,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第三,形成诚信的校园氛围;第四,建立诚信奖惩与约束监督机制;最后,开设会计诚信教育的相关课程。  相似文献   

12.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 ,在中国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评价标准的作用 ,而中国目前的整体诚信状况令人堪忧 ,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通过对与诚信相关的“出于诚信”与“合于诚信”、“道德诚信”与“经济诚信”、“社会诚信”与“个体诚信”这三组概念的辨析 ,能对社会诚信的建构起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制度的德性包括制度本身的德性和制度中人的德性两个层面。制度本身的德性 ,是指制度本身所蕴涵的道德追求和道德理想是否与人类活动根本目的的一致性和制度结构本身所体现的伦理品性。制度中人的德性 ,是指政府制度行为主体的德性。道德上公正合理的制度 ,是市场经济有效运作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刍议孔子的诚信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保安 《殷都学刊》2008,29(4):144-148
孔子诚信思想形成的本因是希望能够通过营造自下而上的诚信氛围,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为此,他提出了自己的诚信理想——社会个体是诚信的个体、社会交往是诚信关系、管理者是诚信治国,他认为实现途径有三条——强化意识、营造氛围、勇于实践。孔子的诚信思想对令人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巩固,无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诚信是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也是现代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需要。市场经济呼唤诚信,诚信支持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信用性、契约性和国际性等需要诚信,所以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  相似文献   

16.
物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不规范,扰乱了物流市场的正常秩序。通过诚信建设,树立诚信品牌,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在研究物流行业诚信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物流行业诚信方面的一些现实问题,研究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我国物流行业的新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借鉴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进入转型期,传统的社会整合机制衰微,迫切需要构建新的社会整合机制。而近年来大量涌现出来的非营利组织,其所追求的价值理念和作为社会中间层的地位,使其能在转型期的社会整合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唐太宗登基后倾力实践儒家“为政以德”的政治理想,创建了“贞观之治”,被后世誉为治世明君。唐太宗的德治思想主要包括:君者政源、主明臣直、己正则天下正等内容。唐太宗德治践行活动的特点是:心存百姓,沥心勤政,从谏如流,改过不吝,克己省身,公正无偏,勤学明理,戒奢从简。唐太宗的德治思想及其践行活动能为今天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以德治国方略的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化价值理念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历史形态,原始社会表现为理想性、整体性、一元性、神圣性和人本性。封建社会表现为扼杀人格的绝对统一性和超稳定性。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从理想性到实用性、从整体性到个体性、从一元性到多元性、从神圣性到世俗性。社会主义社会表现为理想性、整体性、人本性、圣洁性、中和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则要把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和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构建的文化理念有机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廉政文化建设是中共十七大对执政党切实改进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新命题,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执政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命题的提出,不仅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思维,也标志着中国的反腐倡廉进入一个标本兼治的新时期,有助于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文化生态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