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有形式逻辑(普通逻辑)教科书都指出,下定义有一条重要规则:定义必须相应相称;所有形式逻辑教科书都认为,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是:“定义过宽”、“定义过窄”。我们认为,定出这条规则是正确的,而对违反这条规则的错误的分析则是不够全面的。应该补充指出,违反这条规则的错误还有:“定义项与被定义项交叉”、“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全异”。所谓定义必须相应相称,就是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相等。被定义项是一个概念,定义项也是一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外延间的关系必须是全同关系。被定义项指的是那一些对象,定义项指的也应该是同样的那一些对象。只有这样,才是符合  相似文献   

2.
“定义必须相称”,是形式逻辑定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中外逻辑学家,在讲到下定义的规则时大都有这么一条①;现在有同志甚至认为它是下定义的重要规则,应加以强调;有同志虽然对定义规则发表过不同意见,但仍然保留了“保证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外延的同一性”②这种说法。这表明:“定义必须相称”作为下定义的规则,是为逻辑界所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逻辑》,关于定义的规则第一条“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解释说:“所谓定义相应相称,就是说定义概念的外延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是完全相等的,二者具有同一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形式逻辑》(修订本)更明确规定:“下定义必须用全同概念。这就是说下定义项必须与被定义项是全同概念。”还有其他教科书上都有类似的规定。就是说,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是具有同一关系(或叫全同关系)的概念。那么定义概念和被定义概念是否是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呢?笔者认为回答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4.
国内现行的逻辑教科书中,着重说明了定义的几条规则:(1)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违反这条规则,就会出现“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2)定义不得采用否定或比喻的形式。否则,就会出现“否定定义”或“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3)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按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出现“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制定定义的这些规则,意在保证定义的正确性。但这几条规则是很难保证定义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划分的规则是把词项指称的类对象分成其子类或分子对象的规定原则。它在现行的逻辑教科书中被公认为以下几条:(1)“每次划分的根据必须同一”。否则,就会出现“混淆根据”的逻辑错误。(2)“划分的子项应是互相排斥的”。否则,就会出现“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3)“划分必须是相称的”。否则,就会出现“多出子项”或“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①。(4)“划分应按属种概念的层次进行”。否则,就会出现“划分层次不清”的逻辑错误②。以上规则,对于实际划分应该具有规范作用和判据作用。前者是指它作为保持词项外延确定性的基本准则,对正确的划分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后者是指它  相似文献   

6.
公正概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正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公正概念本身却论说寥寥,缺少系统、深入地研究,而这恰是解析公正难题的起点。很难想象,一种真正严密无可辩驳的理论能够不以严密的概念分析为基础。通过考察公正的适用对象发现,公正(被定义概念)=相称(种差)+正当(邻近的属概念)。公正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利益“相称”的正当关系(或行为)。“正当”是其质的规定;“相称”是其量的规定。“正当与相称”体现了公正范畴之历史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费洪稳同志在本学报1986年第5期上的《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是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吗》一文中认为,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不应说是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因为它不具有同一关系概念的重要特征。”而同一关系概念的重要特征就是“虽然外延完全相同,但其内涵却不完全一样”。这种观点是难以确立的。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是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因为定义概念的外延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而内涵不完全相同。定义概念的外延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见诸于二者的位置可以互换,而内涵不完全相同表现在二者的内涵不能颠倒说明。例如,  相似文献   

8.
修辞著作中给比拟下的定义不周密。比拟的定义既可以用来说明比拟,也可以用来说明比喻;不少修辞论著论述比拟时把比喻用例误用作比拟用例,造成教学上的混乱。比拟定义必须修改。必须反映比拟通过词语移用实现“变通”的本质特征的内涵,突出比拟本体与移用词语的关系,缩小定义概念外延,使比拟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具有同一关系,从而使比拟定义本身能够成为鉴别比拟和比喻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彝族的审美意识中,“相称”是一个十分突出的观念。无论是彝文典籍或是彝族习俗都将“相称”作为一种审美标准来要求事物,即对自然界的审美观照中寻求相称的景观,在日常生活的器皿用具、服饰装扮上体现出相称的审美趣味,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中遵循相称的艺术原则。可以说,“相称”观渗透在彝族人民的一切审美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
词项周延性的一阶语言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项周延性的一阶语言定义陈慕泽(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文尝试在一阶逻辑中给出词项(一元谓词)周延性的一个形式定义,以克服传统逻辑在这个问题上的含混。什么是“全部外延被断定”,在传统逻辑中缺乏明确的界定,这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含混词项周延性是传统逻辑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风骨”管窥杨星映自刘勰《文心雕龙》提出“风骨”这一审美范畴,古代文人,纷纷标举,其内涵外延,颇多变化;今世学者,阐释论证,歧义丛生。虽然我们很难用明晰的语言给“风骨”下一准确的定义,但“风骨”的内涵外延并非不能把握与言说。本文管窥蠡测,以一得之见就...  相似文献   

12.
概念的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之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构成概念的两个方面。那么,概念的外延是什么?各种逻辑教材的定义不尽一致,其中以概念的外延是不是客观事物的问题来说,就很有值得讨论的地方。金岳霖先生主编的《形式逻辑》是这样定义的:“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  相似文献   

13.
1 概念论的一点补充在普通逻辑概念论的教学中,笔者参照集合论中“元素”概念,补入了一个称之为“外延元素”的概念.笔者把外延元素初步定义为:是具有概念内涵所反映的那些属性,且不能再划分的事物分子.这一定义包含有两层意思:  相似文献   

14.
列宁的物质定义明确地把客观实在性作为物质的唯一特征,作为物质概念的内涵。理解列宁的这一定义时,很早就提出了两个难点: 其一,运动、时间和空间等等,不也是物质的普遍属性吗?为什么称客观实在性为物质的唯一属性呢?通常在世界的物质性这一章的第一节里讲物质,断定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但翻几页,讲第二节运动时,马上又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不是有点矛盾么? 其二,根据形式逻辑下定义的规则,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外延上应当相等。既然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既然运动、时间和空间、规律等等,也是客观的,列宁甚至明确说时间和空间具有“客观实在性”,那末按照定义,应当认定运动、时空、规律等等也是物质。但是这同哲学常识有所抵触。辩证唯物主义其他原理告诉我们:运动、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思想”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过程 ,经历酝酿、命名、确立、曲解、定义时期。随着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不断深化 ,“毛泽东思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有了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小虎同志在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6期上,发表了题为《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是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的文章,对我在本学报1986年第5期上的拙文提出批评,这对启发我的思考,提高我的认识是很有意义的,我表示由衷的感激和真诚的欢迎。但“李文”对拙文的基本论点缺乏深入的研究,我不得不再写此文以重申自己的观点。“李文”指出拙文的主要错误有两点:“一、把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和同一概念混在一起了。”“二、把实质定义和语词定义混在一起了。”“李文”的这两点批评意见是对拙文的误解.关于第一点,“李文”分析说:“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是从不同方面反映同一类对象,其外延相同,内涵有别,它所表达的主要是不同概念之间的一种外延关系;而同一概念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重要命题,从理论上科学解答了“是什么”的问题。正确认识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定义,就要以逻辑学的分析方法,科学把握其“外延”、“内涵”、“作用”和“关系”等四个方面的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二战期间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是罗斯福的“有意安排”,而是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和中国战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直接相关的.但从战时中国所走的“大国”历程来看,中国要真正跻身于大国行列,必须拥有与之相称的国力.  相似文献   

19.
个人信息与隐私信息的界限由混同走向清晰,其定义模式也从“识别说”发展到“关联说”。判断信息的可识别性有三项标准:在识别主体上,应采“主观说”,以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与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衔接;在识别对象上,需将“识别”限缩解释为“身份识别”,且完成身份识别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标识符,并至少包含一个社会意义上的标识符;在识别方式上,直接识别方式的存在与否有待商榷,以人格利益的关联性作为间接识别中个人信息的判断标准,可避免个人信息的外延失之过泛。  相似文献   

20.
人们通常将冯友兰哲学视为一种具有新实在论特征的理性主义形态。然而,冯友兰哲学在追求严密清晰的逻辑分析的同时,“神秘主义”也是一条一以贯之的经线。冯友兰将神秘主义理解为一种哲学的“境界”和“方法”,并主张“只有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统一才能造成与整个未来世界相称的哲学”。这种对神秘主义的独特诠解,斫出了一条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有机统一的新路径,从而为建构当代中国形上学的新范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