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俄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对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的否决票,使得决议未能通过,致使国际社会把一国是否能干涉别国内政的争论再度推上了风口浪尖。当今的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日趋复杂,在激烈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是否要固守着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廖卓娴 《老年人》2011,(12):18-19
随着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倒台,西方舆论已开始聚焦于中东另一个处于动荡之中的国家———叙利亚。事实上,叙利亚国内冲突已经持续了7个多月。近日,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进一步对巴沙尔政权施压,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直言不讳地指出,巴沙尔政府"已失去执政合法性"。她甚至暗示,美国已经在研究"后巴沙尔"时代的叙利亚局势了。欧盟峰会也发出明确信号,  相似文献   

3.
法国社会高福利、高失业和低迷经济并存。更高层次的一体化欧洲意味着更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但法国人养尊处优的地位将受到更大的挑战。又不想失业,也不想迎接挑战,对现实不满却拒绝改革,法国人能做的似乎就是游行和投否决票。  相似文献   

4.
随着叙利亚境内国际反恐战争和政权争夺战进入收尾阶段,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努力正在坎坷中推进,叙利亚战后重建也同时开启。政治重建、安全重建和经济重建是叙利亚重建进程中并行不悖且彼此制约的三道难关,最终目的是全面恢复叙利亚的政治秩序与经济社会发展。无论是叙利亚自身对国家重建的迫切需求,还是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和经验,都使"一带一路"对接叙利亚战后重建成为可能。本文基于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关于叙利亚冲突的最新观点和数据,结合叙利亚危机的新发展和新形势,对"一带一路"对接叙利亚战后重建的可能性、优势、原则和模式进行客观评估和积极展望。  相似文献   

5.
拉塔基亚港     
拉塔基亚港是叙利亚最大的海港,也是叙利亚海上的生命线。它位于叙利亚西北部的地中海沿岸,人口为178,520,是拉塔基亚区的首府。拉塔基亚港有得天独厚的优良环境,是叙利亚长达183公里海岸线的总枢纽,叙利亚通往世界的西大门。它的背后有广阔的农业区作为腹地,滨海平原土壤肥沃、雨水充足,  相似文献   

6.
叙利亚内战爆发前,库尔德人曾是这个国家饱受欺压和排斥的少数民族。为争取民族权利,叙利亚库尔德人从内战前就开始组织政党开展民族运动。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政治组织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际反恐联盟的支持下,库尔德人武装通过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控制了叙北部库尔德人居住的大片土地,并极力寻求政治自治。在俄罗斯的积极支持下,库尔德政治力量提出了战后在叙利亚建立联邦制的构想。目前,叙利亚库尔德人已经在叙北部建立了库尔德联邦区,并期望内战结束后建立自己的自治区。但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政治发展进程正受到来自土耳其及国内其他阿拉伯反对派的阻挠和抵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925年,叙利亚爆发了地主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领导的、反对法国殖民统治和军事占领的大起义。法国托管叙利亚后,在叙利亚推行一整套罪恶的殖民制度。政治上,叙利亚的行政大权完全掌握在法国高级专员手里,地方权力全部由高级专员的代表和亲法分子把持。为了  相似文献   

8.
鲁韦·凯亚利是叙利亚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叙利亚绘画艺术的先驱之一。鲁韦·凯亚利一生热爱祖国,辛勤工作,把艺术之根深深扎入社会生活之中,为叙利亚绘画艺术的兴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叙利亚人民把他视为本国绘画艺术的骄傲。  相似文献   

9.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挑动了全世界的神经,国际社会主要参与者几乎都深浅不同地牵涉其中,特别是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斗法,扣人心弦.2013年8月,出现导致叙国内1400多人死亡的"化武事件"后,围绕叙利亚的博弈更是达到高潮.放眼世界,有内战的国家并不少,但很多都没有像叙利亚这样在国际社会激起巨浪.为什么叙利亚如此吸引眼球,全世界都为之躁动不安呢?  相似文献   

10.
地处中东的叙利亚北部有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水系流经,南部有约旦河水系流经,围绕着水源的争夺,叙利亚与邻国产生了诸多矛盾与纷争.本文分南北两大水系,从水资源的角度分析叙利亚北部与土耳其、伊拉克,南部与约旦、以色列等国之间的纠纷,阐述水资源对叙利亚国家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叙利亚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主张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包括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西奈半岛和塞浦路斯,称之为“新月沃地”的大叙利亚。该思想后得到叙利亚领导人阿萨德的贯彻执行。阿萨德作为一名谨慎的政治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试图建立一个由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巴勒斯坦组成的、以他为首的联盟,然后通过这一联盟,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力量之间,在确立联盟的政治和军事战略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以"叙利亚民主力量"的身份,积极反抗"伊斯兰国"组织的暴行,实际上其构成仍然是以库尔德人为主体的单一民族力量,它在国内与叙利亚反对派、叙利亚政府都保持距离,在国际上受到美俄等域外大国的财政援助和军事支持。虽然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在反恐战争中取得了丰硕战果,然而,国际社会的同情并不能改变叙利亚库尔德武装本身既抑制了"伊斯兰国"组织的扩张,又破坏了中东地区现有力量平衡的双重性质。更严重的是,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甚至会引发地区其他国家库尔德民族的连锁反应,其所奉行的"库尔德民族主义"的极端化趋势渐显,有可能成为中东地区恐怖主义的新源头。  相似文献   

13.
黎巴嫩与叙利亚有着传统"特殊关系"(叙利亚视黎巴嫩为叙利亚一个省,并非主权独立国家),以往黎巴嫩的内政和外交受叙利亚影响很深,甚至其内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被叙利亚左右和控制.而我国台湾地区与大陆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与黎叙关系有一定相似性,在历史、文化和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台湾受到大陆影响非常深刻.并且与黎叙关系相似,我国民主政治仍然处于上升发展期而并非完成期.黎巴嫩不可能追随一个看不清未来的叙利亚同理,中国的未来也影响着台湾的走向.而本文将从黎叙关系和两岸关系的角度,把黎巴嫩自身、中东地缘政治和国际大国三方面因素与台湾统独之争和台海地缘政治结合起来,尝试说明黎巴嫩应对叙利亚而调整外交政策对两岸关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大叙利亚计划”是当代中东政治中人们常谈及的一个话题.两年前,当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反对黎以协议,干涉黎巴嫩内政,控制黎巴嫩政府时,人们说他试图推进“大叙利亚计划”,兼并黎巴嫩.那么,“大叙利亚计划”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试从如下三点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15.
叙利亚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主张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包括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西奈半岛和塞浦路斯,称之为"新月沃地"的大叙利亚.该思想后得到叙利亚领导人阿萨德的贯彻执行.阿萨德作为一名谨慎的政治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试图建立一个由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巴勒斯坦组成的、以他为首的联盟,然后通过这一联盟,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力量之间,在确立联盟的政治和军事战略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57年第一个叙利亚库尔德政党建立以来,库尔德政党经过多次分化、重组和联盟,一直是叙利亚库尔德运动的主导力量。作为叙利亚库尔德人的代表,库尔德政党提出了维护库尔德人政治文化权利、承认库尔德人少数民族地位、给予库尔德民族一定程度自治等不同层面的政治要求。尽管长期以来受到政府的压制,而且-9当前叙利亚国内的反对派在民族问题上也存在分歧,但库尔德政党始终坚持要实现自己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17.
去年秋,我们中国作家代表团一行四人到叙利亚进行友好访问,这是中国作家代表团第一次正式访问叙利亚。访问期间,我们专程访问了叙利亚作家联合会总部。叙作联总部设在大马士革新区,即城市西郊的一片开阔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运用查阅一手文献资料、案例研究等方法,从阿盟发布的各项决议和公告着手,分析阿盟介入叙利亚危机处理的三个不同阶段(旁观期、斡旋期和制裁期)及具体举措,从而对其介入叙利亚危机的影响进行评估,并通过"阿盟介入叙利亚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得出了卡塔尔、沙特等海湾国家逐步掌握了阿盟的话语权,主导着阿盟对叙利亚问题解决走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与叙利亚国家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中东的叙利亚部有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水系流经,南部有约旦河水系流轻,围绕着水源的争夺,叙利亚与邻国产生了诸多矛盾与纷争,本文分南北两大水系,从水资源的角度分析叙利亚北部与土耳其、伊拉克,南部与约旦、以色列等国之间的纠纷,阐述水资源对叙利亚国家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阿俊 《职业》2010,(9):28-29
"互酬"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其实就是《诗经》上所说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人与人之间相互酬谢、相互报答、相互帮助、相互满足的意思。晋代诗人潘尼曾有"琼琚尚交好,桃李贵往还"的诗句,说明积极的互酬有利于增进友谊、加深感情、和谐人际关系。事实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