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云 《城市》2015,(4):63-65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到2030年中国将有“十亿城民”,唯有高速、大运量的高铁网络才能应对“十亿城民”巨大的出行量.但自2011年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后,高铁建设标准有所降低,有可能重蹈三峡船闸与首都国际机场规划标准偏低的覆辙,难以适应“十亿城民”巨大的出行需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铁建设标准也是如此,所以高铁建设标准宜高不宜低,高铁高标准没有错.在基础设施规划上适度超前和高瞻远瞩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高铁对综合国力的推升作用远远大于其财务价值,甚至可以说,一般工业化国家在走向世界一流强国的历程中,高铁、大飞机、超级计算机、新型能源技术等关键节点性产品的研发及商用,均是前置条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高铁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迅速走向国际市场。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开拓国际市场的道路也充满了坎坷。通过介绍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背景,分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主要困境,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铁"走出去"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0年12月7日,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破天荒"地走出了欧洲,在中国召开的第七届会议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注意.许多国家正将发展高铁的目光投向中国.中国高铁建设和运营获得了社会广泛赞誉,高铁成套技术正在走出去,让世界铁路互利共享.部分产品已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力地提升了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蔡中为 《科学发展》2011,(12):39-46
自2003年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开通到2010年6月京沪高铁开通运营,中国高速铁路以世界瞩目的速度在发展。高速铁路的开通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中国逐渐进入"高铁时代",高铁经济也应运而生。但高速铁路在快速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在享受"高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反思与"高铁经济"相关的这些问题,以利于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和"高铁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双一流"建设指的是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此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对培养"双一流"建设需要的人才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双一流"为高校发展提供了诸多优势条件。但由于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师资队伍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了"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发展的优势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的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7.
贾文博 《职业》2015,(10):277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成果和建设成就在国际社会上产生的重大影响,高铁“走出去”不仅是国人的期待,更是世界的召唤。中国高铁“走出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低端产品、产业、技术和劳务输出,也不仅仅是传统高端领域国际技术与产业的合作,而是中国在新时期,面向未来长远发展的全球布局和国家战略。着重讨论了在新时期下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及其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维新 《城市》2012,(6):18-20
在中国的交通建设中,高铁、高速公路、城市地铁是近几年的建设热点,也有人称之为"大跃进".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高铁、高速公路、城市地铁的建设,以及这些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需要认真研究和科学论证的.  相似文献   

9.
祁娜 《职业》2023,(9):84-8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需要一流的技能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技能人才大军,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相似文献   

10.
对于去海南博鳌会晤的金砖国家领导人来说,不坐高铁行不行?不行! 在东道主提出坐汽车的建议后,金砖各国领导人却强烈坚持要求乘高铁从三亚前往博鳌。时速250公里的海南高铁,并非中国高铁的顶级速度,但仍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当然,对前往海南的游客和老百姓而言,高铁同样有强烈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李东晓,中专毕业,普通司机,却创造了中国高铁的众多“第一”。他考下了中国高铁第0001号驾驶证,冲出了中国高铁第一个世界时速纪录,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高铁司机,参与编写了中国第一本高铁操作教科书……  相似文献   

12.
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中国高铁“走出去”迎来最佳机遇,成熟的技术工艺与高性价比为高铁出口奠定了坚实基础.加速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布局,有助于消化国内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稳定经济增长,同时也有利于打造现代陆上丝绸之路,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助推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防范政治、法律风险,避免恶性竞争、自我内耗.同时,需要不断技术创新,提高核心技术的含量与工艺水平.唯此,中国高铁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助推中国经贸的全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如何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经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工业化建设的进程。一般来讲,当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这个阶段,许多国家都应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而这个时候大多数市场经济的国家特别是东亚的日本、韩国等小农社会国家,都适时提出新农村建设,这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为此,中国现在提出新农村建设有着极为鲜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庆黄金周期间京沪高铁的"一票难求",这是中国老百姓用脚为中国高铁投的赞成票。实践证明,高铁的问题不是该不该建,而是如何建得更好,建得更安全,如何与其他运输部门配合得更好。一票难求"国庆期间各车次都是满员,连站票都卖光了。"主要开行高铁和动车的上海虹桥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庆黄金周期间京沪高铁是"一票难求"。  相似文献   

15.
如何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已经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工业化建设的进程.一般来讲,当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这个阶段,许多国家都应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而这个时候大多数市场经济的国家特别是东亚的日本、韩国等小农社会国家,都适时提出新农村建设,这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为此,中国现在提出新农村建设有着极为鲜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6月即将开通的京沪高铁将为中国高铁战略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毫无疑问,仅就已知信息,这个大项目的实施绝非无懈可击。但这不足以成为否定中国高铁战略的理由。前任铁道部长刘志军落马之后,中国高铁战略该不该因人废事?继任者盛光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无论从经济性、安全性还是就中国大战略来看,高铁战略对中国而言,绝不亚于美国经济腾飞时的州际高速网。最新的信息表明,盛光祖上任之后对中国高铁战略进行了一些技术性的调整而继续推进。今天,中国高铁在技术上已经取得重大突破,未来,它在中国现代化战略上将创造更大的奇迹。  相似文献   

17.
领导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肩负着国家治理的重任,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决策者和实施者,他们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特点和重要意义,对于加强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内资讯     
正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消息,随着海南环岛高铁的全线贯通,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据新华社消息,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铁路建设的部署,2015年,铁路总公司充分认识加快铁路建设对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稳增长、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中西部铁路建设为重点,全力以赴推进铁路建设,全面完成了"两个8000以上"的目标。统计显示,今年铁路建设各项目标全面完成。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00亿元,投产新线9000多公里,新开工61个项目。  相似文献   

19.
2015年,中国中车在原南北车的基础上重组成立,改写了世界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格局,也被赋予了崭新的历史使命——"上为大国重器,下为产业引擎".中国中车确立了"连接世界,造福人类"的企业理念和成为"世界一流高端装备产业投资集团"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的愿景.成立以来,中国中车不负众望,在2015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266位,在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179位,在2015年度央企业绩考核中位列第7名,并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和"品牌建设优秀企业".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三次莅临中国中车考察调研.总书记赞扬中国中车的高铁、动车是中国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体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水平,是"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抢手货";总理寄望中国中车打造永不褪色的"金名片".  相似文献   

20.
"高铁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与战略意义,高铁枢纽及其周边地区也将成为城市发展新引擎。对其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则是高铁枢纽地区开发建设的前提与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广州南站枢纽地区为例,以区域竞合发展的视角,剖析南站地区发展面临的阶段困境,探索基于新一轮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与地区合作升级机遇的背景下,南站地区如何利用高铁枢纽和区位优势,对接不同层面的战略需求来清晰定位其功能,并对产业发展路径与空间布局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