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雀儿山峻,色曲水清,白雪晶莹,古树青葱,久负盛名的四川甘孜州的文化古城——德格印经院,就在这雪山深谷之中。德格印经院,以珍藏着丰富多采的藏文典籍的书版而名驰中外。这座典型的藏式平顶楼房座落在德格城东一千五百平方米的土地上,其中设在正楼上的藏版库就占二分  相似文献   

2.
从严格的意义来讲,印经院不是寺院。或者说,因为印经院通常都在寺院里,不过是寺院的一部分。但甘孜最西边的德格的那座印经院,它自成一格;它的外观——颜色、结构、规模,一句话,它的样子,实在是与一座寺院无异。尤其是那大片的绛红色。——假如不是这种颜色,它可能更像一座城堡、一座宫殿,或仅仅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大房子。 几十年前,几百年前,甚至更早,在这里,——隔着金沙江与西藏相守望的德格,仿佛除了绛红色,就没有别的颜色了。人们都把这里当作是又一个圣地,几乎是和拉萨、日喀则一样的圣地;而在圣地的中心,只有2…  相似文献   

3.
浅谈德格印经院及其印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系有以“藏区璀璨文化的明珠”,“雀尔山下的宝库”而著称的德相印经院,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由德格第十二代土司清代四川德格宣慰司登巴次仁始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它座落在甘孜州德格县城。一建筑与制版德格印经院,(以下简称为印经院)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由第十二代德格上司却嘉。登巴次仁始建。印经院的创建有两种传说:一是相传每当太阳落山时登巴次仁走官寨,隐约听到官寨南面小山包后面仿佛有几个小孩诵经的声音。于是出现刻印经书的念头。二是金沙江西岸一个叫叶绒的地方有个被称为…  相似文献   

4.
牛颂 《中国民族》2015,(6):76-76
第一次听说"德格印经院",是在国外听外国人说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我率团到澳大利亚参加由中国佛教协会举办的中国佛教文化展,我们带去的是雍和宫藏传佛教艺术展。提供展馆的是昆士兰州国立博物馆。馆长在招待晚宴上和我谈起藏传佛教,说她已安排了中国的行程,北京雍和宫还有德格印经院都要去看看。她问我德格印经院在中国的哪个地方,她神往已久,因为只有在那里才有真正的德格版。那时,  相似文献   

5.
德格印经院系为数不多的藏族文化遗产宝库之一,从清朝中期创建至今,已有280余年的历史。它作为藏区最主要的文化传播中心之一,为这一时期的藏文文献收集、图书编辑、出版发行等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藏族古代文献的标准化、出版图书的规范化、继承和传播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对其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做了较为客观的评析。  相似文献   

6.
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康定出发,顺着康藏公路行五百余公里,翻过海拔五千公尺的雀儿山,汽车沿着藏语意为"金子河"的河边公路疾下.两个来小时后,在绿荫丛中,隐现出一座"W"形城池,远望似一只展翅的雪山雄鹰,这便是素称藏族地区文化古城的德格.  相似文献   

7.
在四川西部横断山脉北缘的德格县境内,奔腾不息的金沙江畔的雪山峡谷之中,有一座傍山而建的两楼一底的普通藏式楼房,红墙紧围,貌不惊人,乍一看和藏区的一般寺庙并无两样。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藏族文化艺术宝库、我国藏族地区最大的一所宗教印  相似文献   

8.
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德格,地处川、青、藏三省交界处,历朝均为藏区政治、军事要塞。因历史原因“德格”一词素有广义、狭义之别,本文所称“德格地区”即历史上德格土司所辖近1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区域的广义称谓,它包括了今四川省西北部的德格、白玉、石渠,已撤县的邓柯、西藏江达共5个县和青海玉树,西藏昌都的部分地区。历史上的德格地区藏族文化历史悠久,繁荣发达,在整个藏族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一席之地,该地区还因境内寺庙林立,藏传佛教五派具存,历朝历代名僧名家辈出而被人们冠以“雪山下的宝库”、“藏族文化古城”等美称。  相似文献   

9.
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一座神奇而美丽的城市,建造于山海之间,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被誉为“天使之城”。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又一次点燃这座城市的激情。  相似文献   

10.
郭建勋 《民族学刊》2016,7(2):66-73,119-122
针对10年前的田野调查,本次回访重点调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人的格萨尔说唱艺人阿尼,在日常生活、文化观念、说唱情况、当地格萨尔史诗的氛围和影响力等方面.调查显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阿尼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对外宣传和文化展演中.较之十年前,阿尼在当地社会的影响力并没有显著提高,格萨尔史诗的生存和传承空间也没有明显改善.调查发现,阿尼在当地传承格萨尔史诗的主要方式是在政府安排下,以学校教育为依托进行的,同时他与人合作,将部分史诗内容刻版存放于德格印经院.基于地方政府的扶持、保护地方文化政策和当地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两种传承方式,既是格萨尔史诗传承中的重要问题,也涉及到如何评价吟诵艺人的地位和作用.调查认为,格萨尔史诗说唱依然要面对从口传身授到学校培养,从日常生活方式到保护对象的老问题,同时还要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新问题:谁的遗产,如何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1.
德格土司制定的十三条成文法与历代西藏地方政府制定的相关法规有着渊源关系,而历代西藏地方政府制定的相关法规又与藏传佛教戒律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因而德格土司制定的十三条成文法,无论在内在指导精神还是外在表现形式上,都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尤其是藏传佛教戒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广州怀圣塔建造年代,在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意见,从初唐到南宋不一而足,但每种说法都缺乏决定性的证据,最后的结论还有待于新的文献及考古学证据的发现.近年来在这一课题上的最重要进展,当属郭祥正的两首咏光塔诗的发现,它锁定了怀圣塔的建造是在北宋元祐三年之前,在国际上影响深远的南宋蒲氏建塔说至此可以寝息.在唐宋时期的历史环境下,建造怀圣塔这样一座巨大体量的标志性的异域异族异教建筑是当时广州的重大事件,它必然要求在政治、经济、建筑技术等方面均具备必要的基本条件,而且华蕃双方应存在高度的互利和互信基础.从这样综合的整体考察,怀圣塔的建造年代应在唐开元至北宋熙宁之间,其中晚唐和南汉国时期又当别论.但以唐开元至太和盛唐、中唐时期与北宋相比较,在北宋熙宁年建造的可能性最大,而且主持建造者是当时广州的都蕃长辛押阤罗.而怀圣寺的雏形当建于唐贞观年间,匾额上的"贞观元年鼎建"应是明成化年后重建时追加的,对比早期阿拉伯清真寺的历史,可知这时间过于超前.  相似文献   

13.
解放前封建农奴制时期的康区,其政教关系属“联盟”、还是“合二为一”,学术界向来便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在西南民族学院一九八八年第二期学报所载的《论康区的政教联盟制度》一文中,曾文琼先生所持观点为解放前的康区,包括原德格土司所辖石渠、邓柯、德格、白玉和今西藏江达县全境均为“政教联盟”关系,而不是“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笔者则认为不然,本文仅依据所掌握的资料,就德格地区的一些特  相似文献   

14.
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乡地灵村,集中了侗族五大风俗产物,近年来被国内外游客所青睐。风物之一是被称为立体晒谷场的禾廊。自古以来,侗族村民就喜欢聚居,吊脚木楼一座紧挨着一座。寨子里空地极少,这就给秋天剪回家的糯禾把的晾晒造成一大难题。200多年前,聪明的地灵侗族祖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们从山上砍来杉树,在寨子的小溪旁,房前屋后的坡地上,建造起一座座牌坊似的晒禾架,由于家家户户都种有糯禾,每户的禾架都  相似文献   

15.
杨毛措 《中国藏学》2017,(3):114-124
《国王修身论》是19世纪著名学者居米旁大师应德格土司的请求而撰写的一部格言著作。文章以此著作为考察文本,通过解读居米旁大师有关执政之道的叙述,考察其书写王权的技艺和范式,试图在历史和文本的交融视野中,厘清知识与权力、宗教与政治、法律与道德在藏边社会历史语境中复杂的共生关系,并由此呈现德格这个藏边社会在时代洪流和历史变革中所面临的困境和考验,探讨历史上的德格有志之士是如何通过建构和书写王权来试图应对和消解历史危机的。  相似文献   

16.
名传遐迩的拉卜楞寺藏经丰富,笔者有幸在此工作,并曾涉猎了藏于“丁科尔扎仓”(时轮学院)内藏经全貌。现爰笔记述于下,以供研究者之参考。拉卜楞寺原来不仅有正规的藏经楼(藏语叫“怀姆卓康”),而且有完整的印经院(藏语叫“华尔康”)。据云:原藏经数高达228820余部,藏文经版62000余块;十年浩劫中因藏经楼、印经院被毁,故造成经籍、经版大量流失,后虽经抢救与收集。仅得到  相似文献   

17.
改水     
一座白色的石质纪念碑,座落在和田县不扎克乡吐乎拉村水厂内,朴素而庄严。这座纪念碑,为纪念具有重大意义的和田农村改水工程而建造。纪念碑的碑身呈水字形,故名水字碑。碑高3.95米,底座高0.8米,基座高0.6米。碑身用汉白玉贴面,碑铭、碑文及捐款单位和个人名单分别用维吾尔、汉两种文字雕刻而成。  相似文献   

18.
边城纪事     
天山南麓,在银屏风似的积雪的群峰下,有着一座绿荫笼罩的小城.在茫茫无边的赤褐色的戈壁滩上,出现这么一座翠绿的小城,真是像翡翠一样令人心爱.这就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的和靖县.和靖县植满了矗立的穿天杨和巨大的垂柳,清得见底的乌拉马衣克河在两岸林荫的日影下流过城边,河底乱石冲起清越的水声,好像在给这古老而美丽的边城日夜弹奏着琴弦.这美丽的和靖县的确是一座古城.据说元代成吉思汗的军队西征欧洲东返的时候,在这里留下了一部分人马.因此这天山脚下就逐渐繁殖了蒙族的后代子孙.即使到了现在,城中心仍然留有一座红顶的蒙古王宫.  相似文献   

19.
普宁寺概述     
在闻名中外的承德避署山庄东、北及东北山坡上座落着规模宏大、雄伟多姿、金碧辉煌、融汇我国多民族建筑艺术精华的古建筑群,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承德外八庙。外八庙是自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陆续建造的藏传佛教寺庙。原有寺庙十二座,现存九座。当年十二座庙中有八座庙设有喇嘛看管,在京各有下处(办事机构)。所谓外八庙是指溥仁寺、溥善寺(现已不存)、普宁寺、安远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李安宅、于式玉1940年代前半期川西北的汶川、理番、松潘、黑水、德格等地调查报告的梳理,分析了他们对川西北、德格土司头入调查的内容及其特点,即调查涉及面广,重点突出,政府支持。文章肯定了他们不避艰险,身体力行的研究精神,肯定了他们在调查中细致入微的观察与高屋建瓴的分析,同时也指出了调查中存在的某些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