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生态文化教养:创建生态文明所必需的国民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化教养,是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有利的环境熏陶和浸染,使所有社会成员具备建设生态文明必需的生态文化素质。它包括生态知识教养、生态伦理教养、生态审美教养和生态行为教养。培育生态文化教养必须以中国生态文化传统为根基,同时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来发展当代的生态文化,以服务于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人可以改造环境,环境也可以改造人。作为人类一项重要的创造性活动,设计始终贯穿于人的生产、生活当中。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思考当代设计,旨在全球化、多元化的文化语境里有更多人来关注中国当代设计的文化生态问题,使设计在世界趋同中更具深层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农业基本是在天、地、人之间的自然循环中展开的,因此,建立在这种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必然具有原始生态性特征,其中蕴含着系统的生态哲学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科技观、生态美学观等生态文化意蕴和取向。这些生态观念为当代生态文化的建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雏形和理论参照,当代生态文化是对传统农业文化中生态思想的扬弃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和人类学构成了生态人类学当代发展的文化背景与学科背景。主体一元化和谐的生态结构、主客耦合并进的生态关系、天人圈态良性循环的生态自由,表征了生态人类学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化生态问题是当代藏族作家关注的焦点。藏族作家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抒写。扎西达娃从简单批判藏族旧有风俗,走向深层次领悟和思考藏族文化的根脉及其当代传承之道;次仁罗布以新的叙事方式呈现藏族文化的精髓内涵,关注藏族化的当代境遇;尼玛潘多原生态地呈现西藏山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改变,在社会转型的宏阔主题下生动展现了文化变迁过程中个体内心的复杂过程。藏族作家文化生态叙事研究揭示出当前生态批评的模式化、简单化、泛文化倾向等局限。  相似文献   

6.
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将西方文化思潮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演进进行对照性阐释,既可以分析文学生态化趋势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格局的建立、精神资源的汲取及其审美特征的形成的内在关联,又可以揭示出中国作家对于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理解状态、接受途径、改造方式及其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试析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关于生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天人和谐思想的传承和弘扬,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内在表现和必然要求。这一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文化意蕴,是克服工业文明背景下人类生存困境、应对当代人类生态危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战略选择和文化纲领。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始终保持着与西方文学的对话,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与西方生态文化的关系即是如此。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既直接受益于西方生态文化的启迪,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本土性,因而表现出不同文化交互杂处的共生状态。中国生态作家接受西方生态文化与文学作品启迪,也存在着误读,更多地体现的则是自身的精神特质,使作品呈现出广阔的可能性与多样性,二者之间的差异也反映了中西文化的许多根本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人性化与当代设计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探讨人性化设计美学与当代设计生态的关系 ,尝试从人性化设计的角度来了解设计的文化特质与设计风格形成的原因 ;并加入对文化认知模式的探讨 ,来了解人性化设计讯息的承载与传达性 ,寻找当代设计语言 ,从人性化设计的观点来赋予人文及社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化生态是一个由人类学家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概念,通过在小规模的原始人群中的经验检验后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大规模而复杂的现代社会。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文化生态成为中文学术中比较活跃的多学科概念之一,在运用上给人很强的混乱之感。我们在此尝试理出两种主要的运用方式:一是文化生态学的运用,通过在自然与文化的关系中寻找文化现象的生态原因来解释文化的发生及其变迁;一是社会科学多学科的运用,通过把文化的内部和外部的全部关系视为一种系统性的生态来整体呈现文化对象。前者采用生态的本来义,生态是指自然生态;后者采用生态的比拟义,生态是指自然、社会和文化之间有机联系的整体。文化生态概念的广泛运用可以被理解为以更强的物质性、在地性、实践性保持着文化概念在当代社会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时代的变迁使我们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武汉现代新型城市圈被国家正式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文化生态建设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剖析"两型社会"建设与文化生态之间的逻辑关系,透视"两型社会"建设对武汉现代新型城市圈文化生态的新要求,从武汉市当前"两型社会"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困境着手,重点结合武汉实际,提出武汉现代新型城市圈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在现代文明迅速席卷全球的今天,每时每刻都不知道有多少传统的土生土长的文化的消失,一种落后的传统地方文化的消失,谁也不会注意,谁也不会感到惋惜,但当成批的这样的文化群落都在消失的时候,人们有没有想到过,这是不是一种文化的生态在遭到破坏?也就是说,以人为中心的观念正使得生物圈的生物在急剧的递减,同样,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观念也正使得文化圈内的文化种类在急剧的递减,这种现象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感到的是自然生态的被破坏,自然资源的在减少,但同样我们将面临的还有一个文化生态的被破坏和文化资源在减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他的小说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其中不仅表达了作者善待动物、热爱自然的传统生态理念,也揭露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着的“精神生态失衡”现象.在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精神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挖掘杰克·伦敦小说中的生态意蕴可以为构建新型生态和谐的现代社会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书写由政治事件引发的生命个体的"存在焦虑",始终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台湾现代诗的重要主题之一。为确认个体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具有多重面貌的"中国形象"以镜像功能的意义,构成现代诗人笔下内涵深邃的意象。对"中国形象"的营造,超越了单纯的乡愁情结而成为特殊历史时期文化生态及知识者心路历程的见证。  相似文献   

15.
卡尔·桑伯格诗歌以其现实主义诗歌主题和大众化诗歌语言等广受人民喜爱;然而另一方面又因为其矛盾的观点和悖论的叙述常常受到学界的批评和指责。这种批评常常导致人们忽略桑诗思想的深刻性。《大草原》是桑伯格描写自然、关注生态的名篇,从生态视角解读这首诗歌矛盾的自然观,便不难理解这位现代派诗人对现代生活辩证思考的深刻性。《大草原》所表达的草原意境和文化认同、工业文明困境与草原悖论意义以及对现代生活与社会发展的信心与力量,彰显了桑伯格诗学以连续性和整一性为核心,关注现实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法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在批判和继承达尔文、李比希、摩尔根、马尔萨斯、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通过综合创新和不断超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进行系统梳理,有利于澄清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种种误读,进而彰显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对解决当前全球生态危机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蒙古族生态小说一反征服自然的现代话语叙述模式,在文本中重新恢复自然的魅力以及自然对人的模塑和反作用力,并赋予自然"养育"与"统治"的双重隐喻,以召唤人类对自我之外广阔世界的谦逊和敬畏情怀;灵异动物形象的塑造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深度书写,突出动物的"荒野品性"和自然与人类之间"通灵者"的角色特征,传达了作者文化反思和文明批判的价值立场;这些自然书写联系着作家对人类诗意栖居的哲学思考,折射出民族认同思想背景下作家对生态型游牧文明的深沉怀念。  相似文献   

18.
唐山市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与中国大多数城市发展史相比较,其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有着许多不同于其它城市的明显特点,它从一现雏形就是在开滦煤矿等近代重工业的带动和近代铁路交通的刺激下而崛起的。从经济角度上看,它有着较多现代经济和管理的因素;从人文角度看,它率先打开国门,实现对封建经济的大突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西文化并存的特色;从社会变迁角度看,先有开滦,后有唐山市,百年来开滦煤矿等近代企业的发展一直是影响唐山地区社会变迁的直接因素。唐山市在近代的崛起和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和促进因素就是开滦煤矿。  相似文献   

19.
以老子"复根"、"玄鉴"的思想方法,解读老子的"小国寡民"和庄子的"至德之世"的社会理想及其嬗变的思想根源。老庄以至真、至纯的初民社会为镜鉴,批判和反思现实社会的战乱、压迫和文化异化、文化工具化倾向,其反思精神和批判精神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继承了老庄的社会理想,反对政治和文化专制,"越名教而任自然",由救世转向救心,由救人转向自救,由彼岸转向现实此岸,追求逍遥自在的人生,放情于山水之间,开辟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仕隐道路,对中国古代隐者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以老庄至纯、至朴、至真的理想社会为镜鉴,反思社会文化,促成了魏晋人性觉醒的社会思潮,对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