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己的苦恼     
【正】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说有个人总是非常苦恼,他听说佛能灭除一切苦难后,就背上行囊去找佛。佛陀听完他的诉说后,对他说:"真正能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可那个人不解地说:"可是,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困惑  相似文献   

2.
【正】为什么是你我是一个南方孩子,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口音以及个子矮小,常常被人欺负,最初几个月,没有一天我不是哭着从学校回来。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总要管一管,去找找校长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长。"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那个岁数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这个问题几乎伴随了我整...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医认为,立春后人体内阳气开始升发,新陈代谢旺盛,此时如采取科学的养生方法,于一个人的健身防病十分有益。但是要想取得预期效果,一定要适应气候和生理的变化规律,坚持"六不"原则,避免步入养生保健误区。不"湿"立春后,雨水增多,湿气加重,细菌、病毒容易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4.
<正>1919年,丁文渊去了瑞士,在楚西里大学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留欧学生监督处秘书曹梁厦。巧的是,曹梁厦是丁文渊二哥丁文江的好友。知悉丁文渊的状况后,曹梁厦对他说:"令兄不是有钱的人,你不应当让他独自负担你的学费。照你的学历,你可以请补官费。他和留学生监督、教育部次长、高等教育司司长都是老朋友,你又符合资格...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大学教授,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很幸福的事情。教育不能把一个白痴变成天才,但能把一个中才变成专家。说实话,真正的天才,不需要你培养,我们只能顺其自然,观赏其如何在各种逆境中搏斗、挣扎、前行。大学的难处在于如何"为中才立规格,为天才留空间"。1948年吴组缃撰《敬悼佩弦先生》,提及朱自清不是那种大气磅礴、才华横溢...  相似文献   

6.
聆听父亲     
【正】我不认识你,不知道你的面容、体态、脾气、个性,甚至你的性别,尤其是你的命运,它最为神秘,也最常引起我的想像。当我也还只是个孩子的时候,就不时会幻想:我有一个和我差不多、也许一模一样的孩子,就站在我的旁边、对面或者某个我伸手可及的角落。当某一种光轻轻穿越时间与空间,揭去  相似文献   

7.
【正】我有一个朋友,单身半辈子,快50岁时突然结了婚。新娘跟他的年龄差不多,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只是知道的朋友都窃窃私语:"那女人以前是个演员,嫁了两任丈夫,都离了,现在不红了,由他捡了个剩货。"不知道是不是话传到了他耳里。有  相似文献   

8.
【正】想悦己,你得先弄清楚究竟"谁"是你自己:也许你和我一样有过这种经验:一件起初看来会让自己开心的事,最后却反而让自己痛苦。比方现在大家都在热议ipad和iphone4,假设我想我也可以拥有一件,必定会很快乐。于是我高高兴兴地跑去排队购买,结果排队时被人插队,踩到脚,日晒雨淋,终于轮到我了,却说卖完了。我可能因此变得...  相似文献   

9.
美国最神奇的推销之王贝特格曾说:“只有赢得客户的信任.你才能源源不断地得到客户;只有保证顾客对你的信任,你才能稳住你的老客户。”其实,作为一个营销人员。推销产品就是一个推销自己的过程。只有将自己推销给客户了,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你的产品也才能被推销出去。  相似文献   

10.
【正】18岁的时候,宋月第一次见老沈。是想和别人一样客客气气地称呼他老沈,或者礼貌些称呼伯父,可是宋月是带着恨意的。如果不是刚刚辍学,即将南下打工,那个秘密应该会随着故去的母亲,不,是养母,在9九年前一并带入黄土。可是邻居大婶看着宋月长大,这么好的孩子,不去上学实在可惜。那个闷热的午后,大婶悄悄地说:"宋月,我带你去找...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追求成功的过程当中,我们十有八九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遇到困难、碰到瓶颈,一定有"头撞南墙"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有—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然而故事的  相似文献   

12.
叶祥凤 《统计与决策》2005,(15):131-132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当你面对大型商家开展"满200送100"、"满200送200"的促销活动时,大概很难不动心;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你也许会思考,如果按正常的商品销售及管理的办法,"满200送出100"那商家赚什么,是赚吆喝、商誉、薄利多销,还是暗度陈仓的实现其盈利的目的?究其实,这是厂、商之间联合构建的一种"价格陷阱",其行为表面上合情合理合法,甚至极富诱惑力,实质上对消费者真是"宰你没商量".  相似文献   

13.
【正】其实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字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我70年代在欧洲读书,那时候我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像  相似文献   

14.
60米的母爱     
【正】那年,她独身一人前往苏州,刚安顿好住处,母亲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的打来,她不接,母亲又发短信。"丫头,告诉妈妈,你在哪儿?""妈妈只是太希望你有一个好的将来。也许我的方式不对,但妈妈的初衷惟有一个……"再三思索,她回了一条短信给母亲,"妈,我很好,在学沙画。不要试图去找我,否则我会再次消失,让你无法找到。我只是太累,...  相似文献   

15.
【正】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上山放羊,不小心摔断了一条胳膊。一个小时后,我匆匆赶到医院,见到了手术后还处于麻醉状态的父亲。"你爸进手术室前不让我告诉你这件事,害怕你担心,但我没忍住……一会儿你爸醒来了你回避一下。出去打个家常电话……"我点点头,但我同时看到了同病房的几个人开始窃  相似文献   

16.
统计视野     
无处不在 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不自觉地应用着统计学的知识,但也许你全然不知.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境界"--"润物细无声".比如在书店买书,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先看封面或目录前言,然后再抽样浏览几页,才决定是否购买;找工作要先试用你三个月.  相似文献   

17.
古人认为养生防病须顺应自然,这其中也包括昼夜晨昏的养生调摄。《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一日之中,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早晨既然是阳气生发的大好时机,所以比较适宜于户外吐纳、活动肢体,这就是通常人们说的"晨练"。  相似文献   

18.
长寿之道     
【正】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可谓长寿矣。因此经常有人向我询问长寿之道,养生之术。我敬谨答曰:"养生无术是有术。"这话看似深奥,其实极为简单明了。我有两个朋友,十分重视养生之道。每天锻炼身体,至少要练上两个钟头。曹操诗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不过百年,每天费上两个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8月,美国白宫计划专为8岁-12岁的孩子举办一次别开生面的国宴。要想获得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邀请,拿到国宴的入场券,孩子们惟一需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份自己独创的午餐健康食谱。当然,他们必须在各自所在的州或地区做到最好,因为每个州或地区只有一个孩子能在监护人的陪伴下出席国宴。这场"孩子们的国宴",相当于由白...  相似文献   

20.
【正】我最近在练车,教练是一个中年胖子,有那么一点点凶,不过也能理解,毕竟教了那么多年的车,每周都要带什么都不懂的新生,再好的脾气都会用尽。我向来安静,学车的时候只是老老实实地待在车上不多讲话,从不和人聊起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那一天我上车的时候,教练突然对我说"听说你是个作家?""啊——"我一脸的茫然,"你怎么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