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朋友讲过一件实事,说某批发市场有个摊点的老板,一脸忠厚,从不隐讳自己只有小学文化,常常算错帐,但都是错给别人,诚实的人看他算错了,就提醒他一句,他却反过来问道"是多给你来还是多给我了?"客户说:"多给我了"。这时他马上笑哈哈地说:"那就没事了,如果多给我了我就补  相似文献   

2.
我初到广东时,到一家新公司面试。走进董事长办公室,一张宽大的办公桌霸气地横在我的面前,桌后坐着一位气概不凡的台湾人。他稍稍有些发福,右手两枚硕大的钻戒显示着主人的身份。他肯定是一位大老板,我稳了稳紧张的情绪。他认真看完我的简历,得知我有在福建厦门当兵的经历,便幽默地笑道:"我在你的对面——金门岛服过役,和你隔海相望,可惜那时我们不认识!"我也乐了:"您当兵肯定比我早,我是1989年入伍的。金门两样宝,‘高粱酒和菜刀’,酒是当地纯酿,菜刀则是炮弹壳造的……"那老板哈哈大笑:"说的没错!不用面试了,我这儿缺一名保安队长,你明天就来上班。"他的爽快让我折服,自己也庆幸遇到这么一位大气的老板。新招的保安不够,我正在顶夜班,老板坐朋友的车回来,我并拢脚后跟"啪"地向他敬了一个礼。车窗开了,老板向我招了招手,我跑过去,他递出两份快餐盒,说道:"还没吃夜宵吧?给你的!"我欣喜地打开快餐盒,里面有几块糖醋排骨,一个炸鸡翅,五六只虾,还有一些蔬菜。这是什么呀?分明是两盒剩菜,喂狗呢!我气呼呼地把快餐盒全都扔到垃  相似文献   

3.
年轻的懒汉已有两天没有吃到饭了,饿得慌,准备找一个工作,也好混口饭吃。懒汉来到铁匠铺,对打铁师傅说:“收下我吧,我可以给你管账。”打铁师傅停下手中的铁锤,说:“我这小小的铁匠铺,用不着管账的,我这里倒缺一个打铁的伙计,如你愿意,可以试试。”懒汉看了看大铁锤,摇摇头走了。懒汉来到茶馆,对茶馆主人说:“收下我吧,我可以给你看门。”茶馆主人一边忙着给老虎灶加水,一边说:“我这个小小茶馆,用不着看什么门,我这里倒是缺一个挑水的伙计,如果你不怕吃苦,可以留在这里。”懒汉看了看大水桶,摇摇头。懒汉听几个喝茶的老汉在讲,布店老板是个懒老板,他身上的衣服已有三年没有洗了。懒汉一听,十分高兴,心想这下找到知音了,他急忙来到布店。推门进去一看,只见四处是灰尘和蜘蛛网。老板躺在床上,懒洋洋地说:“你来千什么?”懒汉急忙说:“我和你有许多共同点,我想我们一定合得来,让我在你店中混口饭吃吧。”老板冷冷地说:“你错了,懒老板哪会喜欢懒伙计,再说,我平时懒得管理布店,如今已经破产,还招什么工?”懒汉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他埋怨别人、埋怨命运,经常叹着气自言自语:“我的命真苦,我的要求又不高,怎么就见不到一个赏识我的人呢?”  相似文献   

4.
《可乐》2006,(2)
我们超市在马路这边,对面是一个酒店,我每天一抬头就能望见他。他每天下午4点钟接班,瘦瘦的身体包在宽大的制服里,手里总是很警惕地拎着根警棍。注意他是因为他与众不同。酒店请了6名保安,别的保安要么迟到,要么老板不在就偷偷溜走了,要么就是闲逛过来和我们开玩笑,只有他天天正正规规地站在那儿,保安公司什么时候派人来查岗,他都在。我当时就觉得很奇怪,跟我们老板说,你看那个保安,神道道的,一个月才400块钱的工资,可他站岗那姿势比大街上的警察还标准。老板说,看他那站姿肯定是当过兵的农村娃子,不过你千万别笑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将来会很有出息的。我问老板为什么?老板说你到我这岁数自然就明白了。我倒不觉得,在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只靠老实本分能有大出息?我一点都不相信。  相似文献   

5.
爷孙乐     
张宗新 《老友》2010,(12):43-43
别看我孙儿鑫博刚满3岁,人小鬼大心眼可多了。过去我说什么,他都言听计从,可如今也有了主见,偶尔还闹"独立"呢。他时不时地跟我耍点心眼,过过招儿,您别说,弄不好还真栽在他手里。这天,我专心致志地看中超联赛:天津泰达大战山  相似文献   

6.
西服传奇     
刘墉 《可乐》2007,(12)
小城里,提起朱老板的"福记西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说,朱老板有一件"法宝",是一套西服。"这是我早年在上海开业时做的。"朱老板总是拿着那件西服说,"一天,来了位顾客,拿着料子,要我为他剪裁。我一看布料,说:‘这料儿太差,只怕不值得吧?’顾客回答:‘你只管赚工钱就成了,管什么料子?’我心  相似文献   

7.
狮王生病了     
森林之王狮子上了年纪,行动不方便,没有能力捕食,就天天趴在山洞里假装生病,等着动物们来探望它。一头野猪来看狮子:"尊敬的大王,我来看您了,您的身体怎么样了?"还能怎么样呢?"狮子虚弱地说,"上了年纪,连动一下都费力啊,你到我身边来坐吧,我都看不清你  相似文献   

8.
在厦门打工的同学写信来,说台湾海峡地震那一天,他正在挨老板训,点头如捣蒜,“是是是”、“对对对”、“我全错你全对”。老板却更怒:“你还在抖腿!”他忙辩解:“没有啊。”一眼瞄见老板:“你的腿还不是在抖?”再一看,何止老板,连桌子椅子的腿都在瑟瑟地抖。  相似文献   

9.
黄昏恋     
自老伴去世后,我每天都是一个人去公园晨练,打打太极拳,做做广播操。一同打太极拳的有一位老太,比我大几岁。我学太极拳时,她总热心地为我纠正动作。"张老弟,你的‘白蛇吐信’一定要做到家,要真有白蛇吐信伤人的感觉才好。"我为难地说:"李大姐,我真下不了这毒手。"她说:"谁让你下毒手了?动作不做到家,根本不舒展也不美观。""都快70岁的人了,哪还美得起来呀。"  相似文献   

10.
正同事大成从德国进修回来,我们到机场接他。上车后,他突然对我说:"大张,你原来不是农民吗?我觉得你不做农民太可惜了,如果是在德国,你肯定想做个农民。"我白了他一眼,说:"我好不容易离开了农村,再叫我回到农村做农民,我才不高兴呢。"大成听后,不急不慢地说:"如果你在德国,想做个农民还做不到呢。我在德国进修的几个月里,感觉德国农民是最幸福的。"我听后不由得苦笑。我家祖上几代人都是农民,一年四季繁重的农活压得一家人都透不过气来,收入也得不到保障,哪里还谈得上幸福可言?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下狠心凑足钱把我送进城里  相似文献   

11.
何卓 《阅读与作文》2007,(12):12-12
有一个眼睛失明的少年擅长弹琴击鼓,邻里有一个书生过来问他:"你有多大年纪了?"少年说":15岁了。""你什么时候失明的?"  相似文献   

12.
幽默与笑话     
曹祈东 《老友》2008,(6):52-52
吃亏的是我一对老夫少妻燕尔新婚的对话:女:你都快成我爷爷哩,嫁给你我真的太吃亏了!男:吃亏的是我。女:你吃什么亏呀?男:你爷爷只比我大三岁……女:那又怎么样?男:娶了你,我都要叫他"爷爷",我能不吃亏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饭店吃饭,老板都希望你多多点菜。顾客认为,吃不完打包带回家也不浪费。前段时间我去了爱沙尼亚,在其首都塔林的一家餐馆里,却遇到了一位不让多点菜、甚至不让打包的老板。我们一行五人走进餐馆,每人点了两道菜,一共十道菜。但服务员很认真地说:"对不起,你们点的菜太多了,请酌量减少一些。"看我们不吱声,她又说了一句:"你们五个人,六道菜足够了。"  相似文献   

14.
正因为前一天晚上加班到凌晨一点,导致我整个人睡眠不足。第二天也没调休,顶着个熊猫眼就出门了。地铁上一路睡到公司后,接到通知:老板要求全员开会,总结讨论某某活动。还没来得及泡杯咖啡,昏昏沉沉的我就跟同事去了会议室。本想找个角落补觉的,结果被同事拉着坐在正中间,她还安慰我说:"你在老板眼皮子底下,她肯定看不到你。""也是啊,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我和同  相似文献   

15.
我的老伴是一位爱管"闲事"的八旬老头。我有时劝他:"你已经退休了,年纪也不小,别管那么多‘闲事’,况且现在国家政策好,退休生活有保障,不要瞎操心其他事。"他反驳说:"作为一名老党员,不上班也要尽量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雷锋不是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吗?"我知道说不过他,只好让他去做他喜欢的事,有时候,还陪他一起管管"闲事"。  相似文献   

16.
时尚老人     
我有一位早年的师长、后来的同事,他姓朱,名万生。大概讨了"万生"名字的吉利,87岁高龄,身子骨还硬朗着。长寿与名字的吉利,当然没有必然的科学联系,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这就是这位老人爱追求时尚,享受时尚生活。  相似文献   

17.
苑广阔 《社区》2012,(2):63
早就听说同事小丽的男友是个"小康男",直到去参加她的婚礼,才知道她的丈夫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收入中等,家庭条件一般。我很奇怪,婚礼之后问办公室的同事:"你们之前不是都说小丽嫁了一个‘小康男’吗,去参加他们的婚礼,也不觉得她老公很有钱啊。"同事白了我一眼,道:"你还真是又土又俗啊,我们说的‘小康男’,不是指经济上多富有、多有钱,而是指性格和心理上的健康、富有。"看我还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同事继续解释道:"你别看小丽的老公个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10,(4):4-6
开学第一天教授做了自我介绍,他还要求我们去结识某位我们还不认识的人。就在我站起来四处张望时,一只手轻轻地搭在我的肩上。我转过身一看,一位满脸皱纹个子矮小的老太太正冲我微笑。这微笑使她浑身光彩照人。她说:“嘿,帅小伙儿,我叫罗斯,今年87岁。我可以拥抱你吗?”我笑了起来,热情地答道:“当然可以啦!”她紧紧地拥抱了我。  相似文献   

19.
老牛的思想     
公鸡见老牛一大把年纪还每天都起早摸黑地工作,就劝告他说:"牛大叔,主人经常打你骂你,可你还是累死累活地替他干活,这也太划不来了。不如这样  相似文献   

20.
楼上楼下     
《可乐》2006,(7)
我和妻子拼命攒钱,终于买了一套新房。这天,有人敲门。我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位漂亮的女士,手里拎着一盒名酒,好像见过但不认识。"请问你找谁?""我是你楼下的邻居,你们搬进来这么久了,早应该过来看望你们。"女士笑吟吟地说。"快请进,快请进!"我心想,看来这楼里的邻居不错,便不好意思地说:"你能来家坐坐我就很高兴了,还带什么东西啊。""也不是什么好酒,孩子他爸是个局长,经常有人往家送烟送酒的,所以就提过来一盒。"乖乖,这还不是好酒,到底是领导家。我知道这种酒在市场上卖1000多元一瓶。"那就谢谢你了!"我满脸卑笑。"谢啥,你就给300元钱得了。"女士很随意地说。我心里"咯噔"一下:我第一次遇到送别人东西还要收钱的。我本不想要,可楼上楼下的又不好拒绝,就一咬牙给了她300元。唉!就当是买一次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