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常家庄园清代砖雕工艺精巧细致,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印证了清代砖雕工艺的发达程度。通过从山西常家庄园现存砖雕的实地考察,旨在从美学角度并结合儒家思想探究山西常家庄园清代砖雕的题材、装饰纹样、艺术风格特征。综合借鉴了传统民俗学、历史学、建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和方法,结合儒家思想对常家庄园清代砖雕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进行考证与论述。  相似文献   

2.
明清晋商常家是商业家族,也是书香门第。培养具有大义品质的人是常家家族教育始终追求的目标,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常家通过多种教育途径为商业经营输送了大量学高品优的人才,同时也实现了家族的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3.
晋商文化各景区空间竞争与区域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区域范围内旅游地的竞合研究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像晋商文化院落这样密集的分布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着较为相似的旅游资源、相似的客源市场以及相当的重视程度,同时,他们的资源特色、市场定位、发展条件、介入机会等竞争因素的差异也比较大,这些都决定了各个大院之间是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山西晋中市四个特色景区-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为例,重点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空间竞争优势,最后提出区域合作的策略,以期对晋商文化旅游区的开发与管理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辛弃疾在为盘园建成而作的《水龙吟·断崖千丈孤松》中,把"芗林"与"盘园"并提,这一现象不仅因为二园均以梅知名,在构建契机、地理位置、建造模式上具有极相似之处,且源于辛弃疾本人对二园主人高洁品性的钦敬及对二人人生轨迹的内心认同,更与稼轩当时所处的人生阶段和心态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亦当有缅怀"芗林"主人向子諲之意,也是借向子諲之名望来拔高"盘园"及其主人任子严声名的一种方式。二园的构建,既昭示了园林名望和主人声望之间"互证""互扬"的关系,又体现了士大夫园林构建与文学作品之间互为刺激生发、彰显揄扬及文载园名、流传后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意在探讨畿内庄园制的解体与商品经济的相互关系。从政治斗争角度、从庄园农民的反领主斗争和主园制内部不同领主集团内讧的角度来说明日本庄园制解体过程的思路,是日本庄园史多数学者的一种共识。笔者认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阶级构成的不同,不能把先进地区的畿内型庄园与之等量齐观。畿内庄园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自给经济的解体促成了农民运动的兴起和领主统治的衰落,促成了庄园制的解体和新的经济关系的成长。畿内庄园解体后的进步趋势对后来日本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在15、16世纪世界范围的历史大转折中,日本庄园制解体中商品经济的发展,仍不失为日本由农本而重商的第一个回合。  相似文献   

6.
明代是中国园林的鼎盛时期,文人士大夫和富商建造别墅和园林成为一时风气。这些文人、艺术家在生活中追求洒脱自然、率性自为,他们的居室往往是集建筑、园艺、雕刻、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的有机结合。计成在《园冶》中说:"三分匠、七分主人",对于园林能达到的效果来说,主人的作用是主要的。在营建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园林学者不能确定明代仪真县"寤园"的主人汪士衡是仪征市历史上的哪个人,更不了解他的家世。考证结果表明,明代仪真县寤园的主人汪士衡是安徽省休宁县上水南村人,是上水南汪氏81世。他就是康熙七年(1668)《仪真县志》记载的汪機,他在崇祯元年(1628)捐款获得了文华殿中书的职位。上水南的汪氏家族是明末仪真县显赫的盐商。汪士楚是汪士衡的本家,是上水南汪氏83世。  相似文献   

8.
简·奥斯丁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浓浓的"庄园情结".在她的作品中,庄园是故事开始的地方,是天真烂漫的爱情田野,是追逐名利的场所.在分析作家作品中这种"庄园情结"的同时,探究了"庄园情结"形成的原因."庄园情结"和小说家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出身于牧师家庭,生活于乡村小镇的奥斯丁,不可能摆脱其生活圈子以及社会环境对她的影响,她的作品也难免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9.
"晋商"专指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为明清十大商帮之首。晋商倡导"学而优则商"观念,优秀学子将商作为本业,开创了中国传统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格局。"学而优则商"观念的实质是崇商、重商,是传统思想与三晋大地的自然、经济、历史因素高度契合的结果。它架起了传统文化的底蕴、精髓与商业行为、商业伦理有机融合的桥梁,进而锻造了熠熠生辉的晋商群体和晋商文化,是儒商精神的典型代表。晋商对儒家传统经济伦理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形成了独特的义利观、诚信观、勤俭观,是优秀的商业文化遗产。研究此观念,不仅有利于弘扬晋商文化,而且对现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晋商的主力是农民.他们完成了从文化素养到经商素质、精神伦理等方面的自身"革命",同时完成了农与儒的结合,形成了成就晋商事业的支柱与骨干;晋商是以信用走天下的商人,由此也形成了晋商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特性.同时,晋商走天下亦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晋商在走天下的过程中,逐渐集合成帮,并在所到之地组建商人会馆,会馆文化客观上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会馆组织本身;晋商与北京有不解之缘,古都北京见证了晋商的兴盛与衰落.  相似文献   

11.
常龄,字锡九,生于嘉庆三年(1798),晋商巨族榆次车辋常氏第十二世传人。论学识,他是一位监生,“博闻强识,尤于文”。论地位,他是候选的四品知府,相当于今天的地市级官员。论出身,他是“五和堂”的长门长孙。他少年时,驰骋北疆商海弄潮的祖辈都还正值中年,正是常家商贸大展宏图,跻身晋商富豪之列的时代。他44岁那年,父亲去世。应该说,他本是一个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公子哥儿,但他天性厚道,待人处世稳重而俭仆。《常氏家乘》中说他“贵而不倨,富而不骄”、“赋性肫诚,居心长厚”、“持身敦朴,无富室豪奢气”,大概不算夸张。已过“不惑之年”的…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初以来,唐宋庄园经济受到学术界的持久关注。学者们不仅把它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进行研究和讨论,还深入探讨了它与社会环境、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的关系。受不同时期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的影响,学术界对唐宋庄园经济的评价存在诸多分歧,但对相关问题的理性认识却逐步得到深化。对学术史进行认真梳理,可以发现庄园经济本身并非只是欧洲中世纪的特有之物,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也广泛存在着庄园和庄园经济。虽然中国的庄园与欧洲庄园大异其趣,但同样是古代社会和农业经济的重要生产和组织方式之一。考察的结果显示,作为古代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园经济对唐宋及后世农业经营管理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晋商大院的影壁在艺术学及审美学上均有着独特的风格。譬如其常见的圆形、"S"形、弧形和涡纹等构图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的"合和"审美观;文字影壁折射出强烈的儒商情怀和其相关的审美追求;"四逸"、山水影壁中的道家美学思想是晋商宅院主人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南唐范式”是唐宋词中有别于“花间范式”“东坡范式”“清真范式”三大创作范式的一种抒情范式,它起源于五代时期词人韦庄,定型于南唐李煜,而造极于北宋之世,对词体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极大影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士大夫之词。“南唐范式”善于书写人生痛苦,善于书写自我的真情实感,常书写怀旧、离别、相思、漂泊等有关内心感受的题材,同时还具备深情美、质朴美、真切美、悲剧美等审美价值。唐宋词的“南唐范式”成就了宋词一代之文学,在词史上有着极为关键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晋商在明清发展到鼎盛时期,曾是在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商邦。他们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晋商文化以及节俭勤奋、明礼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商业精神是其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我国"儒商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典范,是我国商业文化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晋商文化及精神,挖掘其内涵,坚持古为今用,将对新晋商的崛起和现代工商企业管理改革与创新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13,(11):8-9
鬼屋传说 几乎所有鬼屋都源自一些不幸事件。英国诺福克郡的布里克林庄园,自它的主人亨利八世的王后安妮·博林被砍头后,就成了著名的“亡魂之家”。  相似文献   

17.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作品大都注重描写人物情感纠葛 ,似乎从不涉足社会思想政治意识。其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情节简洁 ,主要展示了女主人公范妮·普莱斯的情感成长历程———由一个庄园上被人忽视的小女孩到后来与自己一直喜欢的庄园二少爷埃德蒙·贝特伦结婚 ,最终成为庄园上的精神主人。然而 ,以后殖民文化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剖析 ,就会发现 ,在这些美丽的爱情故事背后隐藏着简·奥斯汀强烈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想。生长于英帝国殖民扩张时期的简·奥斯汀 ,具有显著的资本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文化观和价值观 ,其作品中流露出对英国帝国主义扩张政策的支持和赞扬。  相似文献   

18.
晋商和徽商相继兴起于明代中叶,两者虽处于不同地理环境,但其伦理内核均体现了"仁义"之道;虽然"商"与"儒"的角色定位侧重点各异,但其伦理本质都体现了儒家的义利观;晋商与徽商的伦理方式稍有出入,但其商业经营谋略与儒家的治人、治世、治国之道达到了高度统一;同时晋商与徽商由盛而衰也引起了人们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东晋南朝世族地主庄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园和庄园经济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此问题发表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著述,但由于史料不足和这一问题的复杂性,致使很多方面的问题至今仍然若明若暗。笔者在此仅就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出现的世族地主庄园,对当时庄园内部的阶级结构、经营范围、管理方式以及经济效益等问题作一初步探索,敬乞诸专家批评赐教。一、庄园内部的阶级结构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大小不等的世族地主庄园。史书上称墅、园、宅等,尽管名称不一,但从其内容来看,都是以经营土地为主,兼营果、桑、竹、渔等独立的经济实体,与汉魏时期的地主  相似文献   

20.
在这所名为"静"的园子里,溥仪憧憬着获得比紫禁城里更多的自由,妃子革命、日本人撺掇他出关、张学良劝解他"好好念书,将来竞选总统",无不说明他的生活一点都不"静"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住过两年、占地三千多平方米的宅邸,在经过一年多的整修后于2007年7月20日对外开放。溥仪1929年7月至1931年10月间,住在天津静园。在这短短的两年间,静园发生过"妃子革命",印证了"九一八"事变久有蓄谋,并见证了发生在议事厅那场陈郑之间的历史之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