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网红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本质上是“网络红人”虚拟实践活动对象化的产物。从文化论角度看,它是“网络红人”以互联网为媒介创造的一种网络亚文化;从系统论角度看,它是由“网络红人”、网络技术、网络受众、网络平台及隐含于上述要素之中的价值观所构成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实践论角度看,它是“网络红人”进行的虚拟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总和。从生成机理来看,网红文化是内生机理与外生机理共同作用的产物。为优化网红文化生态,应以培育正面网红为主线,引领网红文化向上向善航向;以网络平台监管为重点,净化网红文化生产传播载体;以规范资本运作为抓手,促进网红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红的自我呈现有利于获取粉丝支持、累积社会资源。基于自我呈现理论将电商网红的自我呈现划分为网红活跃度和网红内容表现力两个维度,探讨电商网红自我呈现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2019年1月—2019年8月的网红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第一,网红活跃度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第二,网红活跃度通过增强粉丝热忱促进消费者购买;第三,内容表现力在粉丝热忱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彤 《北京纪事》2017,(11):33-35
记得前段时间,朋友去聚餐时化了一个所谓的网红妆,遭到在座所有人的一通嗤笑.从而也不禁引发的思考,现如今,网红到底为什么这么红? 网红,顾名思义就是网络红人.打开百度,输入网红两个字,铺天而来的是网红的各种负面消息,相信在大多数人眼中,网红也已经跟整容、低俗等等这类词语挂上了钩.  相似文献   

4.
“网红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平台经济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社会群体的青睐,成为互联网消费的新增长点。在“网红”直播间里,人的消费境遇时空被重置,即时即地的交易互动、情感体验和组织动员,渲染和放大了用户的消费情绪,同时压缩了其理性反思的时间。“网红”对“粉丝”而言成为一种价值符号和情感皈依,直播带货使“网红”与商品构建起一种背书关系,随着“网红”的符号属性被不断放大,商品的功能性价值逐渐被象征性价值所遮蔽。在“网红”直播间消费,本质上是一种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被主播和电商平台共同操纵的符号消费。“网红直播带货”能够有效利用私域流量变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拉动消费的作用,但其亦可能成为操控话语秩序、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权,需要以辩证和审慎的态度引导和规范其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网红不断涌现。从网络红人的惊艳到乡村网红的出现,标志着乡村草根的崛起,这是互联网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乡村网红在国家政策、新兴技术、媒介赋能、文化自信的多维共振、合力影响之下出现并深入发展,成为乡村发展的领头羊,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乡贤。乡村网红主要通过推动乡村文化转向、拓展乡村文化空间、激活乡村文化资源、建构乡村文化生态等方式参与乡村文化振兴,这些参与方式的多面互动与综合发力使得乡村网红由最初的自发性探索逐步走向自觉性引领,乡村文化在乡村网红的推动下将进一步走向振兴。  相似文献   

6.
为了积极应对中国老龄化问题,智慧养老十分重要。智慧用老是智慧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许多银发网红积极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上,显示了银发网红作为智慧用老新模式的潜力。然而,深入研究银发网红的文献比较匮乏。利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抖音平台上粉丝量排名前十的银发网红,基于“需求—可供性—特征”理论框架,对银发网红成功特征进行了探索式的研究。在专家头脑风暴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沟通模型,从行为学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识别和归纳了与银发网红相关的研究机会,并对影响短视频平台发展的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码头镇东流桥村里,有一位直播农民网红。拖拉机是他的舞台,玉米堆是他的广场,一把破吉他带他走进音乐的世界。他朴实的形象,深情投入的演唱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在各个大网站都收获了许多的粉丝。有乐评人专门跑来听歌并留言:单论唱功不专业,有时不在调上,但大叔唱歌真带劲儿,你能感受到一股旺盛的生命力,这个太难得了。"他就是农民网红——"本亮大叔"。  相似文献   

8.
周帅 《国际公关》2023,(1):167-169
近年来,短视频的出现和流行造就了一批拥有百万甚至千万粉丝的“网红”,其中不乏公办高校的在职教师。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老师的短视频“试水”备受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种传播现象和具体案例,探讨其传播特征、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没关注她,你一定有好友关注了她,她也许不想红,但她就是红了。最近,又有一个人在微博世界里掀起了一些风浪,聚集了很多人气和粉丝。4个月,超过60万的粉丝量,这其中甚至有很多明星名人关注了她的微博。她就是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女超人于莺。  相似文献   

10.
2011年5月,北漂网络红人、高秀敏的模仿秀张倩莲刚走出北京电视台节目录制现场,就被媒体记者和粉丝们围住。她的小童星女儿紧跟其后,清秀的小帅弟老公小鹿护驾。十几分钟的工夫,张倩莲接了好几个电话,老年春晚的邀约、央视半边天节目录制邀请,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片约??38岁的小鹿是张倩莲的爱人,15岁的年龄差难阻爱情,这对老妻少夫带着女儿京城寻梦,北漂4年完成"母女星梦"打造工程。  相似文献   

11.
李世勇  徐敏 《国际公关》2023,(8):170-172
随着现代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红”成为流量热词。为充分了解大学生关注“网红”的基本情况,以及“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发现,娱乐性和有用性是大学生关注“网红”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客观地看待“网红”现象,但是“网红”衍生出来的“网红经济”和“网红文化”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和思政教育产生了双重影响,需要政府、社会和高校的多方协作,共谋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全环境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2.
网红这一“意见领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而“洋网红”作为一支新生力量已参与到新公共外交的实践中。针对当下炙手可热的“洋网红”现象,以抖音平台上8名“洋网红”为研究对象,对“洋网红”的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其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作用,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助力中国文化更好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3.
小胖上英国的《泰晤士报》了!“后舍男孩”要拍戏了!小天女录单曲了!Acosta刚从“舞林大会”的赛场上回来……当然,你有可能完全不知道这些古怪的名字背后到底都是些什么人,如果你不上网的话。不错,这一群名字古怪,各有千秋的人物,正是目前声势日渐浩大的网络红人。网络红人不稀奇,沉浮只在瞬间。但是,当这些红人们一起扎进娱乐圈,那这番热闹就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网红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红店、网红展、网红奶茶等各种富有创意和美感的网红打卡文化逐渐流行。年轻一代倾向于接受新事物,成为网红打卡文化的主要参与者和受众。青年群体的网红打卡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符号化的消费行为。网红打卡文化能够拉动消费,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青年群体价值观迷失、资源环境浪费等问题。这需要青年个体、媒介平台和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发力,共同建设繁荣且有序的正规市场,引导青年消费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壕 《国际公关》2023,(4):13-13
营销从业者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应坚持品牌长期主义,塑造正能量的品牌形象。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黑红也是红”“只要火了就能变现”等观念盛行,因此,“黑红营销”被一些人奉为偏门法宝,希望借此来快速攫取流量和商业变现。殊不知这一观念从长期来看对打造优质品牌并无益处。  相似文献   

16.
受益于数字化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发展,国内各类直播APP与直播门户网站随之兴起,网红直播带货营销也应运而生。基于品牌价值共创视角,研究了网红直播带货营销机制,认为网红直播带货营销是消费者参与下的多品牌价值共创互动行为,是对消费者品牌体验价值的重塑。消费者主要与网红个人品牌、待售产品(服务)品牌、直播平台品牌展开价值共创,其中网红个人品牌发挥着品牌价值纽带作用,将各方有效链接,信息流与物流则发挥了重要支持作用。消费者品牌偏好决定了各方在网红直播带货营销中的品牌价值共创路径。消费者偏好网红个人品牌时,应以直播内容营销为核心,重视消费者情感体验;消费者偏好待售产品品牌时,应以品牌社群营销为核心,重视消费者产品体验;消费者偏好带货平台品牌时,以品牌电商营销为核心,重视消费者购物体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新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型塑逐渐加深,网红的出现就是其中的一种结果,而新媒介赋权是推动其发展的深层动力.新媒介赋权的对象不能仅仅局限于弱势群体,它也可以用来解释网红现象.既然是被赋权,网红就有机会按照商业的逻辑把某种"权力"转化的物质或能量,并以此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8.
对杭州市的网红食品流行现状及其社交网络营销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描述统计分析、满意度模型,分析消费者满意度.采用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分析社交网络在网红食品营销中的作用.结论:网红食品的消费人群中青年占主要比例;网红食品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网红食品的社交网络营销虽有明显优势,但仍需改进.相关建议: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消费者的监督有待加强;网红食品商家应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打破商品单一经营模式,实现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网红品牌的消费者评价形成用户生成内容(UGC),其衍生的网络口碑对网红品牌有极大的影 响。 以奶茶饮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网红品牌“奈雪的茶”为例,利用八爪鱼数据采集器(v8. 0)爬取微博和 哔哩哔哩的 12 193 条有效文本评论,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网络口碑的核心要素,探求网红产品对消费 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品牌和消费者是网红连锁店网络口碑的两大主题;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进 行对比验证表明,网络爬虫获取的消费行为数据能更准确地反映消费者内心真实情感。 研究结论显示, 产品品牌的口碑逐步从线下的口耳相传过渡到线上的网络传播;产品品质是网红品牌得以迅速爆红的根 本原因;网红品牌的市场增长驱动来源于年轻一代消费者;正面的网络口碑有助于提升网红品牌的美誉 度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ABC消费态度理论,将直播带货型网红个人特质分为专业性、可信性、互动性和吸引力,构建直播带货型网红特质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的研究模型,研究网红特质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和目的性购买的影响机理。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和Amos 24.0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性态度在直播带货型网红的专业性、互动性和吸引力与消费者目的性购买和冲动性购买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消费者情感性态度在网红的专业性、互动性与目的性购买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