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剑 《新天地》2012,(8):24-25
在沈阳,老杨的"和事佬"的名气大得很,找他的人络绎不绝。对于没有钱请他去解决矛盾的人,老杨有时还会不请自到。意外的"红包"63岁的杨哲民在退休前是某国企工会主席。他自感精力充沛,还想再找份工作。可是由于他仅有一个政工师职称,业务上没有一技之长,加之年龄又偏大,很多用人单位都不愿意雇用他。几经周折,他放下架子,在一家水暖器材公司做了一名更夫。  相似文献   

2.
分数红包     
李志伟  王峥 《新少年》2020,(1):44-45
班级里有一个聊天群,方便同学们聊聊学习,聊聊生活。有时候,某位同学会突然发一个"红包",大家就纷纷抢红包。虽然每次只能抢到几分几毛钱,但都玩儿得不亦乐乎。一天,群里突然冒出一个神秘的红包,上面写着"分数"两个字。红包下面还有使用说明:"抢到的分数,下次考试可以使用。""分数红包?"牛猛用语音留言,"谁发的?""不知道,"唐豆手写输入,"这个红包看不到发送人哎,真是奇怪。"  相似文献   

3.
红包狂潮     
正"你投一个石头进去,周边很多东西会炸开"。《南方周末》如此描绘2016的80亿春节红包潮。1月26日下午5点,微信朋友圈的相机符号突然变成了金色。人们发出一张张"毛玻璃"效果的照片,好友需发红包才可以看到照片内容。这是2016年微信春节红包的第一次公测,意味着一年一度的春节红包大战已经开场。各家互联网公司宣称在春节要发出的红包总额接近80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QQ的  相似文献   

4.
正发红包,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之一。然而,如今这却成为不少年轻人的一大负担。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了102名市民。结果显示,超过四成的受访者今年共发出了超过1000元的红包,单个红包里最多放入超过500元的人也占了1/4。而红包的流向主要是家族晚辈。"红包负担",已成每年春节的一个老问题,舆论多有关注,但红包的厚度还是年年增厚,不仅成为年轻人过年的负担,也是很多家庭过年的负担,可以说,带有喜庆和祝福色彩的"红包"已经变味。  相似文献   

5.
医生是-个高科技、高风险、高个体化差异的职 业,医生跟患者-样,都需要法律维护。 收"红包"是医生遭受诟病最多的行为。之所以 有红包"潜规则",就是因为现行规则有缺陷或 维护不力。 所有医护人员,都不希望在抗击非典这种危难 时刻被看作"白衣天使",而在平时却被叫作 "白狼"。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年轻人的思考。他们这代人和我们一些读者的经历可能不大相似,但"人情红包"所折射的社会问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关注的。  相似文献   

7.
《北方人》2008,(5)
前年母亲生日那天,我买了一件普通的衣服,又封了一个50块钱的红包,骑自行车回去送给母亲。母亲连看都不看,就把红包放进了口袋,把衣服放在桌上,不冷不热地叫我:"坐吧。"我蹬自行车出了一身汗,又累又渴,就去倒茶喝。  相似文献   

8.
<正>一、开幕式上的发言尊敬的罗院长,各位专家学者: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和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对前来出席涂又光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涂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书法家。前面两个"家"呢,大家印象都很深刻;后面的"书法家"呢,则知之不多。其实,涂先生在书法上有很多创作。他的书法作品,我们看过不少。我们在座的有很多幸运之人,他们收藏了涂先生的书法作品,这些  相似文献   

9.
她说:“现在大家都很国际化.很多中国人都有国外生活背景,很多外国人也都在中国居住了很多年,在文化上和做事风格上都已经能互相理解。”  相似文献   

10.
红包     
《可乐》2006,(1)
那天早上,我查完病房打算休息一下,就泡了杯茶,翻开报纸看了起来。突然,我听到一个怯怯的声音:"医生叔叔……"我拿开报纸,看看左右没人啊?以为是幻觉我又看起了报纸。不一会我又听到了那怯怯的声音:"医生叔叔,救救我妈妈吧,这是我给你的红包。"我放下报纸,只见办公桌对面露出两只小手,捧着一个用红领巾包成的小包包。我探身一看,原来是个小男孩,个子还没桌子高。我接过红包,打开一看。里面都是几元几角的零票,加起来不超过20元的样子。看着这个用红领巾包的"红包",我的心不禁一阵颤栗。我俯下身子问孩子:"你妈妈叫什么名字?她得了什么病?""我妈妈叫张  相似文献   

11.
穿上正装、站在象牙塔的大门口、踮起脚尖瞭望社会,很多面临毕业的学生也许会思量着:我将找一份怎样的工作呢?传说中"钱多、活少、离家近"的"馅饼"会掉在我面前吗?如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我是否会成为柏阿姨口中  相似文献   

12.
杨医师:陈大爷是我的邻居,他是个公认的好心人,只要邻居、朋友们有困难找他帮忙,他从不推托。不过,时间长了,大家好像并不喜欢找陈大爷求援,有时甚至害怕找他。这倒不是因为陈大爷会把事情办砸,他的办事能力还是很让大家放心的。真正让大家有所顾忌的是,陈大爷在帮人之后,总喜欢把自己的"功绩"挂在嘴边。诸如"老李家这次好险,要不是我,家里说不定会出大事……"  相似文献   

13.
施文  李安然 《华人时刊》2011,(11):78-79
转眼间大学毕业了。还没有来得及再看到一次什刹海的荷花,嗅到学校西门外的饭香,也没有来得及向所有人一一告别,就踏上了回归的路程。记得很多人都说过,"毕业了就等于失业了"。而找工作的状态就像寻求"半就业"一样,在毕业季里引起一阵阵骚动。社会总是充满戏剧性,主角的身份在不断更换,而硕大的舞台上总会为每个人留下一个小小的角落。有个广告描写的一个乡村的小女孩,穿着大红色的  相似文献   

14.
固执己见     
读研究生时,有一次上课之前几分钟,外面走进来一个女生,好像来找什么东西。进门后她环视了一下四周,在讲台上走了一圈,就走出去了。三分钟后开始上课时,老师的第一句话是:“刚才进来一个人,大家都看见了吧?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1.结婚红包:别把名字和祝福写在红包外面,而是写在一张纸条上,塞入红包,这样的红包就可以再次利用了。2.使用红包时尽量不要封口,这样红包传递到另一人手中时,还可以接着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5月1日隆重开幕。园区内外的工作人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八方来客。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任看似普通的工作,呈现给大家精彩、有序、难忘的世博会。本届世博会,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在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叫着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一大批中职生却凭借着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世博园内悄然上岗,他们在世博会这个大舞台上,秀出了自己的风采。  相似文献   

17.
顶层设计一直是网络上还有很多人写文章的一个常用热词,大家都在呼唤顶层设计,我想从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两个角度来思考一下未来对一个组织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思想体系和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大四时,稀里糊涂的我突然发现身边的同学都"躁动"起来,出国的出国,忙着找工作的找工作,大家都为自己的事情奔走着。如梦初醒的我这时才突然意识到,要找份工作了,可像我这样来自于二流院校非热门专业的学生,就业是件多么难的事呀!出入几场大型人才招聘会后,不自信的我愈发坚定了此前的想法,自己一没有经验,二没有专长,高不成低不就。我不知所措,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9.
张继东 《社区》2012,(4):41
人们平均每天摄入食用盐多少与高血压病有直接关系,所以许多人都知道要想身体健康,一定要控制食用盐的量。此外,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还有很多"隐性盐"并不为大家所注意,如饼干、薯片、酱菜、话梅等加工好的食品中其实都含盐,虽然在这些食品的包装上标明含有食用盐,但到底含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这些容易被你忽视的"隐性食盐"同样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20.
咖啡时间     
《新少年》2013,(12):F0004-F0004,29
找一个悠闲的下午,晒着暖暖的冬日,喝上一杯咖啡,真是一件惬意的事。不过,咖啡的品种有很多,根据下面的提示找一找,看看你能认出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