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愿人生如茶     
《社区》2007,(16)
俗话说:"无茶不成礼。""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茶,在中国是最大众化的饮品。有人说,百姓饮茶是一种需要,文人饮茶则是一种文化。粗识文墨的我,虽然不敢以雅士自居,但饮茶与读书,却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两件事。  相似文献   

2.
浅谈维吾尔茶文化与茶语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维吾尔族饮茶种类、饮茶礼仪、饮茶器具、保健养生以及茶语言方面的问题,揭示了维吾尔族因茶而引出的风土人情、观念习俗等传统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唐宋文人通过对茶之自然美学形态的赞美,寄予了对山水自然的向往热爱。他们汲泉品茗尽享山林之乐,超越功名羁绊。茶是唐宋文人心灵的故乡、精神的家园。相对于唐人而言,宋代文人更喜闲饮品茗,表现了其静赏生命快乐的人生观。宋代茶诗中呈现出儒家安贫乐道、道家"乐天知命"和佛禅"至静无求"的三种生命快乐境界。饮茶活动也是唐宋文人思考天地人生之理的行为方式。在宋代茶诗中,理性的色彩更为突出。他们从泉茶之中体悟出人生穷通之理;又将茶性与人性相比,藉以明道励志,表现出清高脱俗的精神品格。对唐宋文人来说,饮茶是一种极其高雅的精神活动。唐宋文人茶的深厚内涵,构成了中国茶文化十分重要的内核。  相似文献   

4.
武莉 《小康生活》2005,(4):55-55
饮茶 在可可、咖啡与茶三大饮料中,茶是最具健康文明的饮料,这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茶叶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抗衰延寿的佳品。据科学研究证实,茶内的茶多酚对抗衰老作用大于维生素E18倍。同时,茶中富含的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防治心血管病及癌症的双重功效,善饮茶对养生保健大为有益。  相似文献   

5.
茶,本来产于中国,饮茶的历史也源始于中国,但在众多的中国古籍中却始终没出观“茶”字。非但是“六经无茶字”,连史记、汉书中也未发现茶字,直到隋后才逐渐普遍起来,至唐中叶陆羽(733~804)著茶经,就已能集茶事之大成。北宋时代,饮茶、斗茶、茶会,茗战之风在达官贵人中极为盛行,甚至连大臣皇帝也都论起茶来。宋徽宗赵佶(1082~1135)著“大观茶经”,蔡  相似文献   

6.
松滋礼俗——毛把烟、砂罐茶,是湖北省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地处湖北中南部、武陵山余脉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的松滋,是烟茶产地之一.自古以来,耕农就有种烟、种茶的习惯.烟茶作为一种礼俗,始自春秋时代,清末民初极盛.松滋西南部山区居聚的土家族人,属湘鄂川黔地带土著人融合部分迁入者而形成的共同人群,受川黔烹茶、饮茶之风的影响,松滋形成了"种吸毛把烟、煮喝砂罐茶"的传统习惯.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清代宫廷饮茶习俗为研究对象,以贡茶入手,逐次讨论了清宫茶礼与茶事、皇室饮茶的考究、奶茶在清宫中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认为清代宫廷茶文化集养生养身、愉悦情志、教化安邦的作用为一体,既属于皇宫贵族的个人喜好,又属于朝堂国事政务,在清代宫廷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品茗与读书     
一缕茶香,一瓣书香,夫复何求?茶,清香扑鼻,给你提神醒脑;书,墨香轻飘,让你明理益智。坐在书案前,左手拿一壶,右手捧一书,神思随茶香和书香升腾,就有了"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忘我之境。我之所以将茶与书放在一起,不只是人们读书时喜欢饮茶,饮茶时爱读书,实际上这两者脾性相同,神韵相通。当你将茶叶放到茶具里,冲上开水时,茶叶犹蜷,茶汁尚苦,茶水微浊,喝一口不得其中真味。当冲上第二杯水时,茶叶浮浮沉沉,逐渐舒展,茶汁微浓,轻啜一口,满  相似文献   

9.
茶,含有大量的鞣酸、茶碱、咖啡因和少量的芳香油、多种维生素、叶绿素等成分。适量饮茶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饮茶。卜面所说的几种人就小宜饮茶。一、患有便秘的人不宜饮茶。因为茶叶中的儿茶多酚  相似文献   

10.
一个时代的社会潮流和风尚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某种文化。宋代咏茶词出现并兴盛,使得饮茶从一种生活方 式上升为一种社会文化。咏茶词作为宋代饮茶文化的载体,对茶文化中的采茶、制茶、饮茶和茶艺方面都有详尽的描写和表 述。同时,由于宋代文人将自身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涵养融注到咏茶词中,从而让咏茶词中的茶文化具有了人的情感和内涵。 包括词人通过咏茶词来言志;咏茶词中禅茶一味的思想;还有咏茶词中蕴含的离别和相思之情。  相似文献   

11.
继盐税之后,茶税为大宗. 我国饮茶起源甚古,魏、晋以降,江南饮茶成风,陆羽《茶经》中对此有详细记述,唐代开元以前,北人尚不多饮。开元年间,北方饮茶之风渐盛。代宗之后,遍及朝野,并传至回纥、吐蕃。茶的需要量越来越大,销售面越来越广,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作为一种税收来源。建中末年,德宗纳户部侍郎赵赞议,收天下茶、漆、竹、木税,十取其一,以为常平本钱.及朱泚反叛,德宗逃奔奉天(陕西乾县),对于各项杂税太重引起战乱,深感悔恨,下诏罢其税.朱泚之乱平复后,邪佞之臣复兴利以邀宠.贞元九年(793),盐铁使张滂奏:“去岁水灾减税,用度不足,请税茶以足之,自明年以往,茶税之钱  相似文献   

12.
茶话会,一种以清茶或茶点接待客人的集会,源于古代的茶宴、茶会。茶宴,即以茶来宴请宾客。茶会,是旧时文人约见友朋吟诗作赋、切磋技艺的一种集会。在唐代,茶宴、茶会成为一时风尚,文人学士相聚庭院,举行茶宴或茶会,饮茶赋诗作文。至宋代,茶宴、茶会之风更盛,宋徽宗还经常烹茶赐宴群臣。此后,茶宴、茶会历代递延不绝,并逐渐演变成如今的茶话会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爱喝茶是出了名的,喝出了文化,喝出了传统。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名茶之多、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清茶一杯"、"客来敬茗",既有物质上的享受,又"精行俭德",陶冶情操。一个茶字可以写一部文化史,又可写一部对外交流史,还可写一部饮食史。  相似文献   

14.
黄存垣 《老友》2013,(4):60-61
中国人有饮茶的习惯,且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就有茶筵,即以茶宴客。唐代以后,饮茶风盛,上自君王,下至百姓,皆多喜好。宋代茶宴遍行全国。明清以后,大江南北,茶坊林立。迄今的茶话会,以及民间的茶汤会社或宗教仪式的茶汤会,无疑均为茶宴的遗风。作为社交的礼仪,茶宴雅而不俗,俭而不吝,又合养生之道,有益于身心之健康。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不仅汉族人民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饮茶文化和饮茶风俗,生活在祖国大家庭的各少数民族也将茶作为生活必需品,而且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饮茶习俗。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茶习俗包括制茶习俗、饮茶习俗等内容。本文通过详细说明蒙古地区制茶、饮茶的饮食生活习惯,对各地区茶习俗进行具体分析,探究其共同点和普遍规律,并进行了理论阐释。不仅对茶用具、茶习俗等表面形式进行研究,还对蒙古人民族意识、心理特点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了茶文化的内在文化特性,认为茶与茶习俗不单是饮食对象与生理需要,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需求与享受。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是有唐一代把茶大量移入诗坛,使茶酒在诗坛并驾齐驱的第一人。他既是一个诗酒傍身的醉吟者,也是一个很有品味的"别茶人"。《全唐诗》收录其涉茶诗66首,其中以茶为主题的8首。白居易的茶诗大致可以分为名茶诗、饮茶诗、造茶煮茶诗、茶功诗等四类,其茶诗的诗体形式丰富多样,集唐代茶诗形式之大成,表现了一种悠然超脱的情趣和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武陵山脉的大巴山地区,那里盛产茗茶。一年四季在栽茶、采茶、饮茶、唱茶、喻茶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茶歌就带入到土家人的日常生活里。长此以往,土家便形成和积淀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土家歌谣中就蕴含着一种浓厚的茶意向。民歌中的茶文化意向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繁荣带来的雅致,温馨与悠闲,滋润。可见茶文化的兴盛同社会经济的兴盛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19.
两宋饮茶风俗与茶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饮茶风俗始于唐而盛于宋。宋代饮茶作为一种“客礼”仪制,渗透到了社会各阶层。围绕该“客礼”,引发出多种风俗行为,词人创作茶词,歌妓歌以侑茶,便是一个突出的表现。茶词与其他众多的酒词、应歌词、节序词和寿词一样,具有社交、娱乐和抒情三种功能。茶词的创作是一种词学现象,同时也成了宋代多姿多态的茶礼茶俗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茶文化”的表现形态与内涵。  相似文献   

20.
陆羽生平及《茶经》的内容已另文讨论,在此不赘述,本文着重探讨《茶经》所弘扬的饮茶之道.陆羽以善品茶和饮茶闻名,时人称他茶博士,被誉为茶神.《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陆羽传》云: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有常伯熊者,因羽论复广著茶之功.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次临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执器前,季卿为再举杯.至江南,又有荐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其后尚茶成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