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弱势群体公共危机的解决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管理机制的基础上。该机制的建立由三大模块构成:一是信息管理机制的硬平台;二是信息管理机制的软平台;三是基于不同视角的信息管理机制的整合,各模块又由一系列子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2.
石奎 《学术论坛》2007,(1):121-125
和谐社会的建设中需要对弱势群体予以更多的关注,城市弱势群体的公共危机特征决定了在危机发生之前,积极展开危机缓和行动,防患于未然,消弭危机于端倪状态,是高效的危机管理方法。文章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公共危机缓和步骤进行了全面设计和规划。  相似文献   

3.
石奎 《社会科学家》2006,(4):148-151
城市弱势群体危机管理组织的缺失给危机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组织制度的健全与否影响着危机被放大抑或被削弱的趋势。因此,应当健全城市弱势群体危机管理的组织网络,建立—个外界介入和弱势群体自助相结合的综合应对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政府、非政府从外界介入给弱势群体成员—个助力,而真正从本质解决问题的是群体成员的参与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共危机网络治理结构——双重整合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危机已经成为了现代动荡社会环境中的常态,这对当代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指出,与高效能的危机管理系统相对应的一种现实选择,是基于当代公共治理理论,基于我国社会—政治结构的变革,逐步形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网络治理结构:在政府为主体与中央政府最高统一决断机构的前提之下,政府机构常规化、制度化地主动地协同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及国际组织,共同形成公共危机管理的上下联动、网络应对的格局,形成组织权力平时分解、决断权力战时统一、临境应急协同主动这样一个统分结合的网络治理结构,以应对各种公共危机。但由此塑造的公共危机网络治理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诸多的机能障碍,迫切需要从公共权力和社会资本两方面入手,刚柔并济,共同塑造其整合机制以发挥其在危机应对中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由于公共危机类型多样、生成原因复杂和发展趋势不确定等原因,有必要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着手构建一套运行有效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基于系统论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要把握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及开放性等特征,一方面,站在全局的高度重视公共危机意识、相关法律法规、组织体系及信息管理网络等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制约的关系以及各子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关联性.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公共危机预警与公共危机管理整体的关系,超越时间序列,将公共危机预警机制贯穿公共危机管理始终.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危机缓和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危机缓和行动的经验和体现出的特性为依据,对农村地区建立危机缓和机制的制度性基础、现实需求、运行框架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农村地区公共危机治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和探源,对建立农村地区危机缓和机制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的伦理责任是政府及其组成人员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必须要承担的道德和道义上的责任.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的伦理责任产生的依据是政府的角色定位和价值目标、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中的职能优势,以及政府自身公信力建设的需要.在公共危机产生和发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政府的伦理责任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8.
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不确定性和易变性、社会性和扩散性、危害性和破坏性。公共危机事态下所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往往表现出强烈的非理性色彩;疏忽大意,轻信流言,心理失控,过度恐慌,群体性应激反应。因此,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进行有效的社会心理调控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加快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心理调控体系建设:二要进一步加强危机时期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三要规范媒体行为,强化媒体积极作用;四要提高民众危机意识与危机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9.
危机影响过程就是危机信息活动与演化过程。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往往存在信息和知识不能共享的问题,信息缺失、沟通断裂、决策失误是导致公共危机产生、演变的重要原因。危机管理的核心就是对危机信息的管理,以信息管理支持危机管理的全过程。文章在提出知识管理框架的基础上,整合多重信息技术,为政府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收集、分析、管理信息提供借鉴。同时建立危机信息管理的数学模型和价值选择模型,以引导危机管理者和危机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传统政府危机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当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政府危机信息管理带来的契机,进而深入探讨大数据时代政府有效管理危机信息,以弥补传统危机信息管理之不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政府作为多元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中的核心主体,在公共危机管理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它承载了为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的善治所必须的政治责任、社会伦理价值责任以及技术支持责任.  相似文献   

12.
康隆 《兰州学刊》2010,(Z1):19-20
1949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亿人民币以上。灾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加强对危机管理的研究成为国内外政府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保障机制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阶段处于危机事件的多发期.如何有效应对这些危机事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对重大危机的处置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因此,我们要认真总结以往处理突发性危机事件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危机处理管理的成功做法,构建我国特色的、科学的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危机突发事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共危机是影响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一大因素.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生公共危机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应该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高度重视.应对以及处理城市危机,需要政府和群众互相信任、密切配合,并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这样才能起到预防和化解的作用,将公共危机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保证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健康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5.
公共危机事件中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效能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的时代,公共危机事件的频发已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能否有效地应对一系列社会公共危机已经成为考验和评价一个政府组织的治理能力和公共管理效能高低的重要指标。我国应设立独立的处理危机事件的常设机构,推进应对危机事件的法制建设,加强危机教育,培育危机治理的多元主体,并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跨区域公共危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风险的同时对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区域公共危机治理的逻辑是建立并完善跨区域公共危机治理的合作机制。因此,应在打破府际关系的阻滞、建立各治理主体信任的基础上,从府际合作机制、政社合作机制以及跨区域公共危机治理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构建合作治理机制的框架,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共利益的同时实现多方共赢,从而达到有效治理跨区域公共危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建立突发公共危机应急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突发公共危机应急机制,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是责任政府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形象的必然选择。要遵循无则常备、未雨绸缪,有则应急、快速制胜的方针;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快捷、处置有力,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社会动员、群策群力的原则;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包括应急法律制度、应急预警机制、应急指挥中枢、应急处理队伍和应急物资保障等内容的突发公共危机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8.
频发的公共危机让人类步入了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治理显然无法通过危机衍生系统的自适应来化解。政府作为危机管理的核心主体毋庸置疑,特别是对采取政府主导性发展战略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中国而言,其功能性地位更为凸显。然而,现行的基于常态公共事务管理的政府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制约了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绩效,甚至形成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低效或失灵的路径依赖。这集中表现为,基于传统人治理念治理风险社会的公共危机,使政府进退失据;基于现行官僚体制治理风险社会的公共危机,形成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局面;基于垄断式管理模式治理风险社会的公共危机,使政府力不从心。鉴于此,更新危机管理理念,重塑官僚体制,引入协作治理体系,就成为化解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失灵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还存在对群众的危机教育缺乏、社会资源整合不足、信息通报不及时不全面等问题。群众路线视阈下,政府应在危机爆发前的预防预警中提高群众的危机意识,建立以群众为基础的情报信息网;在危机爆发后的决策应对中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危机治理,及时向群众公开信息;在危机消退后的管理中迅速展开群众安抚工作,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危机之后的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20.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宪政与行政法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具有极大的公益目的,应当最大程度地保护危机状态下的公民权利,尽快消除危机,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因而行政紧急权具有不同于常态下的内容。紧急权力的行使遵循有别于常态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