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反腐日益受到网民的青睐,其便捷、低成本、传播快、容易形成围观效应、有利于保护爆料者自身安全等独有特点也加速了网络反腐的发展。面对网络反腐的热潮,如何将其转变成一种"制度反腐"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进步,网络反腐逐渐成为人民监督的一种形式。然而对于网络反腐我们要理性面对,在看到其参与者众多、方便快捷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其存在的部分网民反腐动机不纯和我国的网络监管不尽完善等问题。为充分发挥网络在反腐中的作用,应使网络反腐从"意外反腐"走向"制度反腐"。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以其传播快、公开广、成本低、受众多的优势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反腐平台。网络反腐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成为现行权力监督制约体制机制的有力补充。但是,在看到网络反腐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网络反腐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4,(43):F0004-F0004
四川省纪委出台《关于深化"三项建设",深入推进"三转"的实施意见》,将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有效对接,确保其在法治化的轨道上发展,并以此带动"两深"工作和深化反腐倡廉建设,是当前深化网络监督、确保网络反腐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腐败案件通过微博、论坛等新兴媒体被揭发,"网络反腐"一词也迅速进入公众的视野。网络反腐产生可以说是借网络发展的大势,但也有其必然的因素。网络反腐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战场有着传统反腐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信息的互动性、参与的便捷性等等。本文基于此,就网络反腐的兴起缘由及其相关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坚持反腐败斗争的群众路线,不断拓展公众反腐渠道,是党和政府领导公众反腐的基本方略。传统的公民反腐渠道运行已不适应当前渠道变革与创新的潮流。在多重动力推动下的网络反腐渠道的蓬勃发展是我国公众反腐渠道变迁中最突出的特征。当前应吸收政治营销学中的渠道创新理论的精髓,坚持渠道间互补、渠道内深浚、制度化推进的思路,积极推动网络社会背景下以现实制度反腐为主体、以网络反腐为有机组成部分的反腐格局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2008年的反腐工作中,一支新力量引起各界高度关注,那就是网络监督。网络监督用“实绩”证明了自身的力量和正义,也激发了公众反腐的热情,如何将网络监督与制度反腐无缝链接起来,从而在源头预防腐败上取得新得突破,人们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8.
公权力在我国社会运作中的功能日益突出,作为公权力非规范运作的腐败现象也日愈严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反腐工作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以曝光艳照为主要方式之一的网络反腐在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存在着方式简单粗暴、虚假信息泛滥、危害个人隐私等缺陷,这就需要政府对网络反腐进行正确的引导,是其成为一种健康的、有效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苏童 《经营管理者》2013,(25):299-299
近年来,随着国内网络微博的迅速发展,微博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由于其用户广泛性、交流便捷性和信息传递高效性,微博已成为广大网民表达意见的主要阵地,激发了公众政治参与的热情。在这种趋势下,微博反腐成为了中国反腐的新形式。面对这股网络反腐热潮,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分析,趋利避害,为中国反腐制度的建设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网络反腐事件层出不穷,毋庸置疑,网络反腐对我国的反腐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网络反腐有利也有弊,如何趋利避害,正确的利用网络反腐,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反腐以其公开、快捷、经济、保密等特性,在反腐败斗争中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作为科技发展与民主政治有机融合的产物,其实效性的增强离不开网络技术本身的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检察技术部门应当多渠道、多形式促进网络反腐的实效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网络反腐在政治领域中逐渐成为反腐斗争的新途径、新模式。作为传统监督模式的补充,网络反腐已经成为社会开放、政治民主、民众参政的重要标志。但是,网络反腐只有个别成功案例,没有作为强有力的制度安排,也没有正式纳入反腐体制。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制度性的问题,这就需要从制度的层面构建网络反腐体制。本文从研究网络反腐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出发,探讨我国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以便从制度上完善我国网络反腐体制,并将网络反腐作为一种常态的反腐方式纳入反腐机制,从而,强化网络反腐这个监督权力、预防腐败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3.
正一、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网络给予网民一个充分表达话语的平台,将网民的意思和想法得到更充分、更明确的表达。网络反腐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在腐败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网络反腐具有传统反腐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网络它本身是把"双刃剑",这就是的网络反腐也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1.网民缺乏理性思考、易走极端路线。我国的网络反腐尚未成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来自于以下网民在意向表达方面:1.1网民非理性表达,放大腐败问题。网络反腐已经成为与腐败  相似文献   

14.
《决策》2013,(Z1):10
1月中旬到2月初,地方两会顺利召开,伴随着地方两会新风,网络反腐、炒作式反腐、房产曝光和情色反腐风潮此起彼伏,网络监督虽是反腐利剑,却不应成为"被使用"的手段和工具,网络监督还需制度保障。1月17日,原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因作风问题被免职;19日经济观察报发出重磅文章"房子的焦虑",  相似文献   

15.
马光岐 《经营管理者》2013,(29):273-273
反腐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严密的反腐体系,也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等制度保障,更要有一个合理的体制来推动执行,本文从反腐体系、制度和体制浅述了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因网络反腐而下马的官员所能警醒世人的无非是贪赃枉法必然要承受法律的制裁,起因可能是网民监督,利用网络进行权力的博弈,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网络政治的一种体现。如今,作为一种新型的反腐模式,网络反腐又是怎样让政治腐败犯罪当事人落马的呢?其过程又是如何?本文试图以"杨达才案"为个案进行"过程—事件"的叙事与分析。研究得出,这样一场"无声的革命",背后却是"网络举报—媒体关注或网友转播—制度惩治"的一条反腐路径,且与以往的反腐体系(运动反腐1+权力反腐+制度反腐)比较来看,已经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四维一体"(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网络反腐)的反腐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网络问政的兴起,网络反腐的接力,都在向我们输送着正能量。但是,网络世界并不是纯洁的净土,而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过激言行已经基本容不下理性,越是偏激的、攻击性的言论,越有人叫好;越是理性和正面的表达,越有人起哄甚至围攻。这种一边倒的网上舆论倾向,其根源固然需要具体分析,但一个因素不容忽视:社会上模棱两可的态度姑息迁就了极端言论。网络行为的失范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对网络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也成为领导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黄加思 《经营管理者》2009,(13):107-107
本文通过对行政审批制度相关文献的阅读与分析,对于反腐下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了解,结合社会实际针对其弊端,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议,以期可以为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反腐制度不可能单兵突进、单独设计。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使得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都与反腐斗争息息相关,个别领域的改革甚至还会生成新的腐败爆发点。反腐制度设计难以脱离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这也是包括反腐在内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所在。任何一项制度的顶层设计,都一定要周全考虑、稳步推进。反腐制度的纰漏,比滋生腐败的制度漏洞更可怕,返工的成本也更高。"笼子"扎得稳一点,是为了扎得好一点。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扎  相似文献   

20.
《秘书之友》2014,(6):48-48
郑毅在《领导科学》2014年第11期《论网络反腐过程中的官员名誉权保护》一文中指出,官员既不能随意以名誉权被侵害而采取措施打击和压制公民进行网络监督,同时,以侵害官员名誉权为目的的网络监督也不是法律所鼓励的反腐行为。一、官员名誉权与监督权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