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文章根据新疆和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变动、常住人口、家庭中民族混合户比例、行业分布、受教育程度、区内外人口地理及空间分布格局等六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指出以上各项人口构成状况促进了新疆各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历届人口普查资料及各类有关调查和文献资料,对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维吾尔族人口离婚率的变动趋势同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新疆几个主要少数民族人口的离婚率变动及地区差异性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探索维吾尔族人口离婚率的变动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少数民族山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呈现出以下五个贫困特点:贫困县分布与山地、高原地理环境吻合;各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而返贫易;贫困县之间贫富差距较为明显;人均GDP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无相关;经济贫困与素质贫困并存。通过对贫困县贫困特点的分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4.
新疆主要贫困地区贫困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社会繁衍与发展的过程中,贫困是始终威胁着人类基本生存的敌人。摆脱贫困拯救穷人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家以1993年的贫困状况为标准,确定年人均收入在400元以下的县为贫困县。在确认的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新疆占有25个县,1993年新疆的贫困人口为107万.其中25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人口为83.9万,占新疆总贫困人口的80%左右。在新疆的25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新疆南部就占有18个县和2个市,新疆北部(包括东部)为5个县。25个县中有11个边境县。贫困地区居民以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  相似文献   

5.
建国4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新疆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但是,与内地各省区相比,发展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到目前为止,全疆84个县,有74个县财政发生不同程度的赤字。贫困县30个,贫困人口近92万人,其中“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扶持的贫困县5个,这些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边境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从地域上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片,一片是昆仑山西侧的和田、喀什、克孜勒苏三地州的19个县、市,占新疆贫困县市的2/3,阿克苏地区的柯坪县也是贫困县(国家级)。另一片是与哈萨克斯坦、蒙古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6.
一、新疆维吾尔族人口的变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新疆少数民族人口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等少数民族所占的比重高达97.6%。其人口婚姻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对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甚至对新疆人口婚姻状况及其变动的影响非常大。有时甚至可以起决定性的作用。自1949年到2000年。新疆人口由433万人增加到1846.26万人,增长了3.26倍,年均增长6.4%,少数民族人口由1949年的404.24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1096.49万人。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3.36%。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凉山州彝族贫困地区扶贫问题研究--以喜德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以相对贫困标准来看,凉山州整个处于落后贫困的状态,并表现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特点.本文以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喜德县为例,深入解剖彝族贫困乡村的贫困现状和新世纪的扶贫实践,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凉山彝族扶贫乃至全国扶贫在新世纪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由此提出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新世纪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应进一步明确扶贫目标和准确界定贫困群体;在全国"一体两翼"的扶贫大方略下,应允许地方,尤其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的方式推进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整体推进"的管理主体整合扶贫资源,使扶贫资源最直接有效地靠近扶贫目标;适度调整贫困标准.此外,扶贫应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有系统性的政策安排,有专业性的工作队伍,有职能化的组织指导,有规范化的执行.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贫困变动趋势、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贫困已经成为中国最突出的贫困问题,也是未来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尽管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在不断减少,但仍是贫困人口的主要部分且有集中的趋势,少数民族人口处于更严重的多维贫困之中.少数民族贫困是综合性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受到收入差异扩大导致的经济增长“益民族”程度下降、自然生态条件恶劣和民族经济生计特性的三重因素的制约.未来针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贫困的特殊性,建立“亲民族”的扶贫政策,从多个维度进行扶持,以便可持续地减缓民族贫困.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安徽省60个县(市)2007-2019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产业结构变迁与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与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其在贫困县和非贫困县间的差异.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迁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并减小相对贫困,其中,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对农民收入提高及相对贫困减小的作用大于第—产业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卫生健康支出能够提高农民收入和减小相对贫困;对于贫困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均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并减小相对贫困,产业结构高级化能减小相对贫困,教育与交通运输支出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减小相对贫困,但社会保障支出降低了农民收入且扩大了相对贫困;对于非贫困县,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对提高农民收入及减小相对贫困的作用大于第一产业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财政支出对提高农民收入和减小相对贫困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脱贫程度直接影响着新疆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制约着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文章从新疆国家级贫困县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基本方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对新疆国家级贫困县尽快脱贫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北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的18.23%。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西北五省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形势十分严峻。如宁夏1982年以来总人口增长19.51%,居全国首位,人口密度是西北地区第二;新疆1988年上半年多胎率为45.43%,居全国首位;甘肃20个少数民族县,人口增长速度名列前茅,其中有一半是贫困县,19个财政补贴县。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总人口数,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三项人口指标在1989年均超出省上下达的计划,人口密度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又处于全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在改革开放、市场运作机制日益发展和深化的今天,确有全国其他省区无法可比的独特优势。但严酷的现实却使我们越来越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约占全疆35%的30个贫困县,19个分散于非贫困县的贫困乡,42个贫困团场还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科技、教育、经济综合实力都处于较为明显的落后地位。这说明资源优势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来说虽然是极为有利的,但又是相对的。欠发展地区利用本区的资源优势制定其“资源优势转换”战略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之一,但不是全部,也不能单一化、绝对化、过于…  相似文献   

13.
吴双全  胡珀 《兰州学刊》2005,(5):178-180
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呈现出的严重恶化的趋势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4.
西部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地,少数民族人口占到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2.32%,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青海、西藏、云南、内蒙古、新疆、宁夏等8个省区。由于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比较落后,且发展速度跟不上全国的步伐,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问题进行监测,研究建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机制,可以使西部地区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并找到构成差距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要不断提高汉语水平和专业水平,提高综合素质;新疆高校应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提供不同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调整优化教育结构,为全面提高新疆高等教育质量打好基础;调整新疆高等教育结构,必须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遏制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下降的趋势;引导和鼓励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增强科研项目单位和骨干企业吸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山西粮棉主产区贫困县的成因及脱贫对策山西贫困地区综合开发研究课题组山西作为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作为全国主要的贫困省份之一,贫困面为42.37%,在甘肃、陕西、云南、江西之后居全国第5位。全省50个贫困县主要分布在吕梁、太行革命老区,总土地面...  相似文献   

17.
新疆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与全国具有同步性,都与标准结构有一定差距。目前,新疆产业结构不论是三次产业结构还是各产业内部结构都存在层次偏低的问题。新疆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是:第三产业比重将得到较大提高,第一产业比重将明显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将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18.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呈具高土地流转率与高贫困发生率重合特征,这与少数民族经营能力、人口结构、文化适应三重弱势相关。单纯依靠土地出租方式有可能产生社会权利贫困、能力贫困和社会资源贫困,加深少数民族边缘化程度。从合作利益、治理结构、社会资源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在现代农业产业中实现少数民族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我国还有592个贫困县,贫困人口8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87%。党中央和国务院已提出要在本世纪内,解决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使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20.
疏附县是新疆南部的一个贫困县。这里的人们强烈要求摆脱贫困,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多年“左”的错误的严重影响,这里的生产力水平很低,自我发展能力很弱,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疏附县的经济有了发展,贫困面貌有了改变,但还需要经过一、二年的努力,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进而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我始终认为,贫困县的经济开发,一定要把摆脱贫困,最终解决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放在首位,同时搞好综合开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实现小康打基础。为此,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