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大数据”与人文研究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晗 《晋阳学刊》2014,(3):22-25
作为未来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大数据,导致人类社会呈现出了数据化的特征。这迫使人文研究的对象、方式都发生了新的转向,即对真实性的诉求。因此,在大数据的语境下,未来的人文研究或会呈现出及时性、务实性与多元性等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球化时代和第四代新技术革命的汇聚点,大数据已成为当代文明进程的壮丽日出,从物理秩序、生命秩序到人的秩序,大数据站在第一哲学的高度,审视和占有当代哲学领域的每一个细节。实践论是大数据时代知识大战的第一阵地。自主建构的实践主体、复变形态的实践客体、智能化平台的中介革命和三维图式的实践内容构成了大数据时代实践论转向的基本要素。实践论转向为中国发展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248-25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概念逐步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经济社会领域起重要的作用,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也深受影响。大数据的发展,不仅为现代化公平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升了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针对大数据时代下我国教育公平构建问题,要以现有的教育发展经验和信息时代新技术为基础,探讨我国教育个性化、公平化的实现路径。我国教育公平的新关注点应该从早期的"数字化"转为"数据化",即从原来教育信息化围绕设备展开向逐渐侧重于运用大数据、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学习方法转变,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现代化高科技方式的支撑,从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等层面,实现大数据时代下中国教育的公平性,真正践行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的出现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人类社会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改造世界的行为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也呈现出契机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从大数据的内涵和大数据时代的特征研究出发,以把握厘清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变革为牵引,以研究剖析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为导向,提出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建立大数据专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合作共建机制、加强高校运用大数据的法律风险防控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约束四个方面,探索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6.
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是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对接、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供给方式的创新实践。大数据技术和思维逻辑具有多样性、精准性和时效性特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高度契合。运用大数据技术,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搜集、有序存储、画像分析、供给咨询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模式,将有利于提升和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覆盖度、接受性与获得感。  相似文献   

7.
建立在真需求、真实际、真课堂和真自主的教师培训才是有效的.大数据技术可以使教师培训的需求分析、目标内容、模式方法和培训行为等发生变革.教师培训的应对策略为:大力推进教师培训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建设教师成长信息化档案平台,科学整合教师远程培训数据资源,着力提升教师培训双主体的相关技能以及优先推动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如何认识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实现教学目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从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特点与教学原则三个方面对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以期对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10.
分众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依据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道德水平和教育需求,运用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差异化的教育载体开展育人实践活动。大数据时代为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和有力的技术支持。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的“去中心化”“非线性”传播、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多元发展态势和人的圈群化生存样态,为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分众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施教需要、尊重差异需要、受众为主需要、细分受众需要,分别与信息传播的精确性、信息类型的多样化、数字技术的“去中心化”、数字生存的圈群化等特点紧密契合,为分众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内在依据。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智联式的对象识别系统、智能型的内容供给系统、智通式的协同育人系统和智慧化的教育评价系统,实现教育对象的精准把握、教育内容的精准呈现、教育方式的精准运用和教育质量的精准评价,推动分众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给予人类的新知远不是集成技术的供给而升级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秩序,更多的是人类的思维建构、反思模式和知识创造因为大数据的中介而展现全新的姿态。数字的深度承诺赋予大数据时代的哲学在形而上学基础和社会功能上较传统哲学发生了根本性转向,数字本体论、虚拟认识论、公共实践论、丛聚方法论、娱乐生存论和西化价值论构成了大数据时代形而上学的整体性框架。基于大数据意识的哲学现代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殆与机遇。  相似文献   

12.
隐私权是公民一项基本的人格权利。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民的隐私数据不可避免地进入公共领域,随时存在被他人"知晓"的状态,成为一个"透明人"。社会治理者在实施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监控手段收集公民包括隐私数据在内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同时,电商企业也在开展商业活动的过程中,收集到了公民大量的隐私数据以求谋取商业利益。在隐私数据不可避免被收集的大数据时代,公民并非束手无策,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寻找有效保护自己隐私权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李清华 《中文信息》2021,(7):68-70,72
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能够提升档案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对于我国政治、经济和人文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在分析当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现状之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结合当前大数据时代发展优势,确保能够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效率、质量.  相似文献   

14.
自2013年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被提出以来,国内学者围绕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价值、困境、建构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学者们突出时代性和技术性,认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是立足新时代运用新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形态。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思维方式、强大的监督力量和引导功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同时也在专业人员、数据处理、隐私保护等方面面临新问题。学界集中从国家、学校、教育者三个维度研究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路径,强调共生主体、制度保障、思维转换、技术提升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247-251
大数据拓展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科技技术的结合更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加拿大对来自非英语国家海外移民的英语教育与中国的英语教育在教学环境、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材和师资等方面有诸多不同。在当下,可以利用大数据为学习者创建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渗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加大真实语言材料的输入,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构建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估体系,最终从多维度保障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近十几年来,美本质问题再次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肯定说与否定说长期相持,难分高下。不过,随着大数据广泛地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所引起的思维变革为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方法论意义:一是重视个体审美的真实感受性而不是类的普遍性;二是重视审美感受的混杂性而不是精确性;三是重视审美的相关性而不是逻辑因果性。基于上述三方面的思考以及个人审美把握能力的实际情况,现代美学应当悬置美本质这个类似审美中的“物自体”。  相似文献   

17.
18.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技术为首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带来全新的技术与理念.高校应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理念,努力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中的精准思维运用到思政教育中来,从而实施精准思政.精准思政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精准教育、精准管理、精准服务.实施精准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一是要建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二是要构建研判预测决策系统;三是要建构动态评估反馈系统;四是要建立管理协同保障系统.总之,要善于对思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精准分析,以思政教育资源精准供给等方面为抓手,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超 《学术论坛》2015,(1):18-22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标志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趋向,大数据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意识形态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为了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必须理性分析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与大数据时代特征有效结合,扬长补短,充分利用和发挥大数据搜集、分析和预测功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说服力,提高对西方意识形态侵袭的抵御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大数据战略的提出,各个领域都积极地开展大数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面对更加复杂的数据网络、多样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和趋向精准化的用户需求,情报的定义需要在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进行革新.该文通过研究我国情报工作面临的大数据环境,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成果,对大数据时代下的情报进行新的定义.得出大数据环境下情报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