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环境规制、金融控制与经济波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环境规制在降低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效应时也造成了经济波动,金融发展是否可以平抑这种波动?对中国31个省市1980-2011年环境规制、金融发展及经济波动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强度跟经济波动呈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程度对经济波动有平抑作用;金融控制越弱、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环境规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越小。中国应在提高环境规制强度的同时,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以弱化对经济运行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1978-201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从总需求、产业、生产力、就业与工资、价格水平、货币与利息6个方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的规律。不同于已有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其具有明显的“转型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经济周期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0年和1991-2013年。前一阶段,主要是供给面因素造成经济波动,且波动率较大。后一阶段,经济波动表现为需求驱动型,波动幅度明显减弱。二、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与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之和的比值具有明显的反周期特征。这反映了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空间上频繁迁移的特点,即宏观经济景气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反之,则迁移回农村。 相似文献
3.
不确定性是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探究不确定性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拓展的SV模型测算2002—2020年我国月度经济不确定性和金融不确定性,并使用TVAR模型考察经济不确定性和金融不确定性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分区制影响动态。研究发现,首先,经济不确定性和金融不确定性间存在交互影响,且金融不确定性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冲击力更强,但滞后性更弱。其次,相较于金融不确定性,经济不确定性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更明显,在产出和价格高波动区制下冲击效应被进一步扩大。最后,在经济不确定性水平高增速情形下,金融不确定性的提升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起到放大作用,而金融不确定性水平的增速高低基本不影响经济不确定性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冲击。本研究兼顾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从不确定性视角解读经济波动现象,为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有益的实证经验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升级、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及波动的影响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减弱经济波动的同时促进了经济长期增长,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了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表现为1996年以前影响不显著,1996年后有正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但1996年之前和1996年之后影响不同,分别是正影响和负影响,此外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减弱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且当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超过一定临界值后,这一影响转而为正.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作为基本分析框架,构建一个带有时变摩擦的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在考虑经济结构变化的前提下,使用经济周期测度(BCA)模型对1978-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特征进行研究和引起波动的因素进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1993年是我国经济系统结构变化的断点,1978-1992年我国经济波动主要受技术冲击影响,其他的冲击因素具有缓解经济波动的作用;1993-2015年,我国经济波动主要受投资冲击的影响,而技术冲击、劳动冲击和外部冲击也起到部分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源由从单一波动源向多种冲击共同作用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6.
7.
8.
9.
基于经济波动视角的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ABRR模型研究了汇率制度选择与经济波动的关系.首先将金融发展水平的内生性和价格冲击引入ABRR基本模型.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汇率制度的选择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引起汇率波动的冲击源性质.同时,金融发展水平的内生性使得浮动汇率制更可能有利于经济稳定;价格冲击的引入使得固定汇率制更可能有利于经济稳定.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的相关经济数据对基本模型及扩展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比较.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扩展模型更好地解释了我国的经济现实.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中国国际旅游经济波动:原因、特征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经济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客观过程和现象,其波动有自身的规律和原因。经济波动通常称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非规则的、周期性的扩张和收缩的一种动态变动过程。衡量经济波动的宏观经济指标体系中包括实际GDP、个人收入、公司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市1979-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转型期中国省际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形成机制,得出结论如下:经济波动在淘汰本地区低效率投资项目和企业、优化投资结构、从而对本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直接效应的基础上,因受中国地区间激烈竞争和产业同构的影响,会吸引邻近地区的优质资源,对这些地区的投资结构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从动态视角的检验发现,相比于短期,两种效应在长期的作用更大.本文关于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对于解释中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机理,以及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加快国内市场一体化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时变视角,依据行为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家信心、投资者信心、利率、货币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六变量的TVP-VAR模型,研究信心、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企业家信心和投资者信心能够影响利率和货币增长率,即信心可以通过影响货币政策进而作用于宏观经济。货币增长率和利率能够影响投资者信心和企业家信心,进而可以通过信心影响宏观经济。从时变角度看,企业家信心一单位的正向冲击在整个样本区间内均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在短期内投资者信心和货币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长期内货币增长率的提高会阻碍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当代国际金融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最显著趋势。它主要包括资本流动全球化、货币体系全球化、金融机构全球化以及货币、证券、外汇市场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既加大了国际金融发展的力度,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金融投机风险。 相似文献
14.
15.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处于放缓之中,尤其是美、日经济不景气,对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势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同样,占本市外贸出口四成以上的浦东新区出口从1999年初至今,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自上个世纪80年代重新启动以来,已呈迅猛发展,不可阻挡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过了漫长的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之后,采取了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本文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战略的抉择与实施,以及战略转换的深层次原因作一分析。一、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并没有设想要建立一个完全封闭的经济,但是美国及其盟国对中国实施的封锁和斯大林关于“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的影响,致使中国逐渐与西方世界隔绝开来,在经济发展战略上采取了内向型的发展战略。内向型经济即进口替代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中国1952-2007年时序数据定量研究经济增速放缓的福利损失和经济波动的福利损失,并侧重考察两种福利损失的大小关系在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前后的阶段差异。研究发现,无论是总体而言,还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波动的福利损失并不必然远小于经济增速放缓的福利损失,在相关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内,经济波动的福利损失大于经济增速放缓的福利损失是相当普遍的情形。因此,中国政府部门在重视长期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草率否定短期经济稳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19.
文章基于广义矩估计(GMM)排除变量内生性的方法,构建计量模型研究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并考察东盟人力资本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在其间的正负向催化剂作用。结果表明,在未加入教育、金融发展水平交互项的情况下,仅有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经济增长受益于中国的外资。在东盟8个发展中国家中,越南的国内投资相较于其他国家能更好地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越南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表现要好于其他国家。分析人力资本水平对于中国直接投资对东盟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发现,柬埔寨、缅甸、菲律宾、越南受到的人力资本水平限制较为显著,其中缅甸受到的人力资本水平限制最高。分析金融发展水平对于中国直接投资(FDI)对东盟的经济增长效应发现,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受到的限制较小,而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大,特别是菲律宾受到的限制最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一系列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方法,对1990-2011年的经济增长指标、金融发展指标、金融深化指标、劳动投入指标及对外开放指标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等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