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导致中国的伦理秩序在伦理关系、利益观、价值观、感性和理性的关系等方面发生了剧烈变化,而这种变化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则体现为社会公德意识缺乏,自我意识彰显.价值取向多元化,学习和求职感性化、功利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在德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德育途径等方面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型.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伦理秩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并因此带来了种种社会问题 ,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 ,维护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必须重构伦理秩序。结合新的形势 ,重构伦理秩序应该遵循这样的思路 :整合旧的伦理秩序与新的伦理秩序 ;引导伦理共识与养成宽容心态 ;克制技术理性与追寻伦理精神 ;有效的制度供给和充分发挥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哈耶克的秩序分类原理为基础,认为社会伦理秩序既包括传统的自生自发性伦理秩序也包括建构性的伦理秩序。所以,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伦理失序的原因有两点传统伦理体系的瓦解造成了自生自发性伦理秩序的破坏,使现代社会伦理秩序的生存失去了底版;建构的伦理秩序滞后,使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转型未能完成。所以,伦理秩序处于絮乱状态,社会出现伦理失序。  相似文献   

4.
以大学生经济伦理教育为研究视角,对教育规划纲要德育战略进行了解析;一方面,力图从理论上将经济伦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所体现出的经济伦理教育思想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进而提出了构建符合教育规划纲要的大学生经济伦理教育体系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风险社会中的伦理秩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已步入了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其特点就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充斥着不确定性,人们似乎陷入了不确定性的社会与以确定性为基础的社会秩序的矛盾之中。可以断定,在风险社会中建立伦理秩序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在风险社会中建立伦理秩序,关键是要理顺社会的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伦理秩序的重构需要把握新时代的伦理目标、伦理特征和伦理挑战。从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物质富足,保障伦理精神的提升;搭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规范体系;充分吸收传统伦理精华,强化伦理价值底气;完善伦理制度保障,满足刚性约束诉求到加强善的教育,寻找幸福的伦理源泉,无不彰显出伦理秩序的时代特性。新的伦理秩序形成是每个公民最大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伦理秩序的重构需要把握新时代的伦理目标、伦理特征和伦理挑战。从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物质富足,保障伦理精神的提升;搭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规范体系;充分吸收传统伦理精华,强化伦理价值底气;完善伦理制度保障,满足刚性约束诉求到加强善的教育,寻找幸福的伦理源泉,无不彰显出伦理秩序的时代特性。新的伦理秩序形成是每个公民最大的期待。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认为,伦理秩序的合理性根据在于作为伦理实体的"善",伦理秩序只有体现"善"才是合理的;伦理秩序的实质内容是伦理关系的结构性存在,在横向上表现为现实社会结构中的伦理关系客观性、必然性及其展开,在纵向上表现为伦理实体在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三个环节上的有序的辩证发展;意志自由不仅是人的存在本质,而且是伦理秩序的基本价值诉求,作为整体的伦理秩序是自由的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法治秩序型构过程中伦理背景的分析以及对我国长期以来未能生成法的原因探讨指出,法治思想之建构必以特定的伦理支撑为前提,伦理建设在逻辑顺序上应先于法治建设,不把正义作为伦理目标就只能产生“伪法治”,因此,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如何做到对传统道德和国家主义道德的合理扬弃,促进以自由个体伦理和市场伦理为核心要素的新型伦理秩序的生成,将是整个法治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西周社会政治秩序的伦理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社会政治秩序的建构,是通过维新的方式,对氏族组织进行改造,血缘宗法的原理与精神直接作为国家政治的原理与精神,将家、族的内在机制结构化、制度化为国家机制,从而形成父权、族权、政权的三权合一、三位一体以及家国同质、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之范式,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生态尤其是政治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公民社会在我国的兴起这一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出发,在对公民社会的基本含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公民社会的基本特征、价值取向,并以公民精神的培育为切入点,就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对大学德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这一跨学科的研究为我们反思、研究和建构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德育的内容与方法体系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2.
注重德育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是必要条件,良好的思想品质是最终目的;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地位与作为德育工作有力辅助和补充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明显的年级特征,即表现为:自我同一性形成期在大一、大二学生中的“危机”显现;自我同一性发展确立期在大三、大四学生中的“危机”改善或解决。因此,加强德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文关怀只要从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入手,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相结合,吸收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就必然产生“双赢”乃至“多赢”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道德教育应从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明确对他人的道德责任,确立环境保护意识等三个方面入手,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状况,运用社会角色理论,分析了造成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偏差的原因,并从角色定位、角色规范、角色责任和角色道德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教育思想,尤其是道德教育思想千百年来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以"仁"、"礼"为核心和精华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理想人格的培养以及自我修养有着极其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尤其是其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当前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教育活动,是培养现代意义上完整的人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内容。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探讨了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的必然要求,并对两者有效结合的可行性进行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指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德育要在目标指向、目标内容、目标要求和目标实现上凸显鲜明的特征,遵循民主平等原则、启发式原则、个性化原则和激励性原则,提出实现途径要依靠主渠道、拓展主阵地、开拓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的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正确地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进行合理分析,并预见其发展趋势,进而有针对性地运用相应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对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提高其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脑网络迅速进入大学生生活.网络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学习,丰富他们的生活,但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应当以网上教育为主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