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乡镇政权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扶贫政策的执行者,又是农村社会的管理者。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贫困"双轨治理"模式下,乡镇政权的角色从执行者、管理者融合为服务者,乡镇政权的职能转变为服务于公共利益、维护村民权利、回应村民需求、引导村民参与和直接对每一位村民负责。  相似文献   

2.
微观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领导理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单位微观治理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导理念的革故鼎新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领导越来越难当,下属越来越难管,其实质是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以及价值观、利益观多元化的不断冲击下,传统的领导理念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本文试对微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领导理念创新问题进行探讨。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是对过去改革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模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基础上,从股权结构、内部组织体系、管理者激励与治理机制4个方面阐述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之间的差异,并对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可能会导致更强的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协同治理通常以合作网络的形式出现。管理这种网络模式,需要公共管理者具有不同于传统行政管理者的态度和行为,要求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跨部门合作能力。这种能力是新型公共管理者的基本能力,包括掌舵的领导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确认和建构社会资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投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评述新古典框架下的企业投资理论及其局限性基础上,从股东与管理者、股东与债权人和自由现金流三个代理冲突方面,对传统委托代理下的企业投资理论基础、作用机制和经验结论进行了评述和阐释.进而沿着公司治理研究的发展动态,对大小股东代理冲突和大股东私有利益驱动下的企业投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最后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特定的治理结构,提出了进一步探索与规范企业投资行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优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公司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司治理、债务结构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债务机制与管理者激励在企业改革与资本结构优化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要提高国家巨大投资的效率,必须重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公司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7.
随机选择设备获得方式的可折旧设备在线租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截止到2011年底高管所持股票已过禁售期的90家创业板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高管减持和股权结构对创业板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研究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下公司治理机制对成长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管理者减持对公司成长性的负面影响显著,初始股权结构是影响处于成长期的创业板公司成长性的主要因素,创业板公司在严格的监管制度下形成被动合规,在股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其他内部治理机制的作用弱化,治理的有效性短时间内难以显现;嵌入企业生命周期变量后发现,随着公司的发展,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能逐渐凸显;加强对核心管理者减持行为的监管和优化股权结构有利于提升公司成长性,而创业板公司治理的高起点、高合规性在未来能够成为创业板公司真正实现高成长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的组织中,管理者对组织工作的有效进行,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管理者的定义、管理者的类型、管理者的工作、管理者应具有的素质和技能等方面来阐述对管理者的认识,了解管理者在怎样的前提下才能开展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潘敏  左毅 《管理学报》2006,3(4):427-431,459
运用一个不完备契约下的债权融资模型,研究了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选择和管理者的努力激励设计问题。结果表明,在企业控制权有可能发生向债权人转移的情况下,债权人是否获得企业经营控制权取决于企业经营的真实状态和管理者激励安排下的努力水平选择。当企业经营的真实状态较好时,管理者会主动选择最优的努力水平,债权人的债权回收得到保障,控制权转移不会发生;当企业经营的真实状态较差时,管理者会选择较低的努力水平,债权人有必要获得控制权,并设计一个努力补偿激励安排,以提高管理者努力水平,确保债权回收。  相似文献   

10.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审计费用作为审计质量的代理,试图调查管理者持股、第一大股东持股、产权性质、董事会特征、公司治理会议、公司控制权市场、法律环境和债务融资等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影响审计质量。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确实对审计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经验证据大多支持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具有较高审计质量的论点。但是,我们没有发现管理者持股、董事会特征和债务融资显著影响审计质量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传媒管制与传媒集团公司治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媒集团的公司治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中国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传媒集团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本文从中国传媒的政府管制入手,分析了传媒产业的政府管制需求及管制产生的弊端,提出建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实现对政府管制的部分替代。在此基础上,客观剖析了目前中国传媒集团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传媒集团存在的产权残缺、委托人残缺及管理者激励机制欠缺等问题,提出了中国传媒集团“三级治理”的公司治理模型,特别强调政府治理、外部治理、内部治理三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薪酬逐渐增长的现象,本文采用地区市场化程度和行业竞争这两个外部治理机制变量,检验了管理者权力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行业薪酬基准使用的解释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上市公司在制定管理者薪酬契约时采用了行业薪酬基准,并由此导致了管理者薪酬的逐渐增长;而且对处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以及被保护性行业的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弱化增强了管理者对于薪酬契约的影响,因此,这些公司的管理者越可能因为公司采用行业薪酬基准而获得薪酬的增长;进一步地研究发现,与民营上市公司相比,由于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更为弱化,由此导致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更可能通过采用行业薪酬基准来谋求薪酬的增长。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支持了管理者权力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行业薪酬基准使用的解释力,而且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薪酬增长更快的原因提供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科龙”和“美的”两个案例的剖析 ,探讨企业产权安排、政企关系、治理机制与企业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 ,产权清晰程度和产权的流动性是产权安排的两个方面 ,我国的产权改革主要是循着产权清晰的方向迈进;作为产权安排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虽然产权清晰并不能必然带来企业效率的提高 ,但却是提高企业长期效率的前提 ,它通过激励、外部竞争等治理机制对企业效率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同时又决定了不同的治理机制对企业发挥作用的程度 ,即使是相同或相似的治理机制 ,在不同的产权安排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无产权保障的治理机制也能在特定条件下解决企业的效率问题 ,但却不能永久解决;产权安排不同的变迁路径不仅体现了政府作为大股东的不同理性行为 ,而且也是管理者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积累差别的产物。因此 ,通过各种形式的民营化优化企业的产权安排将是公有制企业改革的必然出路 ,而这种优化产权安排的改革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多方利益博弈下政府作为大股东的代理行为能否得到有效约束 ,以及管理者的人力资本产权能否得到尊重和确认 ,而管理者是否具备足够的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则是这一改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疫情背景下企业该何去何从?作为企业重要决策人员的管理者,陷入短期获益和长期发展平衡的两难之中,短视主义波动越发明显。基于管理者认知和资源依赖理论,构建管理者短视主义波动指标,并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2019—2020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疫情背景下管理者权力对短视主义波动的影响以及所有权性质、冗余资源和管理者任期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管理者权力对短视主义波动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所有权性质和冗余资源在管理者权力与短视主义波动关系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而管理者任期在管理者权力与短视主义波动关系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管理者认知和资源依赖理论的应用范围,丰富了疫情背景下管理者权力与短视主义波动的相关研究,从所有权性质、冗余资源和管理者任期等维度审视管理者权力与短视主义波动关系的情境,为疫情背景下避免管理者出现短视主义波动和稳定管理者决策视野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5.
李云鹤  李湛 《管理评论》2012,(7):117-131
通过建立企业生命周期新的划分指标,从企业发展的动态层面研究管理者代理行为与公司过度投资之间关系随企业生命周期的演变,并检验公司治理机制随企业生命周期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代理行为随企业生命周期动态变化,其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随企业生命周期发展不断减弱。不同公司治理机制的治理效果随企业生命周期也发生变化,其中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在成长阶段能够有效抑制公司过度投资,而独立董事在成熟阶段及大股东在衰退阶段均显著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成长阶段中的公司监事会能够对代理行为引致的过度投资起到显著的监督作用,而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则显著加剧代理行为引致的过度投资,成长阶段中管理层持股、成熟阶段中独立董事与外部机构持股以及衰退阶段中大股东均显著没有起到应有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所谓公司治理结构,就是治理公司的机构构成。学者们普遍认为,公司的治理结构主要由所有者(股东代表大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者组成。还有的学者把公司治理结构扩大到中层管理者,但是他们都没有把监事会列入公司的治理结构。这是一个严重的疏忽。监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比亚层次管理者更为重要。治理好一个股份公司,除了安排好产权制度、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组织结构外,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防止“内部人操纵”、会计造假、财务欺诈等现象的发生。一般说来,会计造假的始作俑者是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国有企业实施改革与改制,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笔者对MBO即管理者收购的诸多法律问题进行了研讨,针对目前法律的不完善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和财务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治理机制与盈余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盈余管理与股权集中度、控股股东性质、董事会规模(公司法规定的合理范围内)、独立董事的比例、管理者薪酬显著负相关。为了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应当改善公司股权结构,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强化对管理者的激励措施,优化上市公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赵丽明 《经营管理者》2009,(23):275-275
随着新公务员法的出台,公务员制度进入了一个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同时也面临着巩固提高、不断完善的问题。公务员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人民的公仆,同时又是"公权力"资源的拥有者,人民的管理者,如何加强这支队伍的管理就显得极为迫切。本文拟从目前公务员治理的困境入手,从"从严治理"和"人本管理"两个维度来探讨公务员管理的对策,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对公司治理结构有多种定义:一是指一组联系并规范所有者(股东)、支配者(董事会)、管理者(经理)、使用者(工人)相互权利和利益关系的制度框架;二是指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三者之间构成一定的制衡关系;三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契约。而企业治理结构是一套治理企业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它包括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构。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广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股东)、支配者(董事会)、管理者(经理)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组织结构,是联系和规范公司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和利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是一个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