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封建社会中杰出的女法家吕后(公元前二四一——一八○年),名雉,字娥妁(音许),秦末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刘邦当“泗水亭长”时,和刘邦结婚。以后就在沛县刘邦家里“与两子居田中耨”,带着儿女种田。她”为人刚毅”,留因刘邦策划起义而被捕入狱。在楚汉战争初期,刘邦在彭城败于项羽,吕雉和刘邦的父亲都被项羽掠去做人质,坐了两年多的牢,直到项羽愿与刘邦“中分天下”时,才把她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2.
论张良     
张良是汉高祖刘邦誉为“人杰”的谋臣之一。他投在刘邦集团之后,的确出了不少谋策,因此成了刘邦得心应手的近臣。他抱着什么目的投到刘邦集团的?投到刘邦集团之后,他的政治态度究竟如何?这必须根据他的一系列政治活动来判断。他的立场从那里转变到那里,还是转变没有转变?这也必须根据他的一系列政治活动来判断。“削足适履”、“凭空捏造”是万万不可以的。  相似文献   

3.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试谈“鸿门宴”刘邦取胜的原因沈端民陈胜吴广须导的秦末农民起义迅速发展,波澜壮阔,势如破竹。项羽与刘邦乘机而起,并乘机夺取了领导权。为了捣毁秦朝巢穴,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用人得当,用兵得法,政策顺乎民心...  相似文献   

4.
《史记》《汉书》“西破秦军濮阳东”施事者,历来相关歧说可以归为三类:一是只有项羽、刘邦,没有项梁;二是只有项梁,没有其他二人;三是项梁、项羽、刘邦三人同至。史文已确切记载参与者实有项羽、刘邦,因此问题思考的关键在于判断“项梁是否亲至濮阳东”。《史记》虽有“齐军归,楚独追北”“项梁……遂追秦军”“项梁因追之”“项梁既追章邯”等文,但这些内证皆难以说明“西破秦军濮阳东”者兼有项梁,此三处“项梁”的文献意义仅是以施令者身份作为楚军的整体指称。明乎“西破秦军濮阳东”施事者无项梁,则可推断东阿战役之后,项梁的行军路线仅是从东阿来到定陶,他并没有与项羽、刘邦一道,为追秦军而同至濮阳东。  相似文献   

5.
江青和吕后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党集团,借评法批儒之名,竭力美化吕后。尤其是“精生白骨”的江青,竟赤裸裸地表白“要效法吕后”。江青指令她的黑秀才舞文弄墨,或作介绍,或写文章,吹捧吕后是什么“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刘邦死后,“吕后为防止发生动乱,决定亲自掌权。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她积极推行刘邦路线”,“遵照刘邦遗嘱”办事,等等;而且亲自登台聒噪,摇唇鼓舌地说:“吕后要作为单独一条,突出宣传”,她是“执行汉高祖路线”的。简直把吕后吹上了天。  相似文献   

6.
吕后是我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女阴谋家、野心家。汉高祖刘邦临终前就已经看出她阴谋篡权叛国的野心。刘邦死后,她更肆无忌惮,摒王陵,罢周勃,架空陈平,大封吕姓兄弟子侄,废黜幼帝,“临朝称制”,实现其篡权叛国的狼子野心。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吕后的篡权活动是早在刘邦在世时就已经开始的,而谋杀汉初功臣宿将,就是这种阴谋活动的大暴露。吕后名雉,字娥姁,山东单县人。她父亲客居沛县时,看中了还在当亭长的刘邦“隆準龙颜”,状貌不凡,“因重敬之”,硬把吕雉嫁给了他。但刘邦和吕雉感情并不好。  相似文献   

7.
易中天先生品说平民刘邦为“流氓、无赖、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吃喝嫖赌……”是对历史人物不负责任的臆测。应该认真追寻相关词语在原著中的位置,比对历代注说,进而深入探求司马迁记述“微时刘邦”的良苦用心,以期公正客观评价“平民刘邦”。  相似文献   

8.
《史记》里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有一天刘邦与韩信闲聊,刘邦问:“爱卿与朕孰能耶?”韩曰:“若论带兵,上不如我,信将兵多多亦善。”刘又问:“卿何故为我所御?”韩曰:“上善将将,信不及。”  相似文献   

9.
《史记》中的刘邦,到底是英雄,还是无赖?从这个体论出发,本文通过追问、重构、透视的层进论述,认为文本中的刘邦,首先是一个人格独立的“完整形态”。而对这一“完形”所蕴含的自我实现的人格力量的进一步阐释,则使我们透过刘邦形象的审美特质,看到司马迁对终极价值的一种人文追寻与反思。  相似文献   

10.
出生于重庆云阳的扶嘉 ,曾为刘邦出谋“定三秦” ,刘邦认为他“志在扶翼” ,故赐姓“扶”。后来又被刘邦委以廷尉之职。归隐乡野之后 ,发明吸卤煮盐的方法 ,使云安成为中国最古老的盐场之一 ,为繁荣当地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遗憾的是扶嘉在《史记》中无传 ,但以扶嘉在历史上的贡献 ,他不应该就这样默默无闻 ,该文意欲通过对历史的梳理 ,使关于扶嘉的扑朔迷离的东西清晰 ,并彰显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报刊文章引古今中外因善用人而能成就大业的史实,给今人提供借鉴,激励我们今天的各岗位执政者认真去发现、选拔、使用人才,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实践,以期四化大业早日实现,这无疑是好事,然而,近几年,有的文章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也推出来让人们做为“善用人”的榜样效法,这实在是大误会。刘邦“恣侮人”、“轻士善骂”和称皇帝后大肆杀戮功臣的劣迹我们姑且不谈,即使刘邦用人的主要方面,剖析起来也无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2.
吕后(公元前二四一年——公元前一八○年),名雉(音质)字娥姁(音许),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南)人,是西汉开国皇帝、大法家刘邦的妻子。刘邦担任沛县乡村小吏“泗水亭长”时,与吕雉结婚。史书记载:“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这说明他们都是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秦末,刘邦以亭长身份率领一批沛县农民去关中服徭役,半路上领了愿意跟随他的十几个农民,逃到芒、砀山泽之间准备起义。而吕雉则长途跋涉,时常去探望他,大力支持他的造反行动。当刘邦响应陈胜、吴广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而转战南北时,吕雉与两个孩子仍留在沛县家中种地。她与刘邦的父母在楚汉彭城之战中,曾被项羽抓去作为人质达两年之久,后来,项羽打算与刘邦平分天下,才把他们交还刘邦。  相似文献   

13.
《史纪》(主要是《高祖本纪》)中写了有关刘邦种种神异的传说,似乎给刘邦抹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于是许多人都认为《史纪》作者是有意把刘邦描写成不同凡俗的超人——一个“受命于天”的帝王。如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就认为,《史纪》把刘邦“写成是‘受命而帝’的神圣人物。”其它一些著作在涉及到这一问题时,也大都持这一类的观点。这种看法,不仅有悖于《史纪》“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也不符合有关记载的实际情况。下面拟对有关的一些荒诞传说作一些具体剖析。《高祖本纪》载:“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厌之。高祖即  相似文献   

14.
《史记》对刘邦和项羽的描写,其基本感情倾向是抑刘扬项。司马迁运用高超的文学手法,对历史上的刘邦和项羽巧妙地进行了整体上的重塑,奠定了刘邦流氓无赖和项羽刚烈英雄的基本格调,千百年来产生了巨大影响。透过《史记》的描写,拨云见日,可得刘邦和项羽两人的历史真实面目,而太史公如此定调,亦自有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是“情不自禁”而为之。  相似文献   

15.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认为刘秀之得天下较刘邦“尤难”。他说:刘邦之劲敌唯一项羽,而刘秀却面临着“丛生之敌”。对付一个劲敌,容易“精专志定,无旁挠”;而对付“丛生之敌”,则“分势而四应者杂起,左伏右起,无宁日焉”。因此认为刘秀之得天下较刘邦“尤难”。这种看法,我认为是颇有见地的。其实,何只刘邦之得天下较刘  相似文献   

16.
杨娜 《国际公关》2023,(23):134-136
鸿门宴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事件,是由项羽及其亚父范增主持、刘邦赴宴的宴会。对于刘邦而言,是一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刀斧宴,稍不留神就可能身首异处、功败垂成;更是一场险象环生、在弱势条件下主动发起的自救行动。刘邦在团队的帮助下成功化解此次危机,成为历史上危机公关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7.
“生亦避名”之制,起于周,成于秦,西汉沿袭不改。《黄帝书》避汉高祖刘邦讳,不避汉惠帝刘盈和汉文帝刘恒讳,当抄于汉高祖刘邦在位时期。这也是《黄帝书》产生年代的下限。  相似文献   

18.
古代历史家曾在“刘邦出山”上大做文章,偏造了不少离奇的故事。 一曰“龙种”。刘邦出生时,其母王含始“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诗含神雾》云:“赤龙感女媪,刘季兴。”一句话,刘邦乃“人龙混种”。从长相看,是龙的化身。“颜貌”可谓“隆准而龙颜”,正如“集解”引文颖注:“高祖感龙而生,故其颜貌似龙,长颈而高鼻。”体形有龙的标志,“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正如《合诚图》云:“赤帝体为朱鸟,其表龙颜,多黑子。”并以武负、王媪所见证实,“见其(指刘邦)上常有龙,怪之”。所以,“每酤留饮,酒售数倍”,“两家常折券弃责”以示尊敬。  相似文献   

19.
张磊 《成才与就业》2016,(Z1):82-85
“你这人性格怎么这样?”“你能不能别这么倔强?”“你能不能改一改这臭脾气……”日常生活中,你会因为别人不喜欢你的性格而烦恼吗?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性格真的难以改变吗?如果很多人都说你的性格不讨人喜欢、会给你的个人发展带来阻碍,你愿意改变吗?案例在我国古代史中,项羽和刘邦是两位大名鼎鼎的风云人物。项羽乃名将之后,刘邦为默默无闻的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六○年山东省编《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六册教学参考资料》(以下简称“省编教参”)说:“楚怀王一面派项羽率兵救赵,一面派刘邦西入函谷关攻秦”,又说“刘邦从河南打入关中”;一九六一年省编教参(第三册)说“楚怀王一面派项羽率兵救赵,一面派刘邦西入函谷关攻秦。”又说“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关中”;一九七三年省编教参(四年级上册)说“楚怀王一面派项羽北上救赵,一面派刘邦西入函谷关攻秦。楚怀王与诸侯约定:‘先入关者王之。’(意思是谁先入函谷关进咸阳,封谁为王——原注)”又说“刘邦从黄河南面攻入函谷关,打到秦国都城咸阳。”很明显,上述三书,一脉相承。有的含胡不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