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模态隐喻是多模态化时代的普遍现象,隐喻研究深入到多模态层面,拓展了隐喻研究的视野。多模态隐喻的研究以概念隐喻和合成空间理论为基础,具有生动、直观、动态性和叙事性的特点。通过对多模态隐喻过程中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动作过程与图像的关系、概念过程与图像关系的阐释分析,揭示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2.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近年来语篇分析的热点。对“山西8分钟”英文宣传片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是通过研究宣传片中的图像、文字和声音所表达意义来阐述宣传片中多种模态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构建起英语宣传片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框架,旨在提升英语宣传片的制作质量,助力英语宣传片在目的语文化语境中的传播,促进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的输出。  相似文献   

3.
文化批评应该把视角投向多模态语篇,研究各种符号之间关系背后折射的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对多模态诗报告《黑之灵》分析发现,诗报告与摄影作品在宏观上构成共语境化关系,设立“黑”这一品牌符号,并塑造“热情好客”的黑衣壮人形象来增强读者的旅游体验期待。诗报告、翻译、摄影作品在微观上构成再语境化关系,使语篇阅读路径多元化,扩大文本的读者受众面,译文体现明晰化、简单化翻译策略,这些现象都透露出商品化的意识形态,体现出文化批评的多模态范式。  相似文献   

4.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模态PPT演示教学可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多种模态的认知刺激。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实例,研究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与学生学习绩效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多模态教学模式顺应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对于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及记忆效率是有关系的。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模态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多种模态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多模态语篇分析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它的层次化理论为多模态研究提供了三个角度:以表达层为出发点的角度、由内部开始,以内容层为出发点的角度以及以语境层为出发点的角度。研究多模态语篇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同一语境下,多个不同的符号系统是如何互补创造意义的。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角度就是“由上至下”从语境层出发,首先对多模态语篇的语境情况进行描写分析。本文以Halliday的语境思想为基础阐述了多模态语篇的语境变量的分析要点并做了相应的描写,为解决多模态语篇研究的重要问题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多模态环境辅助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是当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新模式。在倡导自主学习的同时,注重有效学习也是目前大学英语教育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探索多模态环境下英语自主听力的有效学习就成为关注的焦点。分别探讨了听力与多模态环境、听力自主学习以及听力有效学习的关系后,对多模态环境下英语自主听力有效学习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大学生实现英语自主听力的有效学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出现对于外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编写和使用《影视英语视听说》的实践,回顾总结具有多模态特点的视听教材的编写原则和特点,探讨外语教学如何实现多模态和多媒体的联系,以及如何运用多模态话语理论促进外语教学.结论指出外语视听教材的多模态化是发展趋势,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以学生多模态感知为基础的多模态外语视听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8.
多模态话语符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协同运作,有利于提升语言教学的效果。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为研究基础,就教学中的感官模态符号、情境模态符号予以分析,从多模态课件开发、课程资源开发、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情境教学、英语歌曲歌谣教学几个方面提出小学英语教学中多模态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多模态化彰显着社会的进步,是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目标与必然.英语教学存在滞后性,教学质量有待提升,多模态具有全面性、系统性与多样性,极大程度满足了英语教学改革的需求,运用多模态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语言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国际视野、英语语言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满足社会日益提升的对于人才的需求,并且促进英语教学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数字教材是教育信息化革命的产物,是外语教学的重要资源载体。研究以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多媒体数字教材《人文英语》为语料,运用社会符号学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围绕多模态语篇作者的符号实践、外语教学语境中的社会实践两个维度,从概念意义建构、人际意义建构、模态间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深入阐释,并提出研究对我国EFL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后印刷时代,多种符号资源被用来构建意义,视觉图像和设计成分日益成为人们表征意义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文本识读策略已无法满足读者解读多模态语篇的需要。运用适当的视觉识读策略,熟悉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各种符号资源的意义潜势,是识读多模态语篇的必需。基于多模态语篇、多元识读及符号学相关理论,提出一个分析、解读多模态语篇的视觉识读策略框架,以拓展读者的视觉识读技能,增强其构建和识读多模态语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理论,以肯德基在英国、加拿大和香港3个不同地区的主页为例,分析主页广告图像的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并对主页如何结合不同文化价值观来选择最佳的符号模式,从而实现社会交际层面的宣传和劝说功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多模态化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促使各类模态符号在意义构建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以山东某本科高校2015年入学的134名本科生为对象,通过实证方法对比分析了学生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教师为主的传统PPT演示教学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分析学生多模态PPT课件中的语类类型、语类结构、模态符号来了解他们多元识读能力现状,认为多模态PPT演示教学更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具有推广价值。学生的语言能力、知识面、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影响其多元识读能力实际应用,教师需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英语水平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4.
读图时代是视觉信息猛增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视觉元素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对图像信息的解读、运用成为新世纪年轻一代必要的素养。教育技术学专业与视觉素养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通过视觉素养的培养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视觉感知、视觉理解和视觉表达能力,使其成为媒体资源的开发者。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建构主义实验模式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明显地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成绩的提高。具体的实验数据证明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文字是一种视觉符号,具有较强的表意功能和美学功能。通过对英汉语词汇的视觉审美心理在能指与所指、字形视角、信息视角等方面的比较,阐述英汉语视觉词汇的词义提取差异对英语品牌的汉译审美心理的影响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语言、思维与文化障碍,结合视觉文化和新媒体时代语境,文章运用多模态语篇理论构建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框架,探索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模式,并从跨文化语境、文化体系转换、跨文化叙事转换、跨文化模态转换、跨文化多模态语篇设计、语篇跨文化传播媒介选择等层面分析了纪录片《孔子》(国际版)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构建过程,旨在为中国文化典籍跨文化传播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词典的编纂和设计顺应呈现出电子化和多模态化趋势。本文尝试在Kress & van Leeuwen的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框架下分析手机电子词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第5版)+》的互动意义构建。研究结果证明,较之传统的单一视觉模态的纸质版,多模态电子词典整合文字、图像、声音、颜色等符号,调动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多模态感官,优化了参与者、学习者与编纂者/设计者之间的多方对话与互动,有助于英语词汇学习者发展多元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媒体时代,生态话语越来越依赖于图像、声音等多模态资源。鉴于此,文章融合评价系统与视觉语法,提出一个以态度意义为基础、生态价值建构为导向的多模态生态话语分析框架。文章以我国环保公益广告为例分析了态度资源的使用及其多模态符号建构机制,发现公益广告使用情感化策略建立个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情感链接,道德评判策略强调人在生态保护中的责任和能动性,以及合理化策略凸显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资源的重要性。这三种话语策略的使用凸显了生态价值和利他价值,弱化了利己价值,建构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合一共生,同系一个生态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和谐生态哲学观。这不仅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建构生态命运共同体的社会需求,也可以有效引导公众理解并践行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