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在作者<语言风格学>有关风格学史概述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中国现代史上语言风格论的源流和相互影响,提出了"中国现代语言风格学史"分期的初步构想,为编撰此类教材和专著勾画了一个轮廓.  相似文献   

2.
风格学的方法为美术史的分期研究打开了思路。民国时期的滕固先生尝试用当时最先进的风格学方法对中国美术史做出的分期,具有颠覆传统美术史写作的意义,是中国美术史写作现代模式的开山者。  相似文献   

3.
简要追溯中国古典风格学中的风格论的渊源,探讨语言风格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例,从词语、句式、修辞、欧化以及口语化几个方面,对来自清、俞平伯两位作家个人语言风格的特征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并运用语言风格学的有关理论,浅析其形成各自不同语言风格的制导因素和风格手段.  相似文献   

5.
古典词学传统中的"风格",主要指向词人创作风貌的静态描述和笼统概括,并以诗教传统中的"雅正"之风为尚。晚近以来,随着西方风格学知识的传入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普遍运用,"风格"也逐渐成为词学核心话语。胡适和胡云翼将词学"境界"说导向"风格"论,引领新的词学批评潮流。此后,龙榆生的词风流变论,对于词派乃至词的时代风格演变过程的研究,使现代词学风格论渐趋成熟。詹安泰立足于文学本位,以修辞学的视域划分词体风格的多样形态,丰富了词学风格论体系的内涵。"风格"一词在词学批评中的流衍,足可视为词学发展史的缩影,是观照词学现代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语言风格学之观念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风格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它是语言学和文学相结合的产物。换句话说 ,它是利用语言学的观念与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的一条新途径。原本广义的语言风格学包含了一切语言形式的风格 ,既涵盖口头语言 ,也涵盖书面语言 ,既处理文学语言 ,也处理非文学语言 ,而“风格”也包含了体裁风格 (或文体风格 )、时代风格、地域风格、个人风格诸方面。目前对于语言风格学的探讨 ,多半采狭义的 ,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文学作品的个人风格上。每个文学家、每个诗人造语言、驱遣语言的方式不尽相同 ,这就是个人风格之所在 ,语言学者正是由此而具体地说出作品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7.
语言风格学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文学风格学是文艺学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试从言语的格调、言语的语言化、风格形成的要素、语体与文体等语言风格学研究过程中的几个实际问题切入 ,认为语言风格研究对文学风格研究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相似文献   

8.
认为何西来先生的文学风格研究具有创新特点 ,突出了风格创造的可操作性 ,讨论了风格表现的复杂性 ,提出了批评风格的美学概念 ,就其本质而言 ,则反映了作者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与肯定。从批评的类型学角度看 ,何西来先生深刻继承了中国传统风格学的研究成果 ,主要揭示了现实主义的崇高型风格的审美特点 ,形成了重德性、求真实、崇豪壮的风格研究的独特视角。何西来先生是当代文艺创作中豪放风格的杰出发言人与理论创建者  相似文献   

9.
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对前人风格理论有两个发展,一是对风格理论的形成,通过才、气、学、习四方面,作出了比前人更为深入的论述;二是首次提出了风格的分类理论,对于风格的整体把握以及提倡风格的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风格分析法是现代西方艺术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关注于作品的形式、手法和风格等问题的阐释。沃尔夫林在《美术史的基本概念》中提出了“线描与涂绘”、“平面与纵深”、“封闭的形与开放的形”、“多样性与同一性”和“清晰性与模糊性”这五对风格范畴,概括了文艺复兴风格向巴洛克艺术的转化。本文通过《哀悼基督》这一主题,运用五对范畴试图总结其形式分析的特点,并探讨风格学方法在不同阶段的适用性、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一种谈判风格的形成可能源于多种因素,毫无疑问,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两种谈判风格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通过对影响谈判的文化差异因素的深刻理解,作者试图为参与中美商务谈判的中国谈判者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陆九渊之为学形式,主要是指从师亲友、读书考古、学问思辨等方面。其为学主张主要有:书不可不信,亦不可必信;书不可束之不观,亦不可泛观;亲师友而不泛从师友。这些主张比较典型地体现了陆九渊的为学风格:切己致思、自作主宰。  相似文献   

13.
语言风格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语言风格学的理论在口语交际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在语言风格学的理论和语言交际理论结合中作一次尝试,从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必然性和必要性入手,分别从语言风格理论与口语交际的理论建构、语言风格理论与口语交际的实践、语言风格理论与口语教学和口语训练三个方面,论述语言风格理论对口语交际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并试探提出应该注意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现代汉语风格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学术界关于语言风格学基本原理问题所取得的共识、存在的分岐和发展的趋向等都提出了倾向性的意见;概括说明了本学科的性质和任务;重点论述了什么是语言风格,语言风格的形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以及风格理论的价值和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15.
言语风格学是语言学一个分支学科,而古文献辨析则是古典文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关系密切.言语风格学的一般理论对古文献辨析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言语风格学指导古文献辨析工作是可行的,反过来,古文献辨析的成果也能进一步丰富言语风格学理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北京学与韩国的汉城学,都是新近兴起的带有社会综合性质的地方(地域)学,并于20世纪的90年代先后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两者有相同的产生背景,有相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值得相互借鉴的地方很多.同时,北京学和汉城学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分析比较两者的异同,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对推动北京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以《天工开物》科技插图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天工开物》科技插图中的背景和布局、插图的表现形式、插图的绘图技术、插图的绘画风格等方面内容,总结出其图学特征为:构图布局与《天工开物》的哲学思想统一;绘图技术与中国古代经验科学的特点相吻合;白描式绘图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8.
“诡”出现较早且具有丰富的意涵。在《文心雕龙》中,“诡”出现多次,被刘勰系统地用作一种文学风格学概念。在深入理解“诡”义的基础上,刘勰将“诡”引入文学批评。“诡”的文学风格学意义,正是根于其本身的“反”“违”“异”及“变”等义而产生的。在《文心雕龙》的批评体系中,“诡”作为一种含贬意的文学风格学概念,其风格特征表现在作品的述情表意、遣词造句、选字配义及协声调律等方面,可谓刘勰对南朝文弊的集中批评与规箴,同时也从反面显现出刘勰对理想文学风格的塑造与追求。  相似文献   

19.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学习风格的定义入手,概述了学习风格的基本特征、研究趋势以及前人对中国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少数民族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风格进行了调查,并利用SPSS(13.0)对各种学习风格的大致分布规律、不同群体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及其显著性进行了分析,试图唤起中国学者对学习风格这一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更多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舜徽于1945年提出用校雠学包举目录、板本、校勘,而否定目录学的意见。这是由他通人之学、反对狭隘、由博返约的学术风格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