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游记》是一部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长篇巨著。作品主人公之一的孙悟空,其身上反映出浓厚的宗教意识。一、从孙悟空的斗争中,反映出来的佛教教义"法识"观,孙悟空身上反映出来的佛教思想。二、孙悟空皈依是不彻底的,在其身上还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与佛教思想相背的,却与明代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相统一。孙悟空的形象体现了人、动物、神魔、宗教四个特点的结合,他是一个宗教的战斗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2.
不知道你看没看过《西游记》,但你肯定知道孙悟空,是孙悟空用金箍棒降妖伏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到了真经。无论你知不知道乔布斯,但你肯定认得iPhone或iPad,是乔布斯把"苹果"带给了整个世界。不管在此之前你是不是了解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接下来我会跟你谈谈你的未来、你的选择和属于你的成功。孙悟空的三次选择先来说说《西游记》中的老孙。孙悟空原来是一只石头里蹦出的猴子,在山里东游西荡,逍遥自在。有一天,他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于是立下志愿,要改变生活方式和人生轨迹。于是,孙悟空开始了第一次选择——他拜菩提  相似文献   

3.
李桂奎 《南都学坛》2009,29(3):36-41
《西游记》在充分凸现神魔人欲的过程中,还别具匠心地让他们的各种经济诉求参与叙事,并使包含着丰富的世俗经济寓意的"食货"成为故事的构架。首先,在小说的叙事运动中,许多故事围绕"财货"的贪取而展开,上至佛祖,下至妖魔,几乎无不见财眼开,拨弄是非,制造麻烦,将取经故事搞得曲曲折折。其次,小说注意围绕"嘴巴"做文章,取经人要解决斋饭问题,孙悟空每一次化斋常常是妖怪攫取唐僧的最佳时机;而妖怪每一次邀请长辈来吃唐僧肉又都为孙悟空搭救师父赢得了战机。孙悟空、猪八戒也往往分别因为一时贪嘴而引出祸端。再次,在历次降妖除魔过程中,孙悟空的"买卖经"也引发了很多话题,小说据此推出了精于算计而又包赚不亏之类的基本叙述模式和构架。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写孙悟空由猴子而"初世为人"(第七回),尚不能不有尾巴,尾巴成为孙悟空形象鲜明特征之一,对人物性格塑造、故事情节设计都起有不少作用,有关故事中的孙悟空可以说是成也尾巴、败也尾巴。《聊斋志异》写"狐狸的尾巴藏不住",每成为其事体败露、图谋无成之机。二者有异有同,有后先承衍的联系。其共同显示的"人身难得"观念,首先是佛教的,同时为道教所接受,而又接近于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之说,可谓中华传统文化要义之一。  相似文献   

5.
捡到筋斗云     
李志伟 《新少年》2012,(6):24-25
范小勇以为自己看错了,垃圾箱里竟然躺着一朵云?"糟了糟了!"云被惊醒,着急地大叫起来,"天都亮了,我该躲回天上去了!""你会说话?"范小勇吃惊不小。"这有什么,我可是孙悟空用过的筋斗云哪!"云自豪地说。"孙悟空用过的筋斗云,怎么会睡到垃圾堆里?"云顿时垂头丧气,"唉,孙悟空迷上了轿  相似文献   

6.
“孙悟空”不作为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乐 《今日南国》2007,(23):53-55
与美国卡通经典"米老鼠"相比,中国的动画图腾"孙悟空"已经在起跑线上赢了.那么,为什么"孙悟空"这个动画形象诞生之时曾开出了绚丽的花朵,博得国际动画界的一片喝彩,在以后的漫长时日中却没有结出产业的果实,以致成了市场的弃儿?  相似文献   

7.
张羽军 《新少年》2012,(5):16-17
新版《西游记》正在热播,著名武打演员吴樾塑造了全新形象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个孙悟空幽默、现代。吴樾的出色演技受到广泛的赞誉。而在生活中,吴樾的成长是与母亲分不开的,正如吴樾说的,没有妈妈,就没有他这个"孙悟空"。1976年4月,我出生在河北张家口市一个普通的家庭。从我懂事时起,就觉得  相似文献   

8.
《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并非外在的妖魔,而是孙悟空的"心魔"。"六耳"一词在《西游记》之前的文献中已经出现,代表着第三者。在佛教中"耳"为六根、六识之一,因此"六耳"也可借代为由六根生发出来的六识,即人的欲念和妄心。从荣格心理学角度来看,真悟空代表着孙悟空的人格面具,而六耳猕猴幻化的假悟空则是孙悟空人格阴影的投射,真假猴王之战其实就是人格中面具与阴影的冲突。战胜了阴影,也就战胜了自我人格的魔性,但也代表着生命自由精神的削弱和反抗性的消失。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西游记》和其他三部小说即《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一起被誉为"四大名著"。《西游记》塑造最为成功的是孙悟空的形象。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论及这一光辉灿烂的文学形象:孙悟空形象的产生及发展,思想性格特征,审美特质及审美内涵,说明孙悟空形象的塑造,代表着中国古典幻想小说人物形象描绘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是王权统治社会。《西游记》创作于明朝中后叶,这一时期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占主导之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市民阶层逐渐壮大,思想控制渐渐松动,出现了思想解放潮流。因之,孙悟空大闹天宫,不仅是对现有政治和秩序的反抗,也是对人们在封建礼教禁锢下失去的快乐和自由的不懈追寻。孙悟空不畏王权、反对束缚、追求平等尊严的理想和行为,也反映了阳明心学的烙印和市民思潮的涌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数年前在福建顺昌所发现的有关"齐天大圣"资料的重新考证和分析研判,在充分肯定其价值和功不可没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资料研究和考据诠释,对王益民先生公布的"研究成果"中的诸多不适之处提出质疑,指出那种据此断言"孙悟空祖籍福建"或"孙悟空是顺昌人"的认定是一次远离其应有价值而充满误读误判的炒作,隐含了严重的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中的许多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随身武器或法器,这些武器或法器,各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受作者喜爱、最有艺术魅力、最具文化内涵的随身武器,是孙悟空的金箍棒。《西游记》不但把金箍棒称作"拄杖"、"灵光"、"神珍",还写了金箍棒的种种神通变化。金箍棒的这些特点,也是人的"心性"所特有的。所以说,孙悟空的金箍棒,就是其"心"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孙悟空试论     
《西游记》问世以来,对其主题,歧异纷纷。考察起来,大都来自对小说主人公孙悟空认识上的不一致,因为作品的基本思想往往是通过它的主要人物显现出来的。我认为辨别清楚作家的创作契机与读者在欣赏过程中的取舍倾向,对于正确认识《西游记》将是非常重要正。的。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对孙悟空这一形象做过这种考察之后得出的一点认识,希望得到指我以为《西游记》,实际上是孙悟空传,它描述了孙悟空的奋斗与追求以及挫折与失败。《西游记》是我国人民多灾多难历史的形象表现,孙悟空是千百年来没被压垮的我们民  相似文献   

14.
一部《西游记》,包括两个故事,即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和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而这前后两个故事是由书中的中心人物孙悟空贯穿起来的.孙悟空的形象在《西游记》中最生动、最光辉,因此给读者的印象也最深刻、最活跃.《西游记》的思想内容就是由这两个故事和孙悟空的形象体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只要剖析清楚这两个故事的实质和孙悟空形象的意义,作品的主题思想,也就昭然若揭了.(一)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文学史家和《西游记》的研究家们,往往把孙悟空大闹天宫,看作是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人民的反抗斗争,或者干脆说成是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农民起义.其实孙悟空闹天宫的原因是:一、他因向东海龙王强索兵器和披挂,搅乱了龙宫的安宁,龙王在上帝处告了他;二、他不愿意到头来还会死去,他要长生,不受冥王的管辖,因此打死了鬼使,强消了冥府中生死簿上他的名字,终于超越了自然规律的局限,获得了“绝对自由”.他的行为,搅乱了阴阳轮转,冥王在玉帝那儿告了他.因此玉帝派兵遣将捉拿他.他不服气,才反了的,并非是受压迫、受剥削、生活不下去了才揭竿而起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无疑是最具哲学意味的。它通过孙悟空形象的塑造直接从本体论的高度对人进行了哲学思考。从中可以发现,小说文本既与陆王心学有某种联系,又不尽如前人所论是一部所谓"收放心"之作。孙悟空的诞生及其与生俱来的带有原始野性特征的个性自由精神,实际上就是人类童蒙时代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形象化体现。作者在肯定人类这种个性自由精神的同时,也看到了它对文明社会秩序的颠覆性和破坏性,因而在以"普渡众生"为目标的取经事业中,让孙悟空完成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超越,成了正果,即实现了自我完善,实现了人的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而这也正是作者本人心路历程的对象化。  相似文献   

16.
在《西游记》诸多人物形象中,孙悟空没有唐僧的宗教虔诚,没有猪八戒的尘思俗念,没有沙僧的谨小慎微。但毫无疑问,孙悟空是作者着墨最多,也是读者最爱的人物形象:他化解了市民的阅读期待同玄奘取经历史事件间的尖锐冲突,消融了佛门经典要义对真率天性的自然拒斥,生动形象地演绎了南宗禅"平常心即道"的佛学理念,在文学领域和中晚唐以后"呵佛骂祖"、"离经叛道"狂禅之风实现了异域同构,客观上加速了佛学世俗化、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人们之所以喜欢看《西游记》,大多是因为里面有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作家成君忆的《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一书中,把孙悟空和职业生涯联系了起来。孙悟空有一身本领,总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他当过山大王,做过弼马温,也管过蟠桃园……可是这些选择都不适合他,且闹出不少乱子。之后,在观音菩萨的点化下,孙悟空选择了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最后终成正果。可见,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后将面临升学、就业、留学或创业这四条发展路径,可是哪条是最适合自己的路径?哪条是走向职业生涯成功最有效的路径?不管你选择哪条路径,都需要付出努力和智慧,当面对挫折和阻碍的时候更要坚定目标,永不言败,这样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18.
从紧箍儿看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孙悟空,人们想到的常常是一个乐观的战斗英雄形象.他的幽默、机智、自信、勇往直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因此成为最深入人心的一个喜剧形象.但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的是,在这个喜剧形象背后却蕴涵着浓厚的悲剧性.从紧箍儿,从作者对孙悟空的矛盾态度,联系明中叶社会文化背景和作者思想来考察,可以看出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内涵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中的故事多有本事可考,本文聊举十则。孙悟空龙宫得到金箍棒、祭赛国索回佛宝、金兜洞丢失金箍棒皆取自《法苑珠林》。孙悟空偷蟠桃后遭天兵围剿取材于《太平广记》。孙悟空与如来斗法的故事与《大般涅槃经》的相关记载大同小异。人参果似是《神异经》与《酉阳杂俎》里的两种异果"杂交"而成。孙悟空与鹿力大仙的比赛内容是《拾遗记》里提到的浣肠。女儿国最确切的原型是《后汉书·东夷传》里的女国。木仙庵谈诗的场景完全来自于《东阳夜怪录》。比丘国以小儿心肝入药的故事脱胎于《新唐书·杨虞卿传》。孙悟空随处召问土地的情节则来自于《吴越春秋》。  相似文献   

20.
悟空好哭     
孙悟空神通广大,敢大闹天宫和阎罗殿,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取经途中,每遇险情,唐僧总是念叨:"悟空,你在哪里?"但是,孙悟空的确好哭。被唐僧逐出师门,他放声大哭。被银角大王用法术压在山下,他逢灾念圣僧,"珠泪如雨"。狮驼岭一听唐僧被吃,他先是"泪似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