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在明清时期为避开日益严重的黄河水患而开挖的几条新运道中,以泇河的开凿最为曲折,同时对徐州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最为显著,泇河开凿后的徐州地方经济由繁荣逐渐走向了衰落,运河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明代徐州地方经济发展的兴衰。  相似文献   

2.
发展交通是地区开发的先决条件,明万历年间年随着国家运道的改变、泇运河的贯通在给台儿庄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带动了台儿庄地区各种物资的交流、城镇经济的发展,如农业、手工业的商品化、商贸业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兴起等等。  相似文献   

3.
明代黄河灾害频发,由于黄河是南北漕运的必经之路,所以治河与治运关系密切。明代万历三十一年—万历三十二年间担任总河的李化龙,力排众议,结束了长达数十年之久的"泇河之议",开凿泇河成功,南北漕运得以避开黄河水患,畅通无阻,成为治河史上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水及其载体河、湖、海等有着天然的敬畏,在水患肆虐的地方更是如此。明清时期,因黄河及运道过境徐州,所属州县内水神崇拜甚为流行,各路神灵被纷纷搬上祭台,甚至武圣关羽、门神尉迟恭都被奉作水神,既说明徐州所属州县水神崇拜之盛,同时也显示了人们对水患的无奈。随着洳河开挖及黄河北徙,徐州漕运中枢地位急遽衰落,导致各种水神崇拜和祭祀活动也随之湮灭不存。本文从地域水环境变迁角度对水神崇拜的盛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徐州是明清时期运河流经的重要地区,为保障漕运而导致的运道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徐州商品经济的兴衰。漕运在明清小说和徐州地方戏曲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徐州地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影响徐州城市选址和建设的若干因素中,漕运的影响可谓重中之重。漕运无疑是影响明清徐州城市兴衰变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几千年来,频发的战争严重破坏了徐州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阻碍了古城徐州的发展.本文从城市物态主体、经济腹地、人口交通、城市工商业四个方面来考察徐州历史上的战争对该地区的影响,旨在分析古城徐州阶段性兴起与衰落的历史进程中战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漕运作为封建王朝的重要经济命脉,在明代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由于运河徐州段在整个南北漕运中位置的重要性,明代政府极为重视对徐州段运河河道和漕运的管理,除了治理险段、开凿新河道外,还设置众多漕运机构进行管理,在保证南北漕运的安全畅通的同时,对徐州城市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运河徐州段部分运道借用黄河,黄运关系十分密切。从明朝中期开始,由于黄河黄黄黄黄黄黄黄,黄黄黄黄运,明清黄黄黄徐州黄黄黄黄黄黄黄黄开黄黄黄黄黄河黄黄河黄中河等几条黄运道。运河河道黄变迁对明清时期徐州黄黄黄黄黄黄黄农业生产黄商品经济黄社会秩序都产生黄重要而深远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先秦时期的鸿沟到唐宋时期的惠民河,再到元明清时期的贾鲁河,“贾颍”水运航道经历了多次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处于不同的地位。特别到了清中期,达到鼎盛的“贾颍”水运推动了依赖于航道的周家口市镇经济快速发展并到顶峰。后来,伴随着航道的衰落,周家口商业经济亦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0.
引漳入卫是明清政府为充分保障运河水源畅通而实施的"保运"工程。引漳入卫这一措施的实施,给鲁北沿运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保障了漕运的畅通无阻,另一方面给沿运地区带来了水灾,淤塞了运道,并导致了漕运与农田生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明代黄河下游河道在嘉靖二十五年前后并未实现合流,虽然此时徐州以上的上流河段单股河河型初步形成,但徐州及其以下的下流河段却呈现出散乱的分流态势。嘉靖初年,明廷在河道治理问题上进行过广泛讨论,但此时的黄运问题不同以往,黄河被人为地导向徐州,并在堤防的作用下实现了局部合流。在政治、环境、思想等层面出现重大变化的嘉靖朝,诸多黄河本身以外的因素也给河道治理带来了极大掣肘。至嘉靖朝末,明廷在治河思想上发生了剧烈变化,传统分流思想被新的合流思想所取代,并为之后隆万时期更加全面系统的河道治理工程开启先声。  相似文献   

12.
直到上世纪60年代,沙市还有一条俗称便河的人工运河可以通航,南接长江,北通汉水,东达汉口.便河的开凿始于魏晋时期,杜预开凿杨水运河时,在离江陵城东不远处,利用三湖、荒谷水,使运河与长江水相通.这条以荒谷水为主体的南北向河流,便是沙市便河的最早起源.五代时,南平国高氏父子在修建江陵砖城,开凿护城河的同时,也开凿了从城东门至沙市的运河.此河东南流向沙市城,在金龙寺和塔儿桥附近与南北向的古运河相汇合,在沙市津巷口附近入江.随着运河的开凿和长江河道南移,作为荆州外港的沙市港,在唐宋时期沿江堤逐渐形成比较繁华的市镇.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标志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改革开放给徐州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徐州市地方政府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中等经济水平地区加快发展的路子,加快了徐州向区域经济贸易中心,国家卫生城市和现代化大城市迈进的步伐。近几年来,经过全市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先后投资100多亿元,建成了十大重点工程,80余项配套工程,以及公园、旅游景点、大型专业市场等。经建设部考核,徐州市人均道路占有面积达9.98平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212公升,城市气化率达到86%,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到11.2平方米,人均占有绿地7.93平方米,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随着城市面貌的改变,知名度的提高,徐州市增强了  相似文献   

14.
人才引进是我国高校人才强校的最为直接有效的举措。囿于所处地域和办学条件,徐州高校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面临吸引力不足、品牌意识淡薄、引才成本高、渠道单一、缺乏校地沟通等诸多困难,严重制约了徐州高校的发展。徐州高校必须改变现在各自为战的方式,利用生态系统构建人才引进协同发展模式,共同建设徐州高教高地。通过成立徐州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研究会、打造徐州高校品牌、建立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协作等实现徐州高校人才引进的“共同富裕”,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徐州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灾害过后往往引发饥荒,给地方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救荒因而成为当时国家和徐州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灾荒发生后,明清国家和徐州地方政府采取蠲免和赈济等众多荒政措施积极应对灾荒,在减少灾荒造成的损失和维系地方民生方面取得较大成效,其中的方法和手段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清代,周家口凭借便利的水运条件,市镇经济迅速发展,从而跻身河南四大名镇之一。周家口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整个豫东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北方各省和江淮地区的经济交流。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清代贾鲁河在豫东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指出:仅仅以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为依托而发展形成的城市发展模式,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旦比较优势丧失,此类型的城镇经济就会衰落。  相似文献   

17.
徐州古称彭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江苏省最古老的城市。中国第一个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生于徐州沛县。刘邦称帝后,册封他的弟弟刘交为楚王,定都彭城徐州。数百年间,以徐州为中心的西汉楚国成为刘氏子孙的世袭封地。这里先后埋葬着13个楚王、5个彭城王及一批汉代开国重臣,徐州一带大大小小的山头,每次不经意的开凿,也许就会有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中城市的健康发展 ,各城市应导入城市形象工程 ,这将有利于避免西部城市重犯“城市病” ,有利于西部旅游业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城市核心竞争能力 ,有利于西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西部衰落城市的重新堀起 ,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宿州(特指桥)城市发展和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之间的关系。唐宋时期宿州(桥)是陆上南北交通的中心,也是通济渠东西水上运输的咽喉所在,重要的交通战略地位是宿州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通济渠的开凿带动了宿州城市的兴起和繁荣,而宿州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着宿州在保障通济渠漕运安全上的巨大作用。宿州因通济渠繁荣而繁荣,也因通济渠的衰落而衰落,但宿州重要的交通战略地位依然长期存在,维系着宿州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推进农业产业化,将给地方税收发展带来前景广阔的机遇。一方面,将建立起既有利于中央、又有利于地方的农村经济结构;另一方面,产业化所带来的农村经济繁荣将成为地税税源的强劲增长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地税工作应着眼长远,超前动作,制定科学的治税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