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股市迅速回涨时,对冲基金也强势反弹。这也许会使习惯在对冲基金与华尔街劣行之间划等号的投资者感到愤怒,并使那些过早套现的资深投资者们一边为之惊讶,一边为他们的损失深感懊恼。  相似文献   

2.
对冲基金是上个世纪金融市场中新崛起的投资力量,近年来发展的势头非常强劲。2005年底,全球的对冲基金已经达到8532家,控制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一万亿美元。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试点工作的逐步推进,融资融券业务的不断发展,一些对冲基金开始进入我过市场,参与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因此深入研究对冲基金的投资行为投资策略非常重要。2008年,对冲基金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业绩最糟糕的一年。其行业平均亏损比例高达18.3%1是自l990年有记录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年。本文概括的总结的了国外对冲基金的基本交易策略,分析了对冲基金在金融危机下的表现,最后提出了一些金融危机后对冲基金投资策略的反思和改进。  相似文献   

3.
<正> 被人称为“堕落天使”与“富贵流氓”的美国对冲基金,近年来一直是国际金融市场上最活跃的投机分子。由索罗斯管理的量子基金在东南亚市场上的大肆炒作,引爆了一场震动全球的金融危机,使金融界对对冲基金不得不刮目相看。冲击新兴国家金融市场,在动荡中盈利,是各种对冲基金的典型战略。然而害人终害己,全球金融动荡虽使对冲基金获利丰厚,却也将它们推向了玩火自焚的危险边缘。近期美国许多对冲基金投机不利,损失惨重,其中长期资本管理基金(LTCM)濒于破产更是震惊世界。  相似文献   

4.
由于对冲基金采用了灵活的投资技巧,其收益序列往往表现出与传统投资方式不同的统计特征与风险收益能力,已有方法难以有效地评价其投资绩效.基于LASSO分位数回归,从影响对冲基金收益的众多风险因子中,挑选出重要的风险因子,考察在不同分位点处对冲基金的收益与风险之间关系,识别对冲基金投资风格,继而给出对冲基金投资绩效评价方法.为验证基于LASSO分位数回归的投资风格识别与投资绩效评价效果,构建对冲基金风格组合投资方案,并将其与基于均值回归构建的组合投资、等权组合投资、Markowitz组合投资等经典的组合投资决策方法进行比较.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LASSO分位数回归的投资绩效评价方法最为有效,给出的组合投资方案能够获得较高的风险调整收益.  相似文献   

5.
孟苑 《经营管理者》2012,(14):110+161
<正>一、公司基本概况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简称LTCM)成立于1994年2月,总部设在纽约市附近的格林威治,是一家主要从事定息债务工具套利活动的对冲基金(hedge fund)。其对冲基金的特点:(1)投资策略:针对投资组合中两种或多种证券进行不同获利方向的交易,从而对冲风险;(2)投资主  相似文献   

6.
黑石在中国尽管可能做大,但能走多远呢新闻背景:美国黑石集团于1985年创建,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及金融咨询服务提供商,业务范围涉及企业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投资基金、对冲组合基金、夹层基金、高级债券基金、自营对冲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在纽约、巴黎、伦敦、孟买和香港等地设有办事处。截至2007年7月1日,黑石集团管理的资产达910亿美元左右。2007年8月14日,黑石集团董事长兼CEO苏世民拜会了国资委副主任李伟,双方就合作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7.
对冲基金与国际资产价格的波动性传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融危机前后对冲基金规模指数、国际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标普500指数和油价收益率的波动均呈现异常,对此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正常时期对冲基金规模与主要资产收益率的波动均具有平稳性质,对冲基金对于主要资产收益率的变化都有及时的反应;在金融危机前后,上述资产收益率均出现急剧波动,波动性传递呈现突出的非平稳特性;特别是对冲基金对油价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对于油价波动的非平稳性具有主要解释能力.由此,代表性资产收益率波动的非平稳特性可以作为危机爆发的警示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2006年底,中国将全面开放金融市场。随着这一天的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到中国市场进行探路,对冲基金也不例外。就目前来看,在国际对冲基金几乎还没有涉足的市场中,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一块处女地。毕竟,中国快速发展的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在全球范围内追逐暴利的任何一家对冲基金都难以忽视的。  相似文献   

9.
《经理人》2000,(6)
当年曾协助“金融大鳄”索罗斯导演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的米勒,被华尔街看作是索罗斯的“左右手”。然而,由他一手操控的量子基金在近日美国股市下跌行情中严重失利,米勒决意要离开基金经理的位子。米勒坦承,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虽然他很清楚高科技类股票的价位过高,迟早要回落,但他预计这种回落的趋势将很缓慢,并且在下滑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对冲基金市场在世界上最具活力、最富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发达而灵活的监管制度.其主要由<证券法>、<证券交易法>、<投资顾问法>和<投资公司法>构成,立法内容主要集中于合格投资者的规定、美国人的界定、私募发行的界定、豁免登记和信息披露的条件、税收标准、反欺诈条款的适用等方面的规定.美国的对冲基金监管制度具有发展性、严密性、针对性和全面性等特点,其不足主要在于立法目的有失偏颇,侧重于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而忽略了对冲基金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问题.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其必将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刘君 《经理人》2010,(12):76-77
什么是对冲交易?指在期货期权远期等市场上同时买入和卖出一笔数量相同,品种相同,但期限不同的和约,以达到套利或规避风险等目的。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对冲基金己演变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代名词。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高杠杆、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2.
“热钱”撞击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万亿美元的对冲基金正蛰伏在中国金融市场大门之外”——摩根士丹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语惊四座。  相似文献   

13.
<正>在新闻寡淡的达沃斯论坛,85岁的索罗斯宣布终极退休的消息,迅速成为各大媒体头条。索罗斯长达60年的投资生涯中,其实多次有淡出信号,最近一次是2011年。这一次他宣布结束其长达40年的对冲基金经理职业生涯:"我之前曾经数次退休,但是这一次是真的了!慈善和管理资产两者不可兼得,未来我将全力推动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个由15万美元发展到16亿美元的投资大师罗伊·纽伯格,1903年出生,20年代,呆在巴黎,之后到了华尔街,并且成为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直接见证人。后来他成为合股基金的开路先锋,并大胆地提出成功投资的十大规则。 罗伊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上过商业学校。他说,“我的成功来自于对生活的好奇心。证券交易要求很高的直觉;而这种直觉需要你在生活中把自己视为一个学生去培养。在巴黎,也正是  相似文献   

15.
Azam Ahmed 《经理人》2011,(5):32-32
两年前,高盛断言巴西已经成了世界经济的新龙头之一。现在巴西则已经成了对冲基金的下一个新大陆。  相似文献   

16.
江军 《管理与财富》2008,(10):60-60,62
我国封闭式基金当前的市场价格存在着折价,很多投资者试图从中发掘套利机会,但一直难以普遍实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将给封闭式基金带来相应的风险对冲工具,这将给封闭式基金带来前所未有的套利机会。本文从封闭式基金和股指期货本身的特点出发。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对该套利机会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从国民收入长期配置的战略性动机出发,本文提出基于国民效用优化和输入性通胀风险对冲的国际资产长期配置方法,在包含国际股指基金、主权债券、商品期货指数基金的风险资产池中,分析商品期货指数化投资的战略价值并导出最优配置比例。对4种主要商品期货指数、不同风险厌恶水平和跨期替代弹性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在长期和跨期的最优组合中,商品期货指数都占有较高且稳定的投资比例;若考虑实体经济因素,偏重能源类的商品期货指数的投资比例和稳定程度有显著提高;商品资产投资能够有效对冲大宗商品价格风险。应对世界经济失衡与系统性风险的加剧,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及社保基金的长期国际投资应当遵从战略性原则,增加国际大宗商品的指数化投资。这是国民效用动态优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Cyrus Sanati 《经理人》2010,(10):30-30
一项来自英国非主流投资研究机构Preqin的调查显示,尽管许多投资者纷纷从对冲基金中撤资,机构投资者仍计划向其中投入更多的资金。  相似文献   

19.
叶檀 《决策探索》2008,(1):76-79
高西庆2007年9月正式出任中国国家主权投资基金总经理一职,相信这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位1981年出国留学的海归,作为中国证券的创始者之一,因为拥有在华尔街的执业经历,和对于海外与中国资本市场的熟悉,以及在全国社保基金副理事长任上的境内外投资经历,而被视为第一代海归中难得的具有全球投资视野的人物。  相似文献   

20.
市值高达600万亿美元的衍生品市场一向以其自由的交易方式闻名。不过现在监管机构正在慢慢对它加以控制。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在4月27日制订了相关规则,要求对冲基金和其他交易不透明产品的公司增加它们的缓冲基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