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开秀 《科学咨询》2007,(10):60-60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位男同学:调皮、出风头、搞恶作剧、作弄同学、刁难老师、学习态度不端正,时常违规违纪,是出了名的“小魔头”。在我刚接手为他们上的一堂耐久跑课程中,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公然向我挑战,要我和他们一起跑。我欣然答应了,并指名以他为目标。在跑的过程中,他一直憋足了劲,不停地向前冲,把我落在了后面。看着他得意的表情,我感受到了他的纯真。  相似文献   

2.
史生荣 《决策》2006,(7):56-57
陈嫱说,市里要来检查中小学校舍危房,我把教育局长王奋山叫来,让他说个解决办法,他说没办法。我提了几个办法,但我提一条,他反对一条。我当时气坏了,差点没被他气哭。  相似文献   

3.
“教育好比谈恋爱,永远不会单相思。”我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学生是万般在意他的老师的。所以,老师也要万般在意他的学生。很多时候,学生习惯不好,或许真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他,没有在意他的感受。如果在意学生像在意你的恋人一样,把学生当作你恋爱的对象,工作就会简单得多。
  一、学会得体地夸奖
  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恋爱中的人,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我喜欢看到学生什么好就夸什么。有一个老师曾经问我,你把学生夸得心花怒放,听起来舒服极了,你是怎么夸出口的?我就夸不出口呢!我说,我只不过是实话实说,说了我眼睛看到的,说了我心里想到的。她又问:“原来你看到的只是学生的优点。难道在你眼中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他们就没有缺点了?”我笑了,哪个学生没有缺点?比如,姚翱翔期末语文只考了50分,数学基本一位数,平时不做作业,写字乱七八糟,读书永远发不出声来,而且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你骂了他,他像大人一样,会说我去告你。你摸了他,他会说今天你把我弄疼了,我要找你。一度以为,他真的不可救药。可是,从这学期来,他真的很给力,这得源于得体的夸奖。有一次上课,他读书特别卖力,特别洪亮,把我高兴得不得了,忘了他以前的形象,马上夸他:“天啦,翱翔,这是我听到的最响亮的声音,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快快教教大家!”他喜形于色,更加努力地教大家读书。考试时,他总是有几个大题不做,稍好一点我就会夸他:“翱翔,今天只剩三个空没填了,有进步!”今天中午考试,他说:“我只有一个空没做。”我笑着说:“相信你做得完。”他就开开心心做试卷去了。这样的夸奖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读书,包括他的字,他的爱劳动,他的热情,他的考试成绩,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看到了,都表扬他鼓励他,他信心十足。我的学生也学会了我这样的方法,谁有优点,就会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别人。他们也会夸奖:“今天你读得可响亮了,声音比以前大多了!”“翱翔,你好多天没打架了,要继续努力哟!”因为学会了相互欣赏,学会了互相夸奖,班上孩子们幸福了,快乐了,学习积极性也高了,行为习惯也慢慢好起来。  相似文献   

4.
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就记住了一个学生的名字,他叫冉讯,是七年级20班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学生,上课特别不安分,时而左转时而右转,时而手里玩着东西时而两腿不停摇晃,眼睛左顾右盼,其间偶尔看一眼老师,一节课下来我至少得提醒他5次。课后我找班主任了解情况,原来他在小学时就自由散漫惯了,家长也将他无可奈何。有一天,我路过20班教室,正好碰到冉讯,我便友好地跟他聊了聊:“冉讯,你的家长是不是经常不在家?没人管你?”,他说“我爸妈都在家”,我笑着说“那就可能是他们管不住你,冉讯,其实你很聪明的,上课时只要认真听讲,你不比其他同学差!”。从那过后,课堂上的冉讯明显规矩多了,可是好景不长,这天我提前3分钟走到教室门口,便发现冉讯手里拿着手机正和一个同学玩得起劲,我顺便说了句“学校不让带手机进校园,快收好!”,冉讯连忙把手机揣进兜里进了教室。我这节课讲练习题,别的同学都在边听边写,就他像个没事人一样,于是我走到他旁边提醒他快写作业,他没理我,我再次提醒他并用手敲了敲他的桌面,这下他急了,眼睛瞪着我,脖子一伸,冲我吼了一声“做哪样吗!”(酉阳方言,意为“干什么!”),我说“你快做作业”,他又吼“做哪样吗!”,脖子上的筋还一鼓一鼓的。他的吼声把班上所有学生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紧接着他把桌上的书本全部推到了地上,气愤地坐在那里,我一改往日的恼怒说了一句“如果你把手机也扔掉,你就是真正的男子汉!”后便离开了冉讯的座位。随着我的声音“同学们,我们接着看下一道题”,课堂马上恢复正常,我讲着,同学们写着,我偶尔用余光瞄了瞄冉讯,我发现他也跟着同学们在写,心里暗自高兴。我没有骂他,更没有狠狠地批评他,但我用宽容告诉了他“男子汉就要学会担当”。一周过去了,两周过去了,他没有在课堂上表现异常,倒是非常认真地听讲,也不时做着笔记。  相似文献   

5.
秦兴玲 《科学咨询》2007,(14):31-31
“老师,我不是不懂那些道理。可我妈妈一天到晚唠口刀,我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她越说做不得的我就越要去做。”这是一个离家出走被找回来的女孩对我说的话。家长会上,家长们也满肚子委屈:“现在的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他要什么我就给什么,可他怎么还是要跟我们对着干呢?”“我们骂也骂了,打也打了,道理也讲了,可他就是听不进去。”……  相似文献   

6.
《经理人》2011,(9):126-127
“我在想是不是应该在浦江论坛微博上发一个寻人启事,寻马云。”朱岩梅想请马云参加今年的浦江创新论坛,并在大会上发表演讲。“我已经跟马云的秘书在联系了,我问他在哪,只要在国内,我说我要当面跟他讲,写在纸上就没有意思了。用五分钟跟他讲这个问题,我相信他很难拒绝我。或者直接把寻人信息发到马云微博上去。”  相似文献   

7.
我常讲句话“同事间没有真朋友”,因为同事间存在利益关系。我有个朋友在银行工作,他跟我提起在他当部门经理时.行长对他挺好的,可是等到他被提升为行长助理以后,行长对他的态度就变了,  相似文献   

8.
郑培民同志在湘西自治州任州委书记时,我是州委办公室一名普通的机要员.在我的记忆中,他是一位可亲、可爱、可敬的好领导。如今,他虽然离开我们一年多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尤其是他对我工作上的关怀教导,更使我铭记终身。  相似文献   

9.
黄鸣 《经理人》2012,(5):64-64
在多次商业论坛的现场,我经常遇到一位活跃的年轻人。从他身上,我依稀看到了自己过去激情燃烧时的模样。虽然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说过的一句话却让我深挂于心:他发誓要成为亚洲首富。  相似文献   

10.
郭宇宽 《领导文萃》2013,(1):103-105
我有不少做艺术家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朋友我认识了很多年,近年他的画越卖越好,名声越来越响亮,画作上了大拍卖会。而当年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混得很不怎样,他的画不太被人欣赏。艺术家聚到一起的时候,常常就是喝酒吹牛,  相似文献   

11.
异国无真爱     
段皎宇 《经营管理者》2013,(11):112-112
Q:我和我男朋友异国恋,我们是几年没见了,3个月前在网上聊着聊着就在一起了。我们都是大四的学生,在一起之后,我发现他微博加了很多女生,有几个女生几乎每条微博他都会去点赞,然后评论。其中还有一个他差点在一起的、俗称备胎的姑娘的微博,他还天天去点赞,然后他只要评论,那姑娘也很奇怪,和他正常的交流之后过不久那条微博就会被删掉或者是他们的对话被删了,但他还贱兮兮的常去评论。一个大男人整天到处给姑娘微博点赞还评论,我就很不爽又不能说什么,这样显得把他看得太紧了不是?沈爷这人是不是不靠谱啊?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互相对望了一眼,彼此无言。说实话,若在此前,我肯定会拿出200%的恭敬与他打招呼,哪怕是在厕所里也会先让他,领导,你先请。现在,我懒得理他。  相似文献   

13.
水田 《经理人》2002,(4):66-67
张挥曾在一家国营性质的集团公司任职。刚被破格提升为业务组长时,他大学毕业刚一年。虽然下属不过5、6个人,但他仍然感到了压力:“我是这些人里面最年轻的。就在那不久前,我还得按礼节,用‘哥’‘姐’之类的称呼他们。”当时他力图像朋友一样地对待他的新下属们,但后来,却出现了不能服众的情况:“任务执行不下去,开会讨论不出结果,有时下属甚至跟我讨价还价。上司开始怀疑我的能力,我很尴尬。”干了几个月后,他选择了离开。“现在回想,当初的做法其实挺幼稚的。”  相似文献   

14.
“喻午的妈妈,您的小孩现在还未到学校,是生病了吗?”朝读课后,我给家长拨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
  “什么?不可能啊。今早我煮了早饭,催着他吃了,还给了他车钱,让他赶紧来学校啊!”喻午的妈妈惊讶地回答,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道,“老师,我现在马上跟他小姨去找一下,待会给你回电话。”  相似文献   

15.
余玮 《决策与信息》2005,(10):58-60
在中南海陈云同志生前的会客厅,精神矍铄的于若木接受了记者的专访。采访中,她说:“陈云同志离开我们已经10个年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萦绕在我身边。他那说话的神态,他爱用的口头语,他平日生活的习惯……这一切对我来说是那样熟悉,仿佛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16.
综合 《领导文萃》2013,(24):68-71
“到上海来了以后,这三个月的白头发比什么时候都多。江泽民同志预言一年之内我的头发全部变白,这是他的体会,我已经感受到了。工作确实是复杂,确实是难做,所以江泽民同志经常讲他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我现在也体会到了。”  相似文献   

17.
放下     
张哲嘉 《领导文萃》2007,(2):156-156
最近我与一位美国籍的出家师父相约茶馆,用英文谈论心经。师父听完我的烦恼,要我一边提起他刚买的3罐番茄汁,一边跟他说话。随着时间流逝,我受不了酸痛,放下了手。师父却说:“提起来,继续谈。”又过了15分钟,我实在承受不住了,师父说:“现在可以放下了。”看着我狐疑的脸,师父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乡镇的田头,我和一位任乡党委书记的朋友不期而遇,两人席地而坐,我请他谈谈当基层头头的感受.他苦笑着脱口而出:“一言难尽!”我让他说说最重要的感受,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老兄,最大的感受是‘课外作业’太多。”“‘课外作业’”?这新鲜的名词,引起我的兴趣,赶忙拿出笔来记录,认真地听他对我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9.
初抵北京 田中角荣是1972年7月7日当选为新一任日本首相的。作为外交部的日语翻译,我记得田中角荣抵达北京是1972年9月25日中午。那一天北京天气很好,但气氛很严肃,下了飞机以后,田中显得很紧张。日本有一个习惯,初次见面都是要介绍自己的名字的。他说,“我叫田中角荣”,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他是田中角荣。他还说,我是54岁当了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语气中强调了54岁,也就是强调他很年轻,很有为。  相似文献   

20.
我从1925年到1931年在天津日本租界生活。 在一天夜间.在我岳父荣源和张作霖的亲信——阎泽溥的介绍下,我曾到天津“曹家花园”去见张作霖。张当即走出房门来迎接我。当他走近我的时候.没成想他居然跪在地上向我大磕其头。进人屋内以后,曾和他谈了半天话。他不但对我当时的生活很表示关心的样子.并且还对于冯玉祥的令我出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