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一个人性变异的女性形象,她在充斥着封建礼教和拜金主义的社会环境下,在爱的挣扎中,一步步扭曲了人格,泯灭了人性。本文从她爱情、婚姻、家庭的失落入手,深入分析她从纯洁、善良蜕变为乖戾、任性、无情、变态的原因,深刻揭示封建礼教摧残人、戕害人的本质以及在那充满罪恶污浊的社会环境下,人尤其是一个女人,要保持住自己的尊严、人格和个性乃至清白是何等的艰难;揭示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下女性精神失落与心理变态的成因;揭示她的悲剧是那个社会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人性”是一个模糊而有争议的概念,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其有不同的论述。人性论的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必然导致教育实践的迷惘。学校道德教育应以科学的人性现为指导,遵从现实人性的形成及发展的层次结构,突出社会现实性,突出培养学生成为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国在西方人权意识的影响下,广泛重视个体生命价值,女性人性意识开始觉醒。现代女性文学大胆表现女性作为人的自然性一翼的被压抑、被扭曲、被毁灭的人生现实,表现女性觉醒后的人性要求,强烈呼唤女性人性自由,这对女性争取自己作为“人”的权利和价值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女作家审美观念的现代性,体现了20世纪中国文学人性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男性话语中,女性受压抑的声音和女性主体意识长久地躲避在男性声音的后面,隐而不显。张爱玲采取的就是将女性放在从属的位置上,让她们自由言说自身的压抑和苍凉。张爱玲以女性世界人性的被扭曲、被虐杀为着眼点,并专注于人性和人性的弱点,成功地刻画了一群人性扭曲的女性形象。她的“苍凉美学”取决于张爱玲的性格特质,在她笔下的阴性荒凉情境中,暗藏了现实作家与文本女性的双重情感。  相似文献   

5.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风格独特的女作家,被誉为"地方性天主教作家"、"圣经地带"灵魂写手。本文认为,在奥康纳的作品中,英雄气概和男儿本色销声匿迹,猥琐无能、堕落虚伪、冷酷残暴等丑恶形象随处凸显,由此形成她解构男性、父权的书写策略,显露她的女性主体意识和对整个男权世界的价值评判,残疾的"亚当"是其核心形象。  相似文献   

6.
《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丁玲在女性意识烛照下书写女性主体陷入孤独与困境的名篇,其女性孤独意蕴主要体现为女性主体的孤独书写、女性主体的孤独抗争。这一文本可以看作是20世纪20年代丁玲个人主义思想与女性主义思想的回光返照,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海伦.加纳创作初期致力于塑造女性形象,构建女性的主体地位。而最新的小说《空余的房间》在构建女性主体地位的同时,通过两位老年女性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和与死亡进行的抗争中发生的冲突,探讨女性友谊和女性关怀。论文通过对其早期和末期两部小说的对比研究,分析作家女性主义理念的变化和不同的叙述特色。  相似文献   

8.
婉约词中对女性及情爱的刻画,反映了当时商业文化的价值体系对文人及创作的影响,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反映了人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9.
小说《简·爱》超越了两性二元对立的传统视角,丰富了当时的主流时代精神,描述了当时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并深刻地预言了这种觉醒对于两性实现丰满的人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小说的学术意蕴对于今天的人们反思“去圣化”和虚无化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封建礼教曾在精神上长期统治着国民 ,它将任何超越既定秩序的思想、行动全部扼杀在萌芽之中 ,并且逐渐使之丧失了主体意识 ,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文章试图通过对吴组缃的《竹山房》与施蛰存的《春阳》作比较 ,烛微洞幽地探究人性在特定时空下所呈现出的状态 ,从而透析出人性与社会生存环境的互动关联以及人性的某种现代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