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和经济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依靠良好的环境去实施人才开发战略,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以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敏锐地意识到人才开发环境的极端重要性,提出“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乃至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固然需要货币资本.但归根结底货币资本也是靠人的知识和智慧来创造获取的.谁拥有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优势.谁就拥有了人力资本.也就拥有了再创竞争的优势。“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其正确性已不容置疑。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成了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极其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当今企业竞争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如何留住人才是许多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要留住优秀人才应在建立新理念的基础上,靠事业留人、靠企业文化留人、靠职业生涯管理留人、靠优厚待遇留人,从而给优秀人才创造适合其发展的优良环境和平台。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下篇:实施人才发展战略走出经济发展低谷“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邓小平)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竞争,靠得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世纪的竞争,未来的竞争,同样靠得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进入“八五”时期,中原油田面...  相似文献   

5.
所谓战略性人才,是指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实现发挥出长远的、全局的、根本的作用的人才。根据“8020“原则,我们可以认为,在企业中,往往是20%的人才创造了80%的效益。毫无疑问,这20%的人才算得上是企业的战略性人才。在产品、技术、渠道等竞争因素趋于间质化的情况下。人才竞争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李芳 《人才瞭望》2009,(4):58-59
企业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在当今人才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必须为人才创造成功的机会,提供成才的条件,才能防止其“移情别恋”。对于企业来说,首要的是把企业变成人力创业沃土和成就事业的乐园,才能使其对企业产生认同感、成就感、归宿感,创造“拴心留人”环境,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力开发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的创造、加工、处理、传播与应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源泉。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素质是其发展的根本。经济发展中知识的含量高,这就对作为社会生产中最具能动性的人提出更高的要求。正如江总书记提出的那样:“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而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于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这些人才是具有高度发展的创造力的优秀人才。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之间的竞争,是民族素质的竞争,究其实质是创造力的竞争。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各个方面、各个行业都要  相似文献   

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人才竞争面临着内争外夺的严峻局面。如何将事业留人、制度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的措施落到实处?缺乏人才竞争实力的地区和企业如何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软硬兼顾、内外协调的人才环境?笔者认为留人是一项系统工程,留人的关键是要留住人心。要留住人心必须通过努力使其对单位和工作产生认同感、成就感、新奇感、知遇感、归宿感,形成内在的持久的凝聚力。一、认同感。人才是否愿意到一个单位工作并长期留在那里,要看这个单位有无发展前途和有无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因此企业对引进的人才要如…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因此,各种人才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必然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制约。环境,辞海里的定义是“人类的外部世界”。人才环境是指人才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包括影响人才成长的各种外部要素的总和。具体说来,既包括硬环境也包括软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精神环境,既包括工作环境也包括生活环境,既包括宏观环境也包括微观环境。人文环境是人才环境中属于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胡碧荣 《人才瞭望》2017,(20):168-169
现今,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主宰经济的全新时代,企业已经不需要再通过雇佣低技能、低工资的员工不断地重复生产来保证收入,而要依靠大量的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传播,知识取代了物质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对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彰显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型企业在社会发展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型企业创造产能,针对知识型人才特点的分析,岗位配置管理,以及合理的绩效考核,实现知识型企业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重点逐渐转向对人力资源的争夺,且人才争夺日趋激烈。老国有企业如果要在竞争中更胜一筹,就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留入策略,造就一个适宜于培育人才成长的环境,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使员工素质和企业业绩同时得以提高,有效防止企业人才流失,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如今企业间的竞争,不管其外在形式是多么的林林总总、纷繁复杂,但最终都可归结为是人才的竞争,说具体点就是人才的思想境界、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知识、经验、技能、学习和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综合表现的竞争,企业有无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其拥有的人才的综合表现有无竞争力。要抓好企业的人才工作,必须立足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全局和未来,从战  相似文献   

13.
师瑞 《人才瞭望》2003,(7):25-25
21世纪的经济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文化和科学技术载体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决定性和战略性作用越来越突出。对知识劳动相对集中的出版业来说,要想在当前国内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关键就在于它是否注重出版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在  相似文献   

14.
纪哲 《人才开发》2013,(3):52-54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希望在创新,关键是人才。创新的每个环节都要靠人才去推动,创新的每个成果也都必须由人才来实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上已经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任何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都必须制定并实施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富有创新性的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提高企业人才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企业员工的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人才的竞争也是企业员工培训的竞争。所以,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是企业在竞争中得以发展的最根本手段。但是,一些企业在对员工培训的认识和操作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必须从这些误区中走出来,才可能使培训工作取得应有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杨静 《人才开发》2007,(5):37-3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将变得更为激烈,完全可以说,企业进入了“只有拼搏才能生存”的竞争环境。而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美国《财富》杂志曾对一些大公司调查分析后认为:人力资源对一个企业的价值是一个企业净资产的5~20倍。企业要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  相似文献   

17.
潘春华 《人才开发》2011,(12):47-48
现代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在生产诸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只有创新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成长激励机制,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从而形成敢于创新、勤于思考和善于发明创造应用创新成果的工作氛围,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增强发展动力。创新企业人才成长激励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8.
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是要有适合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人才。人才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有了人才,没有市场可以开拓市场;没有产品可以开发产品;没有技术可以创新技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注重人才。面对市场经济中的市场竞争、技术竞争、产品竞争,归结起来都是人才竞争。为了造就企业人才和人力资源优势,亟须贯彻和弘扬邓小平的人才思想。  相似文献   

19.
人才状况是衡量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留学人员属海外人才和智力的范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积极探索新的方法途径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吸引人才的力度。从国内来看,各省市也都纷纷出台优惠措施,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以期在新一轮的人才大战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20.
陈宝杰 《人才瞭望》2008,(10):95-96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处于一种超优势竞争的环境,即一种优势迅速崛起并迅速消失的环境。而企业要想在这种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并取得较佳的创新绩效,这往往取决于其拥有的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及其能力的发挥状况。同样,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有力支持。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我国明确地提出了自主创新的战略决策。但从我国总体上看,作为创新主体的高层次人才的创新绩效整体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