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综合命题与分析命题是认识论与逻辑学中的经典问题。一般认为综合命题是后天的,分析命题是先天的。康德首次明确提出了在综合判断与分析判断之外还存在先天综合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庞大的先验哲学体系。现代哲学家蒯因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中,对逻辑经验主义的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与还原论做了深刻的批判。[1]而这两位哲学家对该问题的回答,都极大地推进了哲学的发展,但在论证中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对两位哲学家观点的分析与比较,可以看出综合与分析命题的区分在广义是存在的,而在狭义上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2.
逻辑经验主义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这一经验论的基本教条。奎因对这一教条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从而导致逻辑经验主义的衰落和退出历史舞台。奎因的批判揭示了科学认识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演绎与归纳、理性和感性等范畴之间的辩证联系。但从现象论层面上来说,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仍然有一定的区别,认识到这一区别对我们更好地理解真理问题(真理的意义和检验标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康德以来的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在本世纪50年代受到了奎因的激烈批评。奎因认为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是不存在的,相信这种区分只不过是一个形而上学的信条。本文从维护传统的区分的立场出发,通过对奎因的批评的分析,指出了奎因的批评在三个方面的缺陷。结论是:奎因的批评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现代英国哲学家摩尔对当时在英国占统治地位的绝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并指出了其批判的得失,特别是得出如下结论:唯心主义批判唯心主义有利于唯物主义,但要真正驳倒唯心主义还得依靠科学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5.
蒯因和怀特反对把命题区分为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蒯因用他的整体论否定了这种区分的合理性。怀特则认为,某些陈述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分析的或综合的,二者就如温度高低那样只有程度之分。普特南则用定律簇概念来说明为何某些陈述不能二分。在这方面他们都没有重视句子与命题的区别。按照文化共同体与命题的关系,可将一切命题分为三类。句子也许不能二分,但任何命题原则上都是可以二分的,只要是相对于适当的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康德的时空观念性理论是其批判哲学的基础,但它起源于前批判时期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尤其是对它的方法的批判。在这种方法批判中,康德区分了数学的综合方法与哲学的分析方法,并指出传统形而上学的谬误之处就在于模仿数学的综合方法来构造自己的基本概念,而分析的方法则要求必须从内在的经验和直接的意识出发去阐明哲学的基本概念。同时,康德把身体表象视为这样一种直接意识和内在经验,并借助它来展开形而上学的批判。在就职论文中,虽然康德把空间关系还原为时间关系从而将空间视为心灵的产物,但在《纯粹理性批判》和晚期笔记中康德修正了这一点,从而展示了身体意识在时空观念性理论中的在场。  相似文献   

7.
“启蒙辩证法”构成阿多诺、霍克海默启蒙批判的核心内容,尽管有其深刻与独到之处,但他们把对理性的局限性的批判变成了对理性的绝对批判。对启蒙的批判早在启蒙时代即已开始,哈曼与雅各比对启蒙运动的哲学基础的怀疑所显出来的思想深度并不亚于“启蒙辩证法”; 启蒙理性并不完全等于神话,它还具有“综合—分析”的方法论优势,这种优势导致霍布斯与孟德斯鸠的政治自由主义;启蒙理性也并不必然导致工具理性,对工具理性背后的科学主义、资本主义工商逻辑的批判如果依托一个混沌不明的价值立场,将无法预言与建构未来。  相似文献   

8.
以石里克为代表的逻辑经验主义对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作出了尖锐的批判.但笔者认为这样的一种批判完全站在一种科学主义的立场上,是一种外在的批判,这样的批判更加应该说是对康德先天综合判断的一种误读.逻辑经验主义实际上是二十世纪科学沙文主义的一种表现,这尤其表现在其经验证实的意义标准上.这样一股思潮的真正意图是要将哲学思雏死死地绑在经验世界中,因而实际上是一种向自然主义和常识的回归,它从根本上是缺乏哲学意味的.而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始终是站在本体的角度或者说是真正哲学的立场上提出的,是绝对不可以以科学判断(分析判断和经验综合判断)的标准去加以评断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教学论研究哲学与科学认识方式的批判与反思,诠释--批判教学认识方式以其非常独特的视角和方法体系影响了教学论的研究思维.诠释--批判教学认识方式强调以分析、相对、多元、体验、感悟等多种方式去理解、审查、反思教学论,它不追求绝对整齐划一,而是试图以对话、交往的方式走进教学,参与教学等形式进行教学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辩证法是关于"绝对理念"辩证发展的理论体系,是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合理'内核".是唯物辩证法的直接理论来源.但由于黑格尔辩证法的主体只是绝对精神,内容只是在想象中的扬弃,致命缺陷是在意识领域里把异化等同于对象化,所以它对现实的批判不是现实的,只能是虚假的、无批判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蒯因通过批判第一哲学在当代的典型形式——卡尔纳普的合理性重构思想而为自然主义开辟了道路.蒯因尽管迟至《自然化的认识论》一文中才对第一哲学作了完整地批判,但他早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中即已批判了分析与综合的二分法,进而模糊了先验研究与经验研究的界限.蒯因对意义的证实说与还原论的批判则使整体论成为可能,从而给了基础主义严重一击.这正是蒯因后来走向自然主义的前奏.  相似文献   

12.
有关事实的命题是回答"是"与"不是";有关价值的命题是回答"应当"与"不应当".从分析法学的视角看,把事实与价值区分开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法学的发展史证明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批判自然法学的理论出发点;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是法学作为一门科学得以独立存在的依据;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是法律应该得到遵守和法律改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奎因认为逻辑经验主义含有两个教条: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还原论。在他看来,同义词、同义性概念因不能被澄清和限定而无法作为分析性的根据,故而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之间没有界限;同时由于科学的整体性存在,也找不到任何免于经验修改的分析命题。奎因的批判虽有其合理性。但却将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之间的联系绝对化,混淆了分析与综合、先验与后验这两对范畴。因此他关于二者之界限不存在的论点不能成立。此外,奎因虽然以科学的整体性特征否定了科学理论的相对独立性,但其整体主义科学观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和评价向度却对其他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是从对传统技术和本质进行批判开始的.他分析了技术在古希腊所具有的源初含义,把解蔽看成技术的本质,并且把现代技术与从前的技术区分开来,指明了它解蔽本质的特殊之处.被称之为座架的现代技术的本质带来了技术危机和人类的危机.拯救的力量就在于极端的危机当中 ,只有通过对本质的追问才能找到.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可能世界语义学和严格指示词理论,克里普克提出存在“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的全新见解,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学者陈波先生近来对克里普克的有关论证进行了系统批判,得出了关于“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的否定性结论。仔细分析陈先生的论证可以见得,其对克里普克的反驳建立在一些基本前提与诉求的分歧之上,而最根本的分歧在于是否追求本体论与认识论的严格界划。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剖析了"上帝创造说",扬弃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创造说",提出"自由自觉活动"的自我创造说,从而出现三种创造说."上帝创造说"和"绝对精神创造说"一脉相承,实质是神创论的不同形式.但是,绝对精神创造说包含着许多积极合理因素,在对这些合理因素的批判改造中,马克思对人的创造性作了较为客观的解说.马克思的自我创造说,是在批判改造费尔巴哈感性原则和黑格尔创造原则的基础上,取得了一个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先验演绎是康德全部理性批判工作的凝聚核心,康德正是在先验演绎论证中确立了其理论哲学、乃至包括实践哲学在内的整个批判学说的基本理论框架。因此,研究先验演绎对理解康德哲学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针对并批判地评述了当代西方康德专家关于先验演绎的某些重要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利用康德关于“一般直观”与“特定形式的直观”这一重要区分,通过梳理先验演绎文本,建构了康德的演绎证明结构,并着重论证了这一结构所具有的综合性质  相似文献   

18.
对性质命题的定义、种类、性质命题与性质命题形式、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做了全新的研究和解释。性质命题的定义不能以"性质"为种差,以"命题"为属概念;单称性质命题没必要与全称性质命题合并;性质命题与性质命题形式必须严格区分;主谓项分别相同的性质命题之间不存在真假不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整个历程中,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奠定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基调.这种对政治与行政有点天真的区分一直困扰着后来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与实践多年.围绕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弊端而进行的反思与批判,客观上推进了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知识社会学持认识论相对主义立场,其相对主义立场的显著特征是:相对主义是绝对主义的对立面,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分中坚持唯物主义,在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区分中坚持客观主义,在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区分中坚持特殊主义,反对绝对的普遍主义,这种相对主义立场主要是通过经社会学修正的自然主义与社会实在论等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