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史书中仅有寥寥数笔提及冯德遐,许多学者将突厥、吐谷浑皆尚公主,吐谷浑王入朝,吐蕃进攻吐谷浑作为确定冯德遐入蕃时间的依据。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将此作为判定冯德暇出使时间的依据或多或少存在逻辑混乱。冯德遐使蕃前后是唐朝两击吐谷浑,蕃使两次朝贡。据此,文章将冯德遐使蕃时间确定在唐朝第二次击溃吐谷浑之后、蕃使第二次朝贡之前,即贞观九年夏秋之际,其出使目的是向吐蕃阐述唐朝在吐谷浑问题上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严寅春 《西藏研究》2005,(2):101-102
崔河图于唐大历十四年受诏出使吐蕃告哀,这一历史事件,史书上有记载,然而后世学者多未注意,偶有提及,表述也多有误记。文章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考证,清理还原,以弥补唐蕃往来使者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虞弘墓志》新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平梁 《民族研究》2006,7(4):64-70
史实证明:虞弘及其同时代人虞庆则,其先人原来都是赫连夏国人,夏国又称鱼国,其臣民又以鱼为姓,回纥语称balk。虞弘故乡尉纥驎城,即薄骨律城,亦即灵州城,建造时间亦可追溯到夏国,回纥语称balklad。西域系泛称,既可以将夏国包括在内,更可能指当时已分布到传统意义上西域部分地区的柔然等北方游牧民族,夏国亡后,虞弘家族主要在这一带活动。  相似文献   

4.
顾吉辰先生在《西藏研究》1990年第二期发表了《唐蕃聘使考》一文,对唐王朝和吐蕃王朝长达二、三百年间有姓名、职衔的聘使作了一蕃搜检,不但大致地构画出了唐与吐蕃关系史发展的脉络,而且对有关史料作了详细的整理,材料弘实,方便了后人在这方面的研究。但本文作者在读史过程中,发现顾先生仍有相当一部分聘使未曾收进文章,而且在文章中个别地方出现了一些失误,有的史料还不够完整。本着对吐蕃史和唐  相似文献   

5.
唐蕃会盟碑"碑文如下:"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神圣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是以盟文节B,题之于碑也。文武孝德皇帝与可黎可足都赞陛下二圣舅甥,睿哲鸿被,晓今永之屯,享矜想之情,恩复其无内外。商议叶  相似文献   

6.
《兰亭集序》凭借其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中国文化史上都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兰亭集》中的诗文及雅集集中体现了王羲之时代由魏晋玄风所引导的魏晋风度,名士借上巳修禊的习俗在兰亭雅集,而雅集中所创的诗文无不流露出名士的生死之悲、山水之情。同时,士人又浸于服食与饮酒之中,因寄所托,将服食与饮酒作为追求玄冥的途径,留连山水的媒介。最终形成了东晋名士清峻、通脱、华丽、壮大的诗文之"气",及以追求"玄"为核心的书法之"韵"。  相似文献   

7.
8.
林语堂选择翻译《浮生六记》正是与之有精神上的契合和情感上的共鸣.沈复夫妇舒展个性、追求个性自由的生活态度,与他当时所倾心提倡的闲适生活的品味正相契合,甚至沈复的写作态度和写作风格,也与他提倡的抒发"性灵"和"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文字风格颇相类似,体现了他强调译者所选择的译作要与译者自身的个性气质相一致理论.  相似文献   

9.
安萨里的《宗教学的复兴》是一本重要的伊斯兰理论典籍,在伊斯兰历史上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安萨里在这本名著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知识进行了分类和论证。他首先把知识分为实践知识和境界知识,然后把实践知识分为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又各自衍生为两种,这样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几何体划分格局。他的知识论具有鲜明的原创性特点,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穆斯林对知识结构的认知,为伊斯兰各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苏菲学的学科化和体系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山海经>中保存着上古东夷地区大量珍贵史料,学界缘于对<山海经>神怪谬悠难信的认识,未能对相关史料寄寓的东夷上古史迹予以充分的重视.将<山海经>所记东夷地区原始宗教中鸟崇拜史料与文献、考古和民族志资料进行多重互证,揭示了<山海经>相关史料编撰的古老渊源.  相似文献   

11.
序言山越通常被认为是孙吴时期定居在卢江、丹阳、新都、会稽、鄱阳、临海、予章、临川、庐陵、建安等郡古代越族的后裔。但也有不同看法,如吕思勉、唐长孺等人认为,山越大部分属汉族;而近年去世的川胜义雄对此却持批判态度,他强调孙吴时期江南社会的落后性,认为山越的地位与“印第安人”及“虾夷人”相似,并非汉族。笔者曾写文,基本同意川胜的见解。然而综观整个六朝时期,关于山越,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探讨。笔者在写完前文后又探讨了六朝时期蛮族的分布与汉、唐时期的差异,在此过程中发现能揭示孙吴之后六朝时期山越仍继续存在的记载在现有的六朝史料中仅有一例。这一情况与川胜的见解可能有  相似文献   

12.
13.
在昆德拉“思想型”写作风格之外,提出其“行为艺术”式风格定位.将关注窗口锁定于《庆祝无意义》,试图深入剖析其文本结构与创作策略,希冀由此抽离出“行为艺术”写作风格的机理,为文学创作行为提供方法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学术笔记《归潜志》集中地体现了刘祁的诗学思想,其中有志于风雅的风格论颇值得注意,其具体内涵包括诗贵含蓄功夫、尚实录精神、发其心所欲言等三方面。论及此种风格思想形成的原因,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兵连祸结的社会形势;二是以唐人为法的诗学背景。  相似文献   

15.
在昆德拉思想型写作风格之外,提出其行为艺术式风格定位。将关注窗口锁定于《庆祝无意义》,试图深入剖析其文本结构与创作策略,希冀由此抽离出行为艺术写作风格的机理,为文学创作行为提供方法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兰亭集序》凭借其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中国文化史上都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兰亭集》中的诗文及雅集集中体现了王羲之时代由魏晋玄风所引导的魏晋风度,名士借上巳修禊的习俗在兰亭雅集,而雅集中所创的诗文无不流露出名士的生死之悲、山水之情.同时,士人又浸于服食与饮酒之中,因寄所托,将服食与饮酒作为追求玄冥的途径,留连山水的媒介.最终形成了东晋名士清峻、通脱、华丽、壮大的诗文之“气”,及以追求“玄”为核心的书法之“韵”.  相似文献   

17.
道光十年(1830)西藏地方政府对下辖60个宗谿的土地、差赋状况进行清查,并将清查结果编制成《铁虎清册》,清册反映当时政府、贵族、寺院对土地的实际占有状况。文章以《铁虎清册》为中心,结合汉、藏文史料探析19世纪前期西藏的财税状况;并通过对甘丹颇章、班禅拉章、驻藏大臣衙门财税情况的梳理,分析封建农奴制度及政教合一制度下西藏的财税状况及特点。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学根植于古希腊经典,而人类学中国本土化实践也与经典研究的人类学转向密切相关.百年研究实践表明,关注并深入经典是人类学本土化实践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当今反思、重建文化传统与解决民族融合、生态危机特别是人际生态等重大国策问题面前,中国经典尤其是儒家经典作为最重要的思想资源,无疑是人类学本土化实践必须关注的“文本田野”.儒家经典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四重证据法及其间性互补调和了证据真实与理解真实间的紧张关系,是人文社科研究中相对科学又具操作性的研究方法.然而实际操作中诸如物象叙事在何种程度上足以替代文字叙事,人类学和考古学对无文字社会的文化重构经验,在何种程度上适用于有文字社会,物证与书证矛盾时该如何权衡辨识等问题值得所有用人类学方法来研究经典者深思.  相似文献   

19.
苗润博 《民族研究》2015,(3):85-94,125
元人王士点所著《禁扁》一书中保留了一套以一字简谥指代辽朝皇帝的称谓系统,在现存的历史记载中十分罕见。根据此书卷首《引用书目》,钩稽元修《辽史》中零星的相关记载,可以确定这套称谓系统当出自金陈大任编纂之《辽史》。通过对比同时期其他王朝的谥号制度,全面考察辽代帝王谥号的内容特点及使用情况,本文揭出一个鲜为人知的史实——辽代皇帝谥号的核心部分直接采用汉朝谥法,故与唐宋谥号形同而实异,这也正是《禁扁》所见筒谥系统产生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0.
谭旭虎 《民族论坛》2008,(10):62-63
史景迁作为当今美国最著名的中国研究学者之一,其研究覆盖从传统到现代中国的诸多层面。其中,对于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呈现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部分。史氏的乡土中国研究侧重从资料文本中的底层经验出发,意图构建出一个想象性的、游离于国家权力之外的边缘文化空间。其乡土中国图景以女性为主要关注客体,以苦难为叙事基调,体现了西方汉学家对东方他者的"凝视",以及凝视背后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