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翔  喜饶尼玛 《民族学刊》2021,12(6):82-94, 125
五世热振活佛是近代西藏历史上一位倾心内向的活佛,曾为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的改善做出过贡献,并戳破了英国人在“西藏问题”上苦心经营的“道德”形象,但热振辞去摄政职务时,国民政府对此的反应却是轻慢的。当1942年“外交局”事件发生后,国民政府在治藏政策方面进行了调整。沈宗濂作为蒋介石属意的官员出任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处长,曾积极投身藏事,改善了西藏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对国民政府的西藏政策发挥了较大影响。但是,20世纪40年代末,西藏地方发生了若干事件,国民政府却无所作为。对此,沈宗濂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然而在沈宗濂态度转变的背后,更本质的原因则是国民政府的消极治藏政策。  相似文献   

2.
五世热振活佛是我国西藏地方政权在民国时期维护国家统一的关键人物。他在第十三世和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两个历史阶段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最艰难的岁月,他与中央政府始终休戚与共,旗帜鲜明地支持抗日战争,反对西藏"独立",维护国家统一,并为此献出生命,是壮烈殉国的伟大民族英雄。文章利用新发现的史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热振事件"进行深入的再研究,以此纪念热振殉国70周年。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中叶,西藏地方统治集团内部争斗频仍,不时出现影响较大的事件,如摄政热振活佛(九世热振诺门汗阿旺益西楚臣坚赞,1818—1863)去职内逃、夏扎以俗人出任摄政、班丹顿珠之乱等。前两件事在汉藏文史料中均有较详细的记载,相关研究也较多;而关于班丹顿珠之乱的资料则相对匮乏,藏文档案中尚未见记载,《十二世达  相似文献   

4.
乾隆皇帝为了整顿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寻访、认定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创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在拉萨大昭寺与北京雍和宫各置一"金奔巴瓶",用于掣签认定蒙藏地区的大活佛,这是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体制的创新之举。本文依据新近翻译披露的《清代雍和宫档案史料》中的满文档案以及藏、汉文等材料,深入分析了学术界鲜有论及的关于设立两处金瓶的背景、次序、缘由以及乾隆皇帝处理此相关事件的态度与举措。  相似文献   

5.
《西宁府续志·志余》录青海大通知县贾勋《光绪七年随钦宪福公赴朝藏寺验佛》长诗一首,是其随钦差大臣赴朝藏寺验看五世章嘉活佛转世灵童候选人纪实之作,对于研究清朝的活佛转世制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引言一九三三年以前,热振是色拉寺“杰”札仓的大活佛,也是赖达摄政的候选人之一。一九三三年,十三世达赖喇嘛逝世后,噶厦政府召开“春都杰错”,决定以热振为摄政,在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未成年以前主持西藏的政治和宗教事务。一九四一年,热振活佛向噶厦政府提出暂时退休三年,并把摄政职务让给达札。一九四四年冬,热振由藏北热振寺回拉萨意欲复位,不成。一九四七年四月十四日,达札密派索康·旺清格来和拉鲁·次旺多吉两噶伦率军二百,前往热振寺逮捕了热振。一九四七年五月七日,热振  相似文献   

7.
达赖五世朝清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644年(清顺治元年)正月,清朝尚未进关,顺治帝自盛京(今沈阳)派遣官员偕同蒙古和硕特部著名活佛伊拉古克三进藏,邀请“喇嘛教”的领袖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嘉措到内地来和顾治帝相见。但是,达赖五世直到1652年(顺治九年)才接受邀请,起程前往内地,达赖五世为什么受到清廷的特殊重视,他在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的第三次康藏纠纷由国民政府主持调解,反映了国民政府对康区和西藏的统属关系。由于康藏纠纷的复杂性,国民政府在处理过程中的措施和原则,实际上是国民政府的治藏政策的综合反映。研究这一历史事件,有助于认识近代中国治理西藏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9.
阿家活佛是清代杜尔伯特旗最大的转世活佛.本文以蒙文《乌珠穆沁旗莫洛木喇嘛传》等资料,订正了有关一世阿家活佛的二处重要问题:一是其认定者应为五世莫洛木活佛,二是其认定时间是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之间.  相似文献   

10.
五世班禅罗桑益喜(1663—1737)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人物之一,深得清圣祖康熙器重。康熙帝在1721年记述清军入藏驱逐准噶尔事的《御制平定西藏碑文》中,把班禅额尔德尼的名字排在达赖喇嘛、固始汗之前,表明了清朝对班禅系统的重视。 清朝与班禅系统的良好关系,其渊源可追溯到清初。至于康熙三十二年至四十一年(1693—1702)间对五世班禅的屡次延请事件,据笔者所知,学术界对此专题研究成果尚甚少。随着有关西藏历史的藏文档案陆续公布,为研究许多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重要史料。本文即主要依据清代的有关藏汉文文献,就这一问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历史背景等作一次新的探讨,以就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人们对藏族唐卡艺术形成的最早依据无一例外地都引用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1]所著《释迦牟尼佛像记·水晶宝镜》中的记载,"法王松赞干布曾经用鼻血绘了一幅化现忿怒相的白拉姆[2]女神像",后来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在塑制白拉姆神像时,作为藏装放在白拉姆女神像腹内。这是文献记载,藏地最早的一幅唐卡最具权威性的依据。究其原因,一是此为目前藏地  相似文献   

12.
第五世嘉木样活佛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五世嘉木样活佛藏名丹贝坚参,汉名黄正光,1916年4月14日(农历三月十二日)出生于西康理塘县营官坝彩玛村。1919年,经第九世班禅大师卜算,丹贝坚参被认定为第四世嘉木样转世灵童。1920年11月2日(农历九月二十二日),他被迎请到拉卜楞寺坐床,成为该寺寺主,统领甘、青、川、康交界地带10余万平方公里的藏族各部落。①当时,这些部落或由拉卜楞寺派遣的官员管理一切政教事务,或在宗教上受拉卜楞寺的影响和控制,嘉木样活怫做为寺主,在这些部落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嘉木样五世坐床后,因其年幼,按照有关协议寺院大权由其叔父黄位…  相似文献   

13.
王辰  张丽 《中国民族》2023,(4):52-53
<正>明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将白玉龙钮“如来大宝法王之印”、《普度明太祖长卷图》赐予西藏噶玛噶举派黑帽系五世活佛却贝桑布,并封其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简称“大宝法王”),命他“领天下释教”,并赐印、诰及金、银、袈裟、器皿等大量物品。由于封号中的“如来”二字,对应藏语译音为“得银协巴”,因此“得银协巴”便成为对五世活佛却贝桑布的常用称呼。这枚“如来大宝法王之印”边长12.8厘米、高8.3厘米,现藏于西藏博物馆。此印为白玉琢造,  相似文献   

14.
关于1947年西藏热振事件,近年中外藏史著作多予论述,然其取材依据毕竟以亲身阅历之记录为最上。当年,柳升祺先生适旅居拉萨,即就所见所闻,详加记述,并探讨其源委,撰成一文,名《西藏政变实录》,因藏中戒严,与内地交通梗阻,故将全文托人送至印度,复交航邮,寄至上海,以笔名星,首先披露于当年8月25日《新闻报》上。事逾五十年,此文已成为珍贵史料,唯原报已难觅见,今特重载于下,易名为《热振事件见闻记》,文字稍加梳理,改正几处手民误植,其余一仍其旧,以供研究近代西藏史学人采用。  相似文献   

15.
一九四九年七月八日西藏地方反动当局曾以国民政府驻藏人员中有共产党员为借口,要求国民党政府驻藏人员和内地在拉萨工作的某些人员离开西藏。本文就已经收集到的材料,试将该事件的原委作一初步探讨。 (一) 关于这一事件的经过,已故的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主任秘书、代处长陈锡章曾写道:“一九四九年七月八日噶厦派员请我去有要事面谈。我去到那里,在座的有三噶伦,  相似文献   

16.
达赖活佛系统采用转世制度,始于第二世达赖根登嘉措,确立于第三世达赖索南嘉措,至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共转世十二代。公元1653年(顺治十年)清朝中央政府册封五世达赖罗桑嘉措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并赐给刻有汉、满、藏三种文字的金印一方。此后,清朝一代,迄于民国  相似文献   

17.
嘉木样五世(1916—1947),本名丹贝嘉措,汉名黄正光,藏族,出生于西康理塘 (今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营官坝彩玛村。1920年,根据九世班禅卜算,经本寺德哇仓活佛等上层喇嘛寻访,被认定为四世嘉木样的转世灵童,从西康迎至拉卜楞寺坐床。翌年,从本寺持律大德钦饶嘉措受沙弥戒,并跟从经师智华嘉措学习藏文。1924年他9岁时,逢九世班禅到兰州之机,遂同全家人前往兰州拜见班禅大师,受长寿灌顶。其  相似文献   

18.
冯智 《中国藏学》2005,(1):40-47
迎请、册封和提高达赖、班禅的宗教地位,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是清康雍两朝的一项重要的治藏策略.五世班禅深受康熙、雍正两帝的信赖,特别是康熙帝延请五世班禅入京朝觐的事件,历时10余年,涉及面广,虽然最终未果,但反映了清政府在西藏决定重要人选的举措.雍正帝继承康熙治藏策略,也曾以特殊办法,想赋予五世班禅更大的职权加以利用.五世班禅在西藏特殊历史背景下,究其一生在康雍两帝的治藏过程中作用突出,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一拉卜楞寺(以下简称拉寺)座落在甘肃省夏河县境内,自1710年第一世嘉木样大师修建闻恩学院,到五世嘉木样于1941年修建上部学院落成,历经270余年的兴建、翻修、扩建,已成为具有六大学院(扎仓)、48座佛殿和囊欠(活佛住所)、500多座僧院、五百活佛、三千喇嘛,统辖108寺的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著名寺院之一。这样庞大  相似文献   

20.
夏琼寺和却藏寺是青海著名的两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根据两寺僧人的口传和一些文献记载以及塔尔寺的唐卡等其他资料,两寺的创建者同属却藏活佛转世系统.两寺因同一寺主,宗教关系密切.同时,按照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理论,却藏活佛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老师,加之其他原因,在藏区乃至广大蒙古族地区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