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藏族崇拜"鲁"神的起源,对"鲁"神的认识,崇拜"鲁"神的方式及崇拜的原因等四方面入手,对藏族"鲁"神文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作者认为,"鲁"是一种古老苯教文化的遗留,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形式多样的"鲁"神崇拜、祭祀和禁忌习俗,研究这一文化现象对现实生活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米拉日巴(1040—1123)是西藏中世纪最有影响的禅理诗人。他在成了名僧之后借用诗歌形式,向众弟子及信徒们宣扬佛法,创作了许多证道性的诗歌。 米拉日巴的《道歌》通俗易懂,他用一般民众所熟悉的“道歌”(mgur)形式,抒发自己的宗教情感,赞颂西藏山川的壮美。其中的许多道歌不仅采用了民歌的格律,而且还吸收了民歌的很多素材,不难看出《米拉日巴道歌》与民歌有着渊源关系。长期以来,《米拉  相似文献   

3.
藏族的创世神话是藏族神话中的一种,其内容较为广泛,大到宇宙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创造,人类的起源,小到草木昆虫缘何而生,都作了自己独特的阐述。她不仅在藏族神话中,而且在藏族古典文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藏族的创世神话主要有《什巴卓浦》、《什巴问答歌》、《什巴塔义》、《猕猴变人》、《大鹏与乌龟》、《大地和人类》、《马和野  相似文献   

4.
藏族《格萨尔》是一部反映古代藏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产生、发展、形成的历程堪称是一部记载藏族古代社会发展的形象史书。纵向发展的历史可追溯至藏族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制度萌芽时代的古代社会;横向传播极其广泛,在藏族地区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乃至在与藏族地区毗邻的国家及民族中广泛流传。文章通过对藏族与土族《格萨尔》中主人公——英雄格萨尔的诞生、求婚及称王母题的比较分析,试图探讨藏族《格萨尔》与土族《格萨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为根敦群培诗词英译专著《消逝在林中的智慧——根敦群培的104首诗》的"导论"。作者在文中结合根敦群培不同时期创作的诗词作品,首先对作为诗人的根敦群培的一生做了简单的回顾,然后专门就藏族诗学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阐述,最后简要介绍了根敦群培诗词的整理、出版情况以及《消逝在林中的智慧》这本书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第四世敏珠尔活佛降白曲吉丹增赤列所著《世界广说》为中心,结合清代诸部藏文地理文献,对其中涉及汉地部分内容进行解读,梳理清代蒙古族、藏族知识阶层对于汉地的地理认知与观念,认为《世界广说》对于"汉地"存在三种层面(文化地理、政治地理和宗教地理)的不同表述。  相似文献   

7.
《格萨尔》与康巴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硕 《西藏研究》2004,(4):61-64
康区是格萨尔故里,也是《格萨尔》英雄史诗发源地。文章对康区为何会成为《格萨尔》史诗的发源地以及该史诗在藏族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及其精神价值进行了探讨。认为,康巴人总体上具有个性张扬、强悍和善于开拓进取的性格特点,而造就康巴人这种性格特点的一是康区独特的地域环境,二是康区种族与文化的多元性,这也是《格萨尔》史诗产生的土壤。《格萨尔》史诗不但与康巴人的个性特点息息相通,且代表了藏族文化中对人性的颂扬和肯定的一面。藏族文化中有两个鲜明的层次,一个是对神的信仰、敬畏和服从,另一个是以对英雄的赞美而体现的对人性的颂扬,前者以宗教为代表,后者则以《格萨尔》史诗为载体。可以说,正是《格萨尔》史诗的产生使藏族文化的结构达到了一种完善和完美的状态。故《格萨尔》史诗在藏族文化结构中具有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价值。而《格萨尔》史诗对英雄的赞美和对人性的颂扬与肯定,也正体现了康巴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伯颜作为元代早期学习汉字进行创作的诗人,原系成吉思汗近亲家族人,一生于军旅中,其汉文诗歌主要描写自已的亲身经历。他以得天独厚的军旅统帅生活为基础,创造了《奉使收江南》,《鞭》等不少内容充实,气势雄浑的诗歌与散曲作品。他的诗歌与散曲风格雄健,情调高昂,阔大豪放,气势雄浑,粗犷豪爽,他是元代蒙汉诗歌交流的先河者。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喜马拉雅》、《盐程万里》、《色戒》、《旅行者与魔术师》等国外新近有关藏族文化的电影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分析了藏文化意象在这些电影作品中的“刻板印象”。文章认为,当代藏文化电影作品延续了过去西方白人文化的“香格里拉”印象,在现代文化的“他者”之维上,继续加强了藏文化作为文化另类的形象塑造。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在藏族文化认同方面有双重影响:促进了藏文化的传播,同时又形成了藏文化未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藏族诗歌伴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由口传文学的形式演变为书面文学作品。而进入当代以后,藏族诗歌在母语书写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非母语(主要是汉语)写作的形式,创作主体也由原先的上层贵族和僧侣扩大到了普通藏族人,一批藏族女性更是积极投身到了汉语诗歌的创作中,她们既传承着传统藏族诗歌中的意象表达,又从性别角度出发选择了新的意象给予阐释,这也代表了她们对藏族诗歌审美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1.
《嘹歌》是壮族歌谣的经典之作,它具有音乐艺术和诗歌艺术的双重特性,又是二者的统一体。千百年来,《嘹歌》一直在壮族民间广为流传,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这与其所具有的形式美、内涵美、意境美、韵律美、悲剧美及社会美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嘹歌》的美学价值及美学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注重服饰的国度 ,这不仅反映在历代封建王朝正史中的《舆服志》上 ,更反映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千百年来 ,勤劳、勇敢、智慧的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在过着丰富多采生活的同时 ,也创造出了形式多样、色彩纷呈的各种服饰。随着历史的发展 ,服饰由最初的基本功能发展出许许多多的精神含义 ,形成了著称于世的中国服饰文化 ,具有鲜明特色的藏族服饰文化便是中国服饰百花园中的一朵瑰丽奇葩。藏族文化是植根于藏族社会的民族文化 ,也是具有高原特色的地域文化。它产生于青藏高原 ,是这块土地上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随着藏族…  相似文献   

13.
翻阅手头仅有的几种藏族格言诗集,其中有不少格言是历代藏族诗歌作者用以启迪人们如何治学的优秀作品,忠恳论证了严谨治学是增长知识、培养道德情操、发展智慧才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殷切勉励人们学问躬行。“读其诗,贵知其人”,藏族格言诗作者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及索南扎巴等,在其著称于世的格言诗歌中,以其广博的智慧,写下了不少有关治学之道的格言诗作,成为藏族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他们通过藏族  相似文献   

14.
本丛书主要辑录近几年我国培养的藏族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兼及其它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藏学论文。现已出版三集。前三集的内容大多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对传统文化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研究,论题涉及面较广,其中有关于因明学、声明学、内明学、诗辞学、语言学和文学等方面的内容,比如卓玛太的《关于藏族古代文学中的抑恶扬善思想初探》、奔嘉的《简析藏族逻辑学》、扎西才让的《试论藏族心识学》、拉高的《梵文文法初探》、洛周的《略论声明学与藏文文法之间的关系》、南色的《简析印度吠陀文学与藏族诗学之间的关系》、彭措扎西的《浅谈藏族古典文学的种类和体裁》、才让太的《梵语文学对藏族古典小说的影响》、扎巴的《试论藏族作家文学的体裁类别》、桑德的《论藏文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丹却嘉的《因理基本规律新探》、吴钰的《略  相似文献   

15.
玉树民歌—“昌鲁”嘉雍群培 藏族把民歌分为两大类,即“鲁”(山歌)和“拉伊”(情歌)。“昌鲁”属鲁体民歌,即山歌,它是在高山、原野传唱的歌。鸟瞰藏区民歌的分布情况,解放以前昌鲁主要流传在康巴藏区,尤以玉树最盛。在玉树藏族地区流传的民歌中,它是最有代表?..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藏族文学研究的对象都以书面文学为主,但书面文学并非藏族社会历史发展中文艺接受的主要形式。以听觉和视觉为主要传播载体的口头文艺传统才是广大藏族民众进行文艺创作、传播和接受的主要方式,其代表作为《格萨尔》史诗。《格萨尔》史诗的口头传统接受关系是双向的,既有古典学与口头诗学理论中业已论述的文艺接受过程,又存在不同类型受众的前理解构建出的史诗的多重身份。以《格萨尔》史诗为代表的中国口头传统研究足以参与口头诗学理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作为《米拉日巴传》姊妹篇的《玛尔巴传》,是藏族伟大作家桑吉坚赞(1452——1507)奉献给藏族文坛的又一部杰作。同《米拉日巴传》一样,这部著作不仅在藏族文学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研究藏族历史、宗教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为西藏歌舞团的舞台美术设计师,作者自上中央戏剧学院起即与藏族结缘,1959年分配至西藏歌舞团后,更是把一辈子献给了西藏。文章回忆了其与藏族结缘的经过,在西藏歌舞团的工作经历,尤其是创作《我们是大地的主人》、人民大会堂西藏厅壁画——《望果节》《雅吉节》的经历,并讲述了他所听到的几则老西藏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亚鲁王》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苗族长篇英雄史诗,是当代文学史上的重大新发现,其文化价值堪比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它的发现和出版,改写了苗族没有长篇英雄史诗的历史,也是当代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抢救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20.
"热巴艺术"流传在我国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及云南等藏族居住区,具有藏族民间文化的代表性。其中"热巴鼓"舞蹈鼓点丰富、技艺精湛,"人鼓合一"的完美表演展现了藏族人民的精神与气质。文章以西藏地区藏族热巴鼓舞蹈的流变为切入点,阐析藏族热巴鼓舞蹈在变迁过程中"身体"作为文化符号的技艺构建;"国家在场"的热巴鼓舞蹈推动艺术形式的转向和权力对民间艺术的推动力;艺术实践者对于热巴鼓舞蹈的维持与更新、建构与再生产等问题,以此来说明民间舞蹈在文化实践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动态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