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藏学》2008,(1):29-31
张羽新(1999-2003年任<中国藏学>执行主编,现已退休) 二十年风雨路,二十度春华秋实.<中国藏学>从破土而出的幼苗,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为藏学研究百花园平添了不少春色.  相似文献   

2.
正自17世纪以来,随着国外探险家和传教士对青藏高原的不断考察,藏学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推崇,从而形成了藏学的故乡在中国,而藏学的研究却在国外的不良局面,藏学的命运与敦煌学的命运一样。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为我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从而也彻底打破了藏学研究在国外的神话。70多年来,党和国家把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放在了重要位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队伍,从而也产生了诸多优秀科研成果,为藏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新近,拜读了我校学者孔繁秀研究馆员主编的《明实录藏族史料类编》(1—2集)、《清实录藏族史料类编》(1—9集),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3.
万果  王巳龙 《中国藏学》2023,(6):178-189+219-220
文章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构建语境下,对藏学学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藏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藏学作为一门国际显学,其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学术意义、生态价值意义以及社会现实意义上的多重重要性。藏学成为一门学科,所依托的是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丰富的“十明”学科内涵以及庞大的文献体量,其内涵与外延同时具备学术属性与学科属性。因此,对涉藏研究和藏学学科两者的所指范围,应从概念逻辑层面上明确辨析。当前而言,藏学的学术体系仍需更加规范的概念界限与学科归口,而学科体系建设则需要各高校在藏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最终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藏学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藏学研究的发展与藏族研究的日渐繁荣,藏学目录学作为指导人们阅读藏学书籍、研究藏族文化现象、探讨藏学学术发展规律的学科日渐兴盛起来。但对藏族和藏学目录学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还有许多方面尚待拓展的空间。甘肃省藏学研究所丹曲博士主编的《拉卜楞历史档案编目与拉卜楞研究论著目录索引》,就是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开拓。它对于查找有关拉卜楞寺档案和拉卜楞寺研究文献资料的人们,都极为有用。  相似文献   

5.
正著名藏学家、民族史学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藏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王尧先生不幸于2015年12月17日下午6时与世长辞,享年88岁。王尧先生对中国藏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50多年的藏学研究过程中,他先后撰写了30余部专著、合著及200余篇论文,主编及参编的书籍17部。王尧先生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敦煌古藏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1月5日至6日,首届中国藏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陕西西安隆重召开。此次会议以“新史料、新视角与中国藏学研究”为主题,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联合举办。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院长王欣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游旭群教授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所长张云研究员分别致辞。参会学者围绕“新史料、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中国藏学》2012,(1):10-22
祝贺与琐忆——我与《中国藏学》杂志廖祖桂《中国藏学》出刊总第100期了。自从1988年2月15日创刊后至今已满24度春秋。现已名列中国民族类的核心期刊之一,享誉海内外。真是可喜可贺!作为首任主编,我亲历了刊物的创办过程并伴随其成长,度过了后半生,直至1998年6月退休,如今已届耄耋之年。当此庆贺之辰,回忆往事,有许  相似文献   

8.
正由拉巴平措和陈庆英担任总主编、张云为执行总主编的8卷13册、850余万字的巨著《西藏通史》历经14年的编撰,2016年由中国藏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不仅是我国藏学界的盛事,也是中国边疆研究学界乃至中国史学界的大事,首先应该表示热烈祝贺!原因有二:一是《西藏通史》是目前国内外第一部完整、全面、系统阐释西藏地方历史的通史性著作。二是《西藏通史》在2017年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出版  相似文献   

9.
中国藏学研究的历史分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余年来,我国的藏学研究事业空前兴旺,研究队伍迅速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涌现了一批运用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并以新资料为主要依据的新著。与此同时,藏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藏学研究事业的发展繁荣,藏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亟待加强。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应是当前藏学界迫切的课题之一。诸如藏学的研究对象、范畴、性质、任务的界定,藏学学科体系的建立,藏学的历史分期问题,历史研究与现状研究的比重协调,藏学与各相关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关系,都有必要深入研究,开展讨论,各抒已见,求大同存小异,提高认识,用以指导实践。本刊选发桂华的文章,以期引起藏学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兴趣,尚祈惠赐大作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为我们中国藏学人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更好地履行"两个服务"的责任,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文章在回顾当代中国藏学的发展历程和成就的基础上,明确了中国藏学在国际藏学的地位和影响,指出中国藏学已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对国际藏学的跟跑,改革开放初期的并跑,变成为今天在大多数领域的领跑状态。文章强调,新时代中国藏学人的使命是,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始终坚持"两个服务"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认真聚焦新时代中国藏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以团结协作精神形成藏学事业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中国藏学研究的理论思考一直是中国藏学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藏学是由历史、语言、宗教、政治、艺术等各种学科组成的一个学科群。它不仅需要藏语文基础、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 ,而且必须为现实服务 ,即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服务 ,为西藏及其他藏区的两个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藏学网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红 《中国藏学》2006,(2):44-50
“中国藏学网”(http://www.tibetology.ac.cn)于2001年7月21日开通运行。历经5年的创建与发展,今天的中国藏学网已经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自身的风格与特色,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期间,中国藏学网经过初版建设、二版建设两个阶段。其中,第二版“中国藏学网”调整了栏目设置、增强了藏学研究信息和报道、加强了藏学研究成果的数据化,并开通网站全文检索功能,同时升级了中国藏学网邮件系统、对网络杀毒系统也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目前,中国藏学网正在考虑第三版的改版工作,同时积极规划,力图将中国藏学网建设成为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权威网站。  相似文献   

13.
藏学研究三十年赤来道吉藏学是什么─—三十年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已有突破藏学是一门国际性学科。而中国是藏学的故乡,西藏是藏族文化的发祥地。作为一门独特的综合性学科,我国学者从事藏学研究已源远流长。大量藏、汉文献资料表明,有关西藏历史文化研究的开端,...  相似文献   

14.
藏学是研究中国西藏和其他藏区的社会历史发展变化规律的人文社会科学。国外一些藏学专家认为 ,匈牙利人乔玛开创了藏学。其实早在 8~ 9世纪的唐蕃时期中国就出现了藏学著作 ,这比乔玛要早近千年。所以说 ,藏学的故乡在中国 ,它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形成、发展起来 ,并逐渐走向世界的一门显学。由于它植根于华夏大地 ,饱经神州风云变幻 ,浸润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点 ,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就是其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本文将扼要说明这一传统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一古代中国藏学萌芽于 8~ 9世纪 ,形成于1 0~ 1 1世纪 ,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藏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纪念导师李有义九十诞辰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勒 《中国藏学》2003,(2):15-19
对于中国藏学研究的理论思考一直是中国藏学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藏学是由历史、语言、宗教、政治、艺术等各种学科组成的一个学科群.它不仅需要藏语文基础、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而且必须为现实服务,即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服务,为西藏及其他藏区的两个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藏学是一门以中国为故乡的国际"显学",国史学则是以新中国历史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科.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研究当代西藏问题需要藏学与国史学的交叉和跨学科研究.沿着这一学术理路,我以"当代中国的西藏"为研究领域,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为主线和重点,将当代西藏研究贯通于国史学中,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正《西藏通史》(8卷13册)荣获中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和中国藏学研究领域最高奖——第四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特等奖。《西藏通史》获得如此殊荣,是对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以下简称历史所)十多年来辛勤努力、编撰完成《西藏通史》这部完整、全面、系统介绍西藏历史通史著作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8.
藏学文献史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学文献是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和描绘有关藏族及藏族地区知识的一切载体。以藏文形成的文献是藏学文献的主体,用其他文字及形式创造的藏学文献成为藏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藏学文献学的宏观角度,概述中国藏学文献的产生、发展及繁荣的历史,希专家学者及同仁指教。一、吐着时期的藏学文献文字是文献产生的首要条件。据报道,新编《藏族文字与书法宝典》一书认为,三千多年以前,高原上的人们就已使用一种叫“玛尔文”的文字。西藏自治区藏语文指导委员会派人专程到传说中“玛尔文”的发源地古代象雄王国…  相似文献   

19.
发刊词     
《中国藏学》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刊物。藏学是研究藏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基本上属于人文科学范畴,但也包含一部分自然、社会科学的内容。当前,在学术领域中,藏学已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一门国际性的学科,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藏学的历史尚短,藏学领域各分支学科内部的结构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未确定,藏学这门学科的理论、方法术语等也尚未明确。然而,随着一个学科的不断发展,学科体系必须得到逐步完善,否则难以规范并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藏学学科内部结构的合理调整、各分支学科内部的良性组合及其相互关系、传统学科的继承和新兴学科的开创、不同学科的交叉、藏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等,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藏学的草创时期,随着西方各门新兴学科的引入,藏学研究逐渐突破了传统体系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