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朴初人间佛教的理论特点及其时代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朴初在建构人间佛教理论时,充分肯定了中国佛教沿着人间佛教方向发展的历史地位及其文化价值,深刻地总结了中国佛教历史形成的三大优良传统。他正确地揭示和阐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幸福、建设人间净土这一当代人间佛教主题,并依据新的时代要求,提出和阐述了“佛教是文化”、“佛教与社会主义不相违背”等重要人间佛教命题。上述佛教观点和思想,鲜明地体现出赵朴初有别于太虚、印顺人间佛教思想的理论特点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
陆昱 《理论界》2010,(5):72-75
为了改变佛教"非人间化"的严峻现状和恶性趋势,太虚大师、印顺法师、赵朴初居士和星云法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佛教与现世的关系进行了认真、执着的探索,提出并发展了"人间佛教"思想,实现了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转型。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回顾"人间佛教"思想的发展历史,研究其内蕴的和谐理念,这有助于促进人心灵世界、促进家庭关系、促进人与社会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关系、促进世界各国之间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人间佛教"作为专有名词出现,是在太虚大师<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一文中,作为现代特有的佛教理论思想体系则形成于20世纪,对于"人间佛教",谈论倡议者络绎不绝,这一理论思想体系是现代中国佛教思想家依据佛法基本原理,对转型社会与现代生活提出的众多问题的长期创造性思考的积累.其中,太虚大师(1890~1947)是"人间佛教"思想的创立者,印顺法师(1906~)、赵朴初(1907~2000)、星云法师(1927~)、净慧法师(1933~)等人则为"人间佛教"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太虚—印顺—星云"作为"人间佛教"理论谱系流变之样本,通过讨论从太虚到星云近百年间"人间佛教"理论演进,厘清当代"人间佛教"的多重价值取向。太虚以"对治"为主要动机,影响了印顺对"人间佛教"的命名;而印顺对"佛在人间"进行的教义溯源,又使"显正"成为星云建构"人间佛教"的关键词。从太虚到星云,"人间佛教"之社会价值体现为"对治归于显正"、"继往归于开来"、"发心归于发展"三种双重性取向,不仅与赵朴初等倡导之"人间佛教"相契合,也顺应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之需求,当可成为中国未来都市佛教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5.
佛教的动物权利观主要体现在戒杀、素食与放生三个方面.与其他动物权利思想相比,佛教更多地是从万物皆有佛性和性善论的角度来保护动物权利.但是佛教并不是从动物的利益、价值与感受苦乐的本体论意义上来保护动物权利,而是以为佛教徒获得转生来世善的果报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6.
印度佛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佛”为本。中国佛教虽来自印度,但经过禅宗慧能的六祖革命,却实现了由“佛本”到“人本”的转变,这一转变宣告了佛教中国化历程的完成。至近代,太虚大师等人致力于佛教改良运动,将传统重“神”重“死”的佛教改造成重“人”重“生”的“人生佛教”,实现了由“人本”到“人生”的转变。到现代,以赵朴初为代表的佛教界人士在新形势下弘扬“人间佛教”,倡导“去恶行善”的道德精神、“平等慈悲”的平等精神、“利乐有情”的利他精神和“人间净土”的现实精神,而这些精神均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所以由近代“人生佛教”向现代“人间佛教”的转变,标志着中国佛教实现了由“人生”向“人文”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晚清民初,传统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文化亟待现代化.在此背景下,太虚(1889-1947)以其高度的历史文化自觉,揭橥"人间佛教"之帜,宣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现实"[1](P233).经过数十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人间佛教"日益壮大,影响显著.有论者指出:"坚持人间佛教的发展道路,实现传统佛教向现代佛教的转变,成为自太虚以来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和共识."[2](P125)"人间佛教"适应时代需求以推动传统佛教现代化,既包含生活层面、精神层面,也包括人世思想、出世思想,更兼具现代特色、传统特色,不仅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成功个案.  相似文献   

8.
兴起于20世纪初的人间佛教已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形态.人间佛教对关涉现实人生意义的幸福理念有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认识.太虚大师通过生活之改善、德行之改进、定心之改进、净慧之改进以及净善之圆满五个阶段的阐发,展现了其人间佛教幸福观的主要内容,即把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境界的提升以及当下幸福的实现作为其幸福观的核心理念.该理念一方面净化和提升了世俗生活的境界和意义,同时又彰显了对永超苦海的极乐世界的向往和对超越性的人生永恒幸福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为标志,我国执政党利益整合范式的价值取向正在出现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是由"满足部分人利益"走向"共享改革成果",从代表大多数人利益走向依法维护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从群体利益至上走向对个人利益的彰显.它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道德诉求、政治意图和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0.
先秦民本思想在诸多方面与当代民主精神有着相通之处.只要我们深入发掘,它完全可以作为当代民主建设一个极具价值的参照系.先秦民本思想认为国家最高统治权的基础在民.而这一点正是当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先秦民本思想认为立君的目的在于利民、保民,帮助人民实现人生愿望,这一点也正是人民政权领导活动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等等.我们今天弘扬先秦"民本"传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注意:第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批判继承先秦"民本"思想.第二,充分认识先秦民本思想与其他历史时期民本思想的联系与区别.第三,全面把握先秦民本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之"以人为本"思想的根本区别.我们应当善于剔除先秦民本思想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让"民本"这一古老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重新焕发青春风采.  相似文献   

11.
谷宇 《理论界》2003,(6):23-24
民本思想是多彩多姿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主要精华之一。民本思想就是指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并以民众为发政施治之基础与标准的政治学说。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但中国古代儒家的民本思想由于受到阶级性的限制从根本上说并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也从来没有真正的为群众利益着想,尽管其民本  相似文献   

12.
王成  张玲 《晋阳学刊》2014,(4):102-110
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是多样化的,结果是多元的,从来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民族梦想,必须与本国文化传统尤其是政治文化传统相结合建设本国特色的政治民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定是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产物。先秦民本思想在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依然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先秦民本思想认为"民"是"上天"的选民,其"心"之向背决定了国家最高领导权的归属,而"人民当家作主"也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先秦民本思想认为立君是手段,利民、保民,实现民众福祉是目的,这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先秦民本思想认为如果君不称职,民可以反抗甚至易君、废君,这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执政党必须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执政为民,立党为公。善于剔除先秦民本思想的局限性与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让"民本"这一古老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重新焕发青春风采实为一代学人的在肩重任。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政治价值论转型和重构的重大时期,王船山和王廷相是重要代表。他们民本政治价值论的建立是从解构朱子理学中天理架构入手的,从理学走向气学,气本论的建立则使民本价值的提升找到哲学依据,民众合理欲求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人本价值具有合法性,他们的人学思想确立了人权是人确立为人的根本原则,人心、道心皆天赋,人本价值是基本的人权。民众人本价值的提升则是通过政治权变来实现的,权变而养民。他们主张和合的政治治理,刑以辅礼,以德化民,法以辅政,抬高了"刑"与"法"的地位。明清民本政治价值观从民众生存为本向民众合理欲望为本转变,民本政治价值论的重构是以人本价值提升为中心的理论重构。  相似文献   

14.
殷玮 《理论界》2011,(10):84-86
本着八宗兼弘、僧信共有的宗门思想,星云大师创建的佛光会现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国际格局。本文分析与探讨了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中对宗派、宗教差异的超越意识:一、依据佛陀"四姓出家,同为释氏"的主张,星云大师提出佛教各宗派之间应团结包容、互赞互助,唯其如此,佛教才有力量,才有发展前途;二、对于世界各宗教之间,星云大师主张"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发挥宗教教人明理、导人向善的价值,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三、融和与和平的理念,与星云大师一生所倡导与践行的人间佛教一切普化、兼容并蓄的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是依循契理契机的原则,融合传统佛教思想与现代社会思潮的结果。在"地球村"的时代,同体共生的全球化视野,是顺时应世的和平之道。  相似文献   

15.
从关注"人生"到彰显"人文"——中国佛教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学术界》2006,(4):165-171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中国化的改造,实现了由“佛本”到“人本”的转变,形成了重“人”、重“生”的中国佛教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在近代太虚等人倡导的“人生佛教”中得到了典型体现。至现代,以赵朴初为代表的佛教界人士在新形势下弘扬“人间佛教”,在佛教界倡导一种道德精神、平等精神、利他精神和现实精神。这些精神均体现了现代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人文精神,它的确立标志着中国佛教现代转型的开始。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重要内容的民本思想,其发展具有内在的逻辑——与德治主义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与封建君权相互调节,相互强化;与封建专制相互依存,相互背离;与尊君思想相反相成,互成一体。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都强调,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民意是政权的基础,民生是治国的出发点,但是,两者在政治观、历史观、伦理观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民本思想与西方人本主义都肯定了人的地位和历史作用,体现了对人的价值关怀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两者在理念、价值、实现途径和历史作用等方面存在着质的不同。以当代中国的历史境遇为背景,实现"臣民"向"公民"的根本转变、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以及民本与西方人本的当代融合,自觉地对民本思想进行现代转型,才能使它在当代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7.
正缪方明缪方明,1974年生,江苏江阴人,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部副教授。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哲学视域下的人间佛教理论源流研究"(13CZX032)。人间佛教研究在当代呈现出丰富之势,一些研究颇具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参考价值。但是,从哲学维度考察,目前大部分研究或落在人物层面上,或专从社会发展角度契人,基本上处于单独考察与历史层面的叙述中,使得研究呈现出个案性、局部性,对于人间佛教本质内涵以及人间佛教的理论形态、运动实践及发展方向,则展开、深入得不够。该项目研究立足于哲学视域,目的在于界定人间佛教的本质,使人间佛教研究上升到理性层面的认识与反思,让人间佛教的理念得以澄明,并找到其理论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近六十年来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写作与近现代佛教史上的<起信论>之辩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吕澂先生基于民族思想的视角,对其前期提出的"心性本觉"说予以语境转化,通过梳理中国佛学源流,确认了"心性本觉"为中国佛学特质这一思想事实.潘桂明先生的<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则将吕澂的"心性本觉"说由一特殊性佛学命题扩展为一更普遍的哲学命题--"即体即用"的思维模式,以此展开对整个中国佛教思想史的系统性阐述,进而反思中国哲学的反知传统.  相似文献   

19.
由对人之感性的肯定走向对程朱之理、气二元论的质疑,把原本超然在上的"理"引向人的自然性方面,在现有秩序中安置人欲,在人性的自然中建构秩序,这是明清思想家基于新的社会现实踩出的一条思想之路,由此决定了明清思想的纵向理路和横向关涉面:在形而上理据的探索层面,由陈献章发端,沿着"理欲之辨"这一主线展开,最后在戴震那里实现了由内而外的范式转型;在社会现实的应答层面,可以概括为五个相互关联的重大问题,即君权的强化和士大夫群体意识的觉醒、象征性权力资本的维护、民本思想的新探索、华夷之辨的新内容、实学与虚学的纷争。  相似文献   

20.
宋代儒学和佛学的相互关系问题是陈寅恪先生、余英时先生等学界前贤硕学极为关注的重大课题。李承贵博士著《儒士视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观研究》一书,全面、系统、深入地推进了该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学术突破和进展。作者明确指出:在儒佛之争中,宋儒始终坚持"儒学本位"、"儒体佛用"的立场,坚持唯有儒学的核心价值,即儒家之"道",才是重建社会秩序的最后依据;宋代儒士为复兴儒学这一伟大事业进行了艰苦探索,他们对佛教的"群体性误读"和"失真的理解"使他们的佛教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但这些"相反而适相成"的佛教观不但为新儒学的建构提供了繁富的心智资源,而且对佛教本身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儒士佛教观对于佛教在中国的生存发展而言,并不是完全否定性的,也是有积极性、建设性一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