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与巴以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质上看 ,巴以冲突是巴勒斯坦和犹太两民族现代化的矛盾。这一矛盾表现在三方面 :民族主义目标的对立 ,即两民族均企图在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民族独立国家 ;悖论的经济现代化 ,以色列的经济现代化建立在否认巴勒斯坦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之上 ;作为传统力量的宗教与现代化的矛盾 ,进一步加剧了巴以冲突。从长远来看 ,巴勒斯坦问题的最终解决 ,必须以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的现代化权利为前提  相似文献   

2.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民族之间的问题是萨义德批评理论的基石,萨义德将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巴勒斯坦民族独立运动熔铸成后殖民主义理论。"一国两族"是萨义德设想巴以问题的长远目标,在其早期和中期还有"一个世俗-民主国家"和"两国并存"的不同变体。其具体途径是"文化抵抗",由东方叙述、驶入西方、共同解放三个论题构成,实属一种民主斗争的策略。萨义德对民族问题的思考,尽管忽视了武装斗争、经济实情和人民力量三个要素,但他的巴勒斯坦叙事不失为深刻而富有启迪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3.
犹太—以色列问题是哈马斯与法塔赫的主要分歧点之一。法塔赫承认以色列,同意以政治谈判方式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哈马斯坚持反对犹太人、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强硬立场,拒绝承认以色列,号召长期圣战,但也同意与以色列实行有条件的临时停火。两派立场的差异与他们各自的发展历程、斗争理念有关。哈马斯强硬的反犹、反以立场,在巴勒斯坦人中树立了毫不妥协、舍身成仁的抵抗者形象,提高了其在巴勒斯坦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给自身和巴勒斯坦人带来严重损失。它还导致以色列人对国家和人民安全的忧虑,对以色列政治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阻碍了巴以和平进程。两派的分歧反映了巴勒斯坦人实现民族权利道路上的两难困境。从长远来看,要使哈马斯改弦易辙,应当将其融入巴以和平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4.
浅析以色列对被占领土的经济政策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包括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在内的大片阿拉伯领土。为巩固战争的胜利成果,以色列在被占领土上推行旨在服务于本国经济的“经济一体化”政策。“经济一体化”政策的施行,对巴勒斯坦民族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成为巴勒斯坦民众对以色列愤恨和不满的根源,并为中东和平进程注入了不安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从表面上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在耶路撒冷、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巴勒斯坦建国等关键性问题的严重分歧导致了巴以和谈屡陷困境,而笔者以为,和谈困境根源于两大民族主义思潮--犹太民族主义与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内在对立.  相似文献   

6.
目前横亘在巴以之间的巨大障碍除了被占领土问题、难民问题、耶路撒冷归属问题、巴勒斯坦建国问题、水资源问题以外,笔者认为,两个民族之间的仇视与怨恨情绪是巴以之间的另一难解之结.2000年9月以来,笔者曾三次前往以色列求学并居住了两年多时间,最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皆为弹丸之地,而且居民点交叉分布,以色列国内还有100万的阿拉伯人,因此,如果民众之间基本的谅解与信任培植不起来的话,那么再完备的计划都难以真正实现和平.  相似文献   

7.
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的犹太定居点问题,实质上是巴以双方长期在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关于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的争夺斗争。在这场持续数年的较量中,以色列以犹太定居点为工具,对巴勒斯坦进行遏制。掌握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犹太定居点的现状及影响,能够从宏观上把握以色列的对巴战略,丰富学界在定居点问题上的研究,对我们全面深入了解巴以和谈及面临的障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均属于历史上的巴勒斯坦地区,是经1921年英国的划分和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而形成当前一分为三的局面.约旦是影响巴勒斯坦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1948年以来.约旦对巴勒斯坦的政策经历了约旦化、巴勒斯坦化、支持巴以和谈三个阶段.在约旦关注巴勒斯坦问题的背后,隐藏着约旦王室久存的"哈希姆情结".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的摩擦,反映了约旦民族主义和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矛盾.巴勒斯坦问题的演进,对约旦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建国与希伯来语复兴、大屠杀一样,在民族构建进程中占据着制高点之位。对于以色列人来说,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一场保家卫国的生死存亡之战;而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来说,这场战争无异于“大灾难”。作为战争的亲历者,第一位以色列本土作家伊兹哈尔面对大批流离失所的阿拉伯难民,不免遭受良知拷问。在其发人深省的中篇小说《黑泽废墟》中,他描写了以色列士兵对阿拉伯村民的驱逐,以及叙述人在驱逐阿拉伯人的过程中产生的内在冲突,且在巴勒斯坦难民的苦境与历史上犹太人的流亡经历之间建构关联,对塑造以色列人的集体记忆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巴春秋     
战云缭绕的中东,多年来始终牢牢牵系着人们的视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这两个民族旷日持久的纷争、怨怼究竟起源于何时?漫漫历史长途中,他们曾有过怎样的努力和挣扎?世代累积的血海深仇,什么时候才能归于消弭?《以巴春秋》正是这样一本着力解读这些问题的书。  相似文献   

11.
格桑·卡纳法尼是当代巴勒斯坦著名作家、热忱的爱国主义者。自1948年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建立以色列国以来,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间进行了四次中东战争。被以色列逐出巴勒斯坦的阿拉伯难民多达一百八十万。他们分别流落在黎巴嫩、约旦、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留居在以色列占领区的  相似文献   

12.
周孝正 《社区》2009,(20):39-39
对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我的第一个观点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下自己的结论;第二,我个人的知识和经历告诉我,以色列是个好国家。有一次我在校内网看同学们发的图片。有一张图片引起了我的深思。这张图片的标题叫“英雄”,图片上是一个赤手空拳的巴勒斯坦青年。站在长长一列以色列坦克面前.硬是把这列坦克给拦住了。  相似文献   

13.
犹太人从世界各地奔赴巴勒斯坦建国的历史成因在于欧洲的基督教世界始终没有友好接受这个民族,一千多年来的歧视、排斥与压迫使得犹太人不得不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由于中东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色列国家在巴勒斯坦的建立和发展的行动又受到大国的干涉。正是这些错综复杂的原因导致了今天中东地区阿以冲突的紧张形势。  相似文献   

14.
2005年8月15日,以色列沙龙政府开始着手实施单边"脱离接触计划"(简称"单边计划").一周后,即8月23日,以色列最终完成了陆续从加沙21个犹太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北部4个定居点撤离的行动.至此,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期盼已久的中东和平进程再度显露出一线曙光,人们的眼球瞬间又聚焦到一度被"冷落"的巴勒斯坦问题上.  相似文献   

15.
自从以色列军队去年12月对巴勒斯坦发动新一轮大规模的军事打击以来,巴以冲突骤然升级,以色列“软禁”和“围困”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达四个月之久。经多方努力,阿拉法特终于重获自由。国际社会期盼巴以能尽早停止冲突,重新回到谈判桌上。从“软禁”到“围困”为报复巴勒斯坦激进分子去年12月1日和2日制造的针对以色列目标的严重爆炸和枪击事件,以色列出动飞机坦克,对巴勒斯坦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打击,并且把目标首次指向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的总统官邸和总统座机。阿拉法特从此失去行动自由。在军事打…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埃及和以色列之间虽然实现了和平,但两国的关系却形成了“冷和平”状态,表现在:巴勒斯坦自治问题谈判无果而终、埃及反以情绪上升,埃以政治交往冷漠、埃以经济交往呈现一方冷一方热的局面等。这种状况的形成与延续有深刻的原因和背景:第一,和平并未打破埃及和以色列不信任的“心理之墙”;第二,埃及和以色列对和平与正常化理解有差异;第三,两国在塔巴问题、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上的尖锐矛盾。在两国冷和平关系的背后,反映的是两国对中东地区领导权的争夺。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犹太、希伯来,在今天和历史上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在今天的语汇中,这三个词的概念基本上是明确的,不至混淆。“以色列”是一个政治实体的名称,指在巴勒斯坦的那个犹太国家。“犹太”是一个民族的名称,指生活在以色列国的主体民族,也指目前仍散居在世界各地的、有犹太血统、信奉犹太教的那部分人。“希伯来”,是一种语言的名称,指今天以色列国的官方语言,也在一部分散居的犹太人中使用。那么,今天正确地使用这三个名词,应该是:以色列国、犹太人、希伯来语,错误地使用会引起概念上的混乱。例如:我们不能把希伯来语说成“犹太语”,犹太语一般是指散居在世界各地犹太人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是指欧洲犹太人所使用的意第绪语。  相似文献   

18.
吕迎旭 《社区》2012,(14):36-36
巴勒斯坦虽仍处于被以色列占领状态。但这里上网倒还挺方便。据统计,每十个巴勒斯坦人中,就有约一个网民,卖菜的小贩都可能是资深的网民。这在整个阿拉伯世界都名列前茅。巴勒斯坦人上网除了与外界保持联络外,最重要的就是交流一些生活趣事,当然很多段子都离不开他们被以色列围困下的生活。 比如前段时间。以色列士兵沙利特在巴以换俘中获释回到以色列的家中,巴勒斯坦网民就以他们特有的幽默方式向他告别。有段子这样写道:在交还沙利特后,哈马斯又给了以色列一个“惊喜”,那就是通知他们沙利特已在加沙结婚生子,他的儿子将被用来进行下一次交换。  相似文献   

19.
"戴维营协议"签订以后,埃及与以色列两国逐步走向关系正常化.然而,在这个协议的执行过程中,埃以两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尤其是埃以之间的塔巴问题和巴勒斯坦自治问题成为障碍.埃以在这些问题上的谈判被拖延下来,阻碍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纵观20世纪80年代的埃以关系,两国之间并没有出现一个"蜜月期",而是始终保持一种"冷和平".  相似文献   

20.
幕尼黑黑九月事件是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巴以冲突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是巴以矛盾长期激化的结果.也是巴以冲突的特殊表现.黑九月事件引起的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猛烈而残酷的报复行动,以及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更加激烈的恐怖行为,使巴以冲突更加激化.黑九月事件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行动无助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促使双方最终走上了政治解决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