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业资讯     
《成才与就业》2022,(7):89-89
内蒙古: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创业内蒙古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内蒙古将主要从三方面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第一,创新创业培训和教育。鼓励高校、培训机构、社会组织开发适合青年大学生的创业培训项目,教育部门围绕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创业者,积极开展初创企业入门培训、创业训练营等,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第二,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创业启航专项活动。通过专场招聘、创业论坛、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形式全方位开展青年创业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2.
经济转型需要新型创业者。大学生作为拥有创新思维和能够快速掌握新技术的年轻群体,是新经济时代创业的主要力量。创业培训是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大学生创业培训模式难以满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创业需求。本文从经济转型视角研究大学生创业,探讨我国当前社会组织与高校合作开展的三种典型创业培训模式的特征,分析大学生创业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大学生创业培训模式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是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教育,它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深化,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大学生具有开创性个性和创业精神。很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对创业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包括创新意识、创业意识、知识、技能等在内的综合性的创业素质,促进就业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创新创业理论的研究,并与课外科技活动紧密联系,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同时,增强动手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求创新。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开设全校性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课程,注重创新创业实践并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全社会创业资源等措施,将会极大地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成才与就业》2009,(11):14-14
为帮助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做农村创业领跑人,江苏省盱眙县将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了全年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大计划中进行实施。由于大学生村官年纪轻、文化层次高、头脑灵活、思维宽广、工作有活力,他们到农村基层任职后,都想干出一番事业。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结合当地资源优势进行创业,以自己的现身创业成功经验来影响当地村民,引导更多的村民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为让大学生在基层得到较好锻炼,系统掌握创业技能,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主要通过创业教育来加以培养.创业教育通过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素质,使创业者具备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从而推陈出新,做出新的贡献.高校对创业教育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根据各自的学科优势和培养特点实施创业教育,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教育培养目标转换切入,分析当代高等教育培养方式和内容体系应该创新大学生的创业培养。文中从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培养、创业知识技能培养,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详细论证了大学生创业的知识技能培养是当代高等教育在更高层次上培养人才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回乡创业前景光明但风险很高。回乡创业的大学生面临着传统观念阻碍、创业能力不足、融资困难、创业环境差、准备不充分等现实困难。这些困难的克服离不开舆论引导、创业技能培训、金融服务支持、创业环境的优化,尤其是政府的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内工程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针对专业技能的培训方式;二是以技能培训为关键点的深层次、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三是将综合素质、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有机结合为一体的培训方式;四是综合性的培训方式.工程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应注意培训的服务面向,认真分析院校实际情况,找准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竞赛与课程联系不紧密等问题,采用观察法、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等,分析高校构建“课赛一体”创新创业育人模式的意义,以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智慧经济”创新创业竞赛为例,以沈阳工业大学开设的“智慧经济大赛”选修课为依托,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与课程改革相融合,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相契合。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创业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否推动我国的大学生创业,关键取决于创业活动的主体——大学生。首先,要形成正确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活动能否得到家庭的认可。大学生要形成“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的意识。其次,要培养一定的创业能力。所谓创业能力就是指成功创办并经营一家企业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应抓住有限的宝贵学习时间,全面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要掌握扎实的通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2.
过星 《国际公关》2023,(13):153-155
“互联网+”时代,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路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调查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剖析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得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不佳且受平台、教师、课程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加强创建实践平台,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为“互联网+”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创业困境及胜任力研究——基于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业胜任力(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方法日益成为研究创业者特质的有效手段.目前,大学生已构成一个特殊的的创业群体,大学生群体创业过程中面临机会能力困境、资源困境和团队互补性困境.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特征可分为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两个维度.创业素质维度的结构要素主要包括社会经验与人际能力、创业激情与创造力、团队意识与风险承受力、心理素质与知识结构;创业技能维度的结构要素主要包括机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洞察和营销能力、管理技能等.  相似文献   

14.
创业环境是直接影响创业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大学生的创业特点,利用GEM模型,选取资金支持、社会支持、政府政策支持、创业技能培训及社会环境5个维度,对福建省大学生创业环境进行评价。269份样卷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大学生创业环境一般,方差分析显示资金支持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环境最关键的要素。因此,应优化大学生创业的金融环境、政策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重庆工学院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全新课题。创业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重庆工学院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对于创业所持的观点,并客观反映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和帮助,并在政策、资金、技术和管理培训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驱动下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为高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导向依据。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为导向,从创新创业支撑、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了高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群组G1法的评价方法,引入非线性加权的评价模型,并以A大学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价分析,根据实证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高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依据创新创业过程、人力资本管理、李克特量表、胜任力等理论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全面描述了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各种因素的状态,能客观准确地评价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理论分析和操作性结果均表明了此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抵御创业风险的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创业作为一个机会,存在着风险,抗风险能力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极其重要。分析大学生创业可能遇到的风险形式,剖析大学生创业风险的决定因素,笔者认为大学生提升抵御风险能力的途径是:创业准备要充分、资金管理要科学、创业技能要精通、社会经验要丰富、心理素质要提升。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理科大学生应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出众的实践能力、敏锐的创新创业思维和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格。为切实增强理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应从优化培养方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深化科技竞赛、固化创新基金平台等方面对理科大学生进行引领和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量化分析,找出影响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而制定相应的提升路径。基于文献研究,从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3个一级指标层出发构建了包括20个二级指标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某高校为实证案例,采用德尔菲法和问卷调查获取原始数据的方式,综合使用ANP(网络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求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量化权重结果比较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指标,进而从加强大学自身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改善高校、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以及激发创业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