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文体的特征造成了文本中叙述人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从贴近到疏离的不同变化。与其他非诗文体相比,读者在阅读诗歌的时候,有两方面的原因会影响其阅读:一方面,作者与读者往往将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视为作者本人,但实际则是作者在诗歌中塑造了戴着不同面具的“我”;另一方面,尽管读者可对诗歌的意义进行多种解读,但作者仍然可以通过其诗歌修辞,对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此外,还可以副文本的题解或注释方式来控制读者对文本的理解维度,展现多个不同的抒情诗人形象。 关键词:不同文体的特征造成了文本中叙述人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从贴近到疏离的不同变化。与其他非诗文体相比,读者在阅读诗歌的时候,有两方面的原因会影响其阅读:一方面,作者与读者往往将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视为作者本人,但实际则是作者在诗歌中塑造了戴着不同面具的“我”;另一方面,尽管读者可对诗歌的意义进行多种解读,但作者仍然可以通过其诗歌修辞,对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此外,还可以副文本的题解或注释方式来控制读者对文本的理解维度,展现多个不同的抒情诗人形象。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之一、同时又是美国读者反应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沃尔夫冈.伊瑟尔,他的现象学文本阅读理论,主要关注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另外,他还提出了"隐含的读者"等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理论思想,深刻影响了美国读者反应批评。文本与读者在阅读行为中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成为伊瑟尔审美反应阅读理论的中心内容与核心理念,而具有鲜明现象学色彩的"文本的召唤结构"和"隐含的读者"则共同构成了伊瑟尔阅读理论的独特知识建构。作为对读者一极关注的文学理论,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界、美学界刮起了一股强劲的理论风暴,并实现了文学批评研究第三次重心的转移,即从作者中心、文本中心到读者中心,并在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与当代中国文论建设中产生了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图示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但近二十年来,它成为阅读理论的研究重点。传统的阅读理论把阅读过程看作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模式,即从文本到人脑的过程。而现代图式阅读理论将阅读过程视为自上而下的模式,阅读理解过程被看作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试图构建文本意义。本文探讨了图式理论在外语文本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18世纪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为理解欧洲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一个既能从社会宏观层面,又能从具体作品的微观层面进行解读的综合视角。文学公共领域形成的核心是作品的文本生产及其社会传播。从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互动关系出发,可以明晰文本生产过程;从作品、市场、社会三者相互建构的过程出发,可以厘清文本传播的社会意义。在印刷技术进步、版权制度确立、图书市场形成这些时代背景下,作者的文本创作开始从阅读市场及社会阅读期待中确定作品的风格及内容;书商的谋利行为借助市场调节手段,促使作者根据读者的阅读期待进行文本创作;读者的阅读消费实况则对作者、书商的相关努力进行直接评断。作者、书商、读者三者身份相互建构,相互影响,最终以谋求个人主体性为出发点,以共同构建社会公共性为终点,合力推动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阅读作为言语交际模式的一种,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动态交际过程。关联理论,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对此能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以具体的英语阅读文本为分析对象,运用关联理论,探讨了在文本阅读中如何取得语篇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6.
标准作者和标准读者是埃科提出的一组重要的理论概念,涉及真实作者、文本、现实读者、阅读实际和其它相关概念.标准作者和标准读者概念旨在避免形式主义批评侧重文本、读者反应批评和解构主义批评侧重读者的片面极端,强调诠释过程必须以文本为依托,尽力做到作者、文本和读者三维之间的动态平衡,综合有效地解读文学作品,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巴赫金对话理论看鲁迅文学翻译之“硬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人们认识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过程牵涉到译者、文本和读者,本质上就是一个多重的对话体。本文试从作者与读者、读者与文本主人公、文本主人公意识与社会意识以及译本与读者的对话角度来审视鲁迅文学翻译之"硬译"现象。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开创了读者研究的先河,在阐述读者地位和"隐含的读者"这一概念的同时也将研究的焦点落实到具体的阅读活动上,他们将读者的阅读活动视为文学文本生命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读者由审美感知到意义反思再到意义融合的过程,是读者期待视野的对象化的过程,是读者在视点的游移转换中"被动综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影响英语快速阅读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阅读是读者从语篇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是作者将自己头脑中的信息编码 (encoding) ,形成语篇 (text) ,读者再把语篇进行解码 (decoding) ,获取信息的交际活动 ,这一交际活动在进行过程中要受很多因素或变量的影响。本文讨论了影响英语快速阅读的文本特性、读者特性、作者特性和跨文化交际特性四大变量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阅读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用巴赫金的超语言学理论,从话语的对话性角度,分析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认为阅读应被视为对话,一种读者与文本间的对话,阅读过程则是对话过程;一次成功的阅读应是一次成功的对话交际,是一次成功对话交际技巧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1.
读者接受理论强调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任何文本在其自身被消费、被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意义。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相融合,才谈得上接受和理解。谭恩美作品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之一,其创作的特殊性必定会使中国读者在作品理解上产生偏差。尝试从读者接受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谭恩美作品的两大意象——“母亲”与“食物”的翻译,期望能获得满意的读者效果。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一项复杂的书面语交际活动,不仅涉及词汇、语法和语义等语言知识与思维间的相互作用,还体现读者与作者在文化、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交流。在阅读过程中,作为交际一方的读者并非被动接受书面符号所传递的信息,而是自始至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之中。如阅读理论专家Goodman所说,读者是在重新组织作者通过字符展现的篇章。Irwin认为,阅读理解应视为运用书面信息和已知信息推测作者本意的过程。笔者认为,上述专家提  相似文献   

13.
以理论结合实践的编写方法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运用逻辑推理的阅读技巧,去领悟文本(text)的暗含意义和作者的真实意图,使读者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大意。从而更好地完成文本、作者和读者的交际过程,达到阅读理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他对女性人物的刻画似乎轻描淡写,甚至有些研究者认为他有轻视女性的倾向。然而,这恰是作家女性意识的一种反映。他的早期小说《雨里的猫》就是以女性视角展开的。文本中的背景设计、言语策略和意蕴层面都给读者留下充分的艺术空白点,从而激发、鼓励读者进行积极的填充。读者对文本的阅读和"再创造"的过程即是逐渐理解海明威对"迷惘的一代"女性生存状态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5.
四种不同的阅读身份,许多时候并不重合,比如诗歌爱好者的阅读、诗人的阅读、诗歌编辑的阅读,以及诗评角度的阅读,从身份上都可能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在接受美学意义上,不同的阅读身份相对于同一文本,其审美需求其实也不尽相同。那么,有没有一种文本可以被四种不同阅读都认可,就是说有一个类似数学公式里的"公分母",可以被不同的审美需求"通分"?如果有,这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诗歌文本?本文以荣荣的诗为例,试图探讨四种审美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隐含作者"是隐含在文本中的作者的"第二自我",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建构其艺术生命.在小说阅读中,一方面,读者要以识别叙述者为突破口,着眼于文本的整体语境,通过辨识叙述者的可靠性而完成对隐合作者的审美建构.另一方面,由于隐含作者与现实作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读者还必须结合作者的创作语境予以建构.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读者阅读理解文本的过程是读者发现图式、激活图式并更新图式的过程。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教师应该设计更多有利于激活学生大脑中原有图式结构的问题或活动,促使他们更新陈旧过时的图式结构,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准确把握作者写作的意图,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美国当代学者E.D.赫希和斯坦利·费什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出发,试图重新划定文本阐释的边界,规约其有效性,以纠英美 新批评文本中心主义的理论偏颇。赫希从作者入手,坚持作者意图是文本意义的唯一来源,将阅读看作对作者本旨的还原;费 什从读者切入,聚焦读者的阅读经验,以“阐释共同体”等概念赋予阐释活动以新意,进一步开辟了阐释学的读者维度。二人的 理论思想集中体现在《为作者辩护》和《什么使阐释可被接受?》两篇文章中,他们对阐释边界和有效性的探讨,拓展了文本阐释 的多种可能,有助于遏制当下阐释空间过度膨胀的趋势。但二人的论说都是在文学内部进行,且只强调文本意义的单一来源, 没有充分地将文学活动看成各因素相互联动的过程,其理论未免走向片面化。  相似文献   

19.
当代新媒体语境下的叙事艺术不仅承继了小说与电影的叙事语言,而且形成了如延续、并置、穿越、解构等独特的话语方式。叙事文本中的线性时间被解构、延缓、并置,故事不再按作者的叙述时间延续,而成为隐藏于屏幕之后的需要由读者探索的空间链接形态,不存在确定的起点与终点,没有方向,过程大于结局,时间永远分岔。由于用户的介入,故事时间、叙述时间与阅读时间三者统一于一个"现在",阅读与叙述同时进行,角色、作者与读者在叙事文本中并行。  相似文献   

20.
论自由的读者——罗兰·巴尔特《作者之死》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着重强调了文本世界解构后的读者的自由,认为在作者的主宰地位被颠覆后,读者获得了完全的解放与自由,可以随意对文本进行肢解,进行可写性阅读.巴尔特的"自由读者"将导致"文本之死",导致整个文本世界的崩溃.读者的自由应该有所制约,任何自由都是有限的自由,纯粹的自由并不存在(梅洛-庞蒂).读者在对文本进行自由肢解后,其存在也受到威胁,这正是解构主义"非中心"化后的后工业化时代人类的困境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