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动画电影大师宫崎骏的代表作《千与千寻》富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影片全名《千与千寻的神隐》中的"神隐"是日本古代特有的一种民俗现象;"油屋"中登场的各种形态各异的神灵具有浓郁的日本传统宗教文化色彩;汤婆婆通过夺取他人的真实姓名来支配他人的手段起源于日本古代的"言灵"信仰。宫崎骏正是想要通过《千与千寻》这部作品,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惜,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酒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产物,酒在日本产生以来,历经了从"神酒"到"天皇之酒"的演变过程,如今的日本,酒已经进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日本社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酒文化模式及其社交礼仪,酒文化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日本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本文通过追溯日本社会中酒的产生与酒文化的发展历史,探求其文...  相似文献   

3.
《古都》以千重子的内心成长为重点描写了京都和京都人的生活,借此表达了社会须吸收外来文化以发展,同时须保护传统文化以留存"美"的思想。这一思想与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和主体性特征是一致的,同时也是日本文化最大的传统。  相似文献   

4.
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将日本文化与西方的"罪"文化相对应概括为"耻"文化,虽然此观点在二战期间被提出,但其影响依旧深远。本文试从"耻"文化的概念、产生、利弊及现状等多个角度,全面剖析"耻"文化。通过对"耻"文化的剖析,进一步了解日本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5.
日本殖民地摩登都市大连生成了诗刊《亚》,并孕育了日本现代主义诗歌的发生。摩登都市大连的"生活空间"和诗人们的"摩登体验",成为安西冬卫等《亚》诗人群诗歌创作的基础和文学的感性来源,他们的诗歌交织着的西洋、日本、中国等多重民族文化的葛藤,浸透着西方现代主义、殖民主义和日本传统文化的诸多特性。  相似文献   

6.
二战前夕,时年9岁的渔家女坂本千代(后为艺伎新田小百合),由于家庭贫困,被卖到了日本京都的新田艺馆.在那里,她体味着与自己生活的乡村迥然不同的城市风情,追寻着一段或许永远不能兑现的爱情,见证着一代代艺伎由盛及衰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
日本3.11大地震发生之后,传统社会中的"自肃"和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发挥了巨大作用。"自肃"源于日本传统文化,国民的"公民意识"则是日本积极推进公民教育的结果,二者互为表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日本的经验告诉人们,在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给传统文化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并使人们自觉遵循,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文化也是治国安邦的法宝。  相似文献   

8.
仿古街区对于传统生活方式、传统街区的还原唤起了人们怀旧和怀古的情怀。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西方的城市建设理念及形态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多数城市已经"面目全非"。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后工业文化"的影响,昔日古朴的城镇和街道越来越受到怀念。仿古街区的开发正好迎合了人们的怀旧需求,这就是仿古街区之所以兴起的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9.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脱亚入欧",追捧西方文化,冷落中国传统。日语诗歌,除了传统的和歌、俳句,又有自由诗崛起,汉诗则逐渐边缘化。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随着日本的国语改革,文言文被人遗忘,汉诗更进入冷宫。不过,由于一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和惯性使然,雅好汉诗者仍然不少,明治初期一度甚至空前繁荣。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人常以汉诗写...  相似文献   

10.
伴随武士阶层的崛起与民众觉醒而逐渐兴起的镰仓新佛教,在长期的中日文化交流过程中深受中国佛教影响。日本净土宗沿袭了唐代净土教"善道流"的血脉;而临济禅与曹洞禅则分别继承了宋代的临济"看话禅"与曹洞"默照禅"的衣钵;日莲宗所使用的汉译佛经也体现出其与汉文化之间的关联。新佛教中传统因素的客观存在虽不置可否,但它与唐宋佛教之间一脉相承的事实,不仅折射出中日两国间深厚的文化互补,同时也是中世日本渴求"新文化"和佛教"庶民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创造社成员共同的留日背景使得创造社的戏剧艺术受到"日本机制"的影响和促进。第一重"环境机制"中,日本是作为"背景"而以其社会环境和时代氛围对创造社诸君产生影响;第二重"中介机制"中,日本是作为"桥梁"而引导他们涉猎更广泛的文化和文学;第三重"体验机制"中,日本是作为"触点"而使他们的体验心理得以建立,从而开启一段艺术之旅。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的蒙古族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游牧体系丰富了中华文明。随着人们对于地域文化所带来的无形力量的认识加深,蒙古族传统文化已经开始逐渐融入到室内设计行业中来,为室内设计行业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阐述了以"入情"、"入理"为理念的旅游纪念品专卖店设计思想及设计手法,强调了民族文化中的情感力量及其对现代室内设计起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涵盖政治、教育、伦理、道德等文化,其中包含着丰富深刻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人和"等和谐思想。其文化核心重在人格的培养和精神的塑造,是人文价值体系中的瑰宝。当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当庞杂,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坚持用科学的态度,正确把握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将继承和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认识、分析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改造和吸收传统文化,使其自我更新为现时代服务。  相似文献   

14.
论日语中“挨拶言叶”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在交际中,寒暄语是必不可少的,相互的寒暄不仅能传达某种具体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相互的寒暄能够使交流的双方确认共同的文化背景,并产生相互的信赖。"挨拶言叶"反映了日本人际之间"以和为贵"的文化特征,以及日本人不同层面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社会关系越密切,"挨拶"越简单、随和;反之,越复杂、庄重。而人们在一些大型活动上进行的"挨拶",选择得体而有感染力的措辞很重要。所有这些,都是学好日语必须掌握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日本武士的必修之书,《叶隐闻书》在日本历来受到广泛的推崇和传播,该书对于我们了解日本武士道文化也是有着深远的意义的。诚然,武士道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本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本文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该书所提及的武士道准则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评价,以期对我们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化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郑燕欣 《南都学坛》2008,28(5):21-23
汉画乐舞艺伎,不仅表演技艺超人,而且形象妩媚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主要得益于服饰与化妆造型手段的运用。汉画根据乐舞艺伎不同的角色和功能设计不同的衣服和装饰,修饰和打扮不同的色彩和形式,把乐舞伎人刻画得服饰华丽、光彩照人,塑造了乐舞艺伎的良好形象,从而增强了乐舞艺伎表演艺术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江南",在中国传统文化意象里,总是以旖旎的身姿,驻足在杨柳堆烟处,摇曳在风帘翠幕中,徜徉在桨声灯影里,千百年来,人们记忆里的江南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繁华、富足、柔美、灵秀、人文荟萃、才子辈出,是人们对文化江南的深刻印象。然而,读杨念群先生的《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资源意义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民族特点的重要概念,其内涵丰富,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占据了非常突出的地位。这种"和"的理念在日后广泛渗透于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使得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也因此弥漫着和谐之气。认真领会和梳理传统文化中这一思想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给"和谐"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当是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承继和发扬。  相似文献   

19.
李盛涛 《东方论坛》2010,(2):60-63,68
小沈阳在《不差钱》中体现了一种文化的暧昧性。首先,其非男非女的装扮体现了性别身份的暧昧,这不仅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审美想象,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指涉功能和反讽意义;这不仅在美学上颠覆了传统文化对男性"阳刚之气"的审美界定,而且更是一种后喻文化意义上的美学叛乱。其次,"小沈阳"与"毕福剑"的关系,体现了通俗文化与官方主流文化的暧昧性,体现了意识形态在当代具有格拉姆希意义上的"社会粘合剂"作用或马尔库赛意义上的个体与现实诸条件的"想象性关系"。这种暧昧性使人们很难真正读懂小沈阳,这也使他不仅成为娱乐意义上的"小沈阳",而且成为当代文化意义上的"小沈阳"。  相似文献   

20.
"东"向作为文化和建筑中的重要方位,从原始时代至今一直得到人们的神化和敬仰。文章突破传统文化分析方法,在原始天文学基础上,从原始时空的测算过程中,推断出其成因乃源于原始时空测算技术。由于东向本质上具有原始时空特性,因此,正确理解与东相关的文化和建筑中的时空内涵,以崭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方位对文化、建筑等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