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在近现代社会十分重要,就连孙中山也和广告有过一段渊源. 1892年,孙中山从香港雅丽士医学校毕业,赴澳门行医,被澳门的镜湖医院“破例”聘用,孙中山由此成为澳门第一位华人西医.但是,孙中山此时的工作是义务的,没有薪水.因为镜湖医院是中国人开办的医院,一向用中医中药来治病,孙中山为了进入医院工作,就提出了义务诊治,以换取医院对自己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孙中山与澳门的关系:其一,澳门是孙中山安置家人和从事革命活动,进行救国斗争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基地;其一,澳门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氛围,对孙中山革命思想和近代化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拜读了陈君聪同志《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孙中山》一文(见《光明日报》1984年5月9日第三版,以下简称陈文)。认为其中一些史实似乎有误,特予辨正(以下陈文的引文中凡加着重号的字,即需商榷之处)。 陈文第二节第一、二行说:“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县人。”其实,“逸仙”並非孙中山的“字”,而是他的号。关于这点,孙中山本人在自传中已写明:“仆姓孙名文字载之号逸仙……”孙中山原号日新,“1886年改号逸仙(与粤语“日新”谐音),以后在广州、香港、澳门学医、行医及游历欧美各国时常用此名”。  相似文献   

4.
连云港人值得自豪,早在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就曾对连云港给予特殊关怀,为港城巨变绘就了宏伟蓝图。 1885年海州之行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3岁(1879年6月)时随母亲经澳门去檀香山其兄孙眉处,先帮哥哥经商,后进学校读书,系统的西方教育和多年的海外生活,使其开拓了胸怀和眼界,丰富了民主思想和科学知识,逐渐萌发了改造祖国的愿望。 1885年4月,孙中山自檀香山经日本至上海,然后北赴江苏连云港(时称海州),在这里巡游七八  相似文献   

5.
1989年12月9日—12日在澳门举行了纪念林则徐巡阅澳门150周年的活动及学术研讨会,我校教授陈锡祺、陈胜粦、副教授郭景荣应邀参加。陈锡祺教授在研讨会上宣读了题为《林则徐巡阅澳门的历史意义》的论文;陈胜粦教授宣读的论文《林则徐与澳门》,包括上篇——“林则徐坚持行使对澳主权的斗争”和下篇——“澳门新闻纸的翻译与林则徐走向‘近代’的开端”。在研讨会闭幕式上,陈锡祺教授代表内地学者讲话,指出这次研讨会将对中国近代史和澳门史的研究以及林则徐研究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会后,陈教授一行考察了林则徐、孙中山在澳门活动的历史遗址,受到当地人士的热情接待。澳门有关方面对我校研究林则徐和孙中山的进展十分重视,并予以好评。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第2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由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主办的“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0月18日至2l日在广州中山大学永芳堂举行。共有来自中国大陆各地以及台湾、香港、澳门、日本、美国...  相似文献   

7.
谭延阁和孙中山的结合,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曲折变化、相互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孙中山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曾一再把谭延阁作为争取对象。谭延阁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政治上日益倾向孙中山,服膺三民主义,因而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时期,走上了追随孙中山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是不是曾主张五族共和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持否定意见的同志所根据的理由主要是:1、五族共和不是孙中山首先提出来的,2、当时,孙中山并没有就五族共和问题明确表态,3、有一些立宪派人起劲唱喊五族共和,许多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乘此混进新政权;4、孙中山以后批判过五族共和。我不同意这种意见。我认为,孙中山曾经主张五族共和。  相似文献   

9.
澳门文学的基本格局中,侨寓文学因素一度占据着突出的位置,并形成了澳门文学的独特传统。离岸文学现象则说明澳门文学曾有侨寓外地的传统。澳门文学概念的正式形成是在1984年,这一概念形成以后,对澳门文学的文化格局建构起到了有效的唤起作用。澳门文学概念的讨论与学术辩证,也突出显示了澳门文学文化格局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澳门是华人接触外界、移居海外的重要通道澳门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它曾是西方在远东的第一商埠。它的重要历史作用,是澳门人引以自豪的。在葡国人定居澳门之前,澳门这个小渔村有不少福建的移民。他们在此设了多间妈祖庙,使妈祖文化成为澳门居民的主流文化。由于在宋、元、明各朝代,福建的泉州和福州是主要的通商口岸,经澳门移居海外的华人并不多,但自从明朝进入锁国时期,只留下澳门和广州为对外开放城市时,澳门不仅成为华南重要的通商口岸,而且成为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的特殊桥梁,华人移居海外的重要跳板…  相似文献   

11.
王摘 《今日南国》2006,(11):62-62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同祖国宝岛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四次访问或过境日本霸占下的台湾岛,在台胞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胜利,曾激发起台湾民众一系列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直隶(今河北)两省兴起,孙中山乘机在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孙中山大同理想的直接奋斗目标是用“民权”代替“君权’,用“共和”代替“专制”,这种思想是孔子的“天下为公”思想的充分发展。文章认为孙中山大同理想的基本点是“三民主义”。孙中山曾提出他的大同理想通向“共产主义”,但孙中山毕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故他的大同理想与科学共产主义有别。文章认为孙中山的大同理想立足点还是民族主义,尽管他也是讲世界主义的。  相似文献   

13.
艰难创业路 李宝田祖籍广东省新会县,1914年出生于香港的商人世家。1934年毕业于香港英皇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香港大学,后因父亲突发心脏病逝世而辍学从商。抗战期间曾在香港、桂林避难。1945年返抵澳门,开始艰苦创业。他先租了一家中型商店,取名“镒利行”,以经营美国史提芬烟厂的“孖宝”、“好路”为主,兼营中国的药材、卷烟等杂项生意。不久,又在澳门建成了六号A“镒源”码头,并在码头边买了一块地,修建木材仓库,还购进三辆货车,形成一条龙服务,生意日益兴旺。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在从事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曾积极争取日本朝野人士的合作与支持。他与日本浪人首领头山满,有长达28年的交往,保持终生的友谊。文章根据中日相关史料,对孙中山与头山满的交往史事,进行了梳理,并对这类交往在孙中山与日本关系中起何种作用等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侨讯乡情     
“九九迎澳门回归书画展”在澳门展出 由澳门美术家协会、江苏省海外联谊会联合主办,民进江海书画会、南京名家画院协办的“九九迎澳门回归书画展”,5月22日在澳门妇联大厦展览厅隆重开幕。共展出澳门、江苏两地书画家作品95幅。澳门和江苏书画界历来有传统友谊,此次举办画展,意在两地画家砌磋画艺,交流心得,更好地促进两地书画艺术的共同发展。画展主要筹办者、国家一级画师萧平在接受澳门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江苏书画文化艺术从南宋开始,一直是中国艺术中心,占主导地位。曾有人认为,若把江苏书画家删去,那  相似文献   

16.
民国初期,面对严峻的边疆形势,孙中山强烈呼吁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反对外敌入侵。他的“五族共和”思想成为凝聚各民族的一面旗帜。孙中山提出了一系列筹边对策,力主在边疆地区改建行省,提出在边疆地区发展经济,尤其是修建铁路,移民垦殖等,这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为民主革命而奋斗终身,其思想和实践影响全国,山东亦在其列.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为山东输入民主革命思想.辛亥革命以后的山东历次革命都曾得到孙中山的指导与扶持,工商业的发展也得益于其在视察山东期间振兴实业的呼吁.五四运动后孙中山晚年思想的转变,则源于“山东问题”的困境和对全盘西化的忧虑.针对孙中山民主革命历程的这一区域化解读,有助于完整把握20世纪前后中国社会演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3月29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参访团到南京谒陵孙中山先生。近来,中山陵曾有的巨幅孙中山画像于抗战期间失踪及绘制者是“何须人也”,—时成了不少人的兴趣话题。  相似文献   

19.
百年中国,风云变幻,人才辈出,其中居功至伟、最为后人所崇敬的,当数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孙中山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  相似文献   

20.
张伟智生于澳门。早年毕业于澳门霖生英文书院后,便到其父、现澳门建筑置业商会副会长张祖奇先生开设的建筑公司工作,由基础工作做起,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凭着刻苦耐劳、勤奋好学的精神和聪明才智,他很快便掌握了建筑业的各项操作知识和技术,同时取得了英国伦敦高级会计文凭、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4年,又获得了哲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这些,都为张伟智日后在经济建设和文化交流领域里的卓有建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张伟智和他的港澳商界朋友率先进入珠海、广州、桂林等地,参与珠海渡假村、广州江南大酒店等项目的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