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痛苦的理解和感受,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的命脉。无论是卡夫卡的个人生活,还是他的小说《变形记》都给人一种痛苦、荒谬和绝望的感觉。家庭、时代和社会结构形态给卡夫卡带来无比的伤痛;《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被异化成了一只大甲虫。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人世的热爱,他们痛并爱着。  相似文献   

2.
其一 ,卡夫卡在作品中习惯用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 ,作品往往给读者一种荒诞不经 ,难以理喻的感觉 ,但是从它们挖掘出的真实更让读者触目惊心 ,难以忘却 ;透过《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荒诞离奇的经历———一觉醒来变成了甲虫 ,卡夫卡用非理性 ,荒诞的手法向我们揭示了人与社会 ,人与人间的真实关系 ;其二 ,《变形记》荒诞的情节背后实则是作者卡夫卡自己经历 ,思考的痛苦投影。  相似文献   

3.
针对有的学者提出“对于夫卡夫《变形记》必须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入手加以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一面之词,本文则从作品的艺术结构入手,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了《变形记》叙事结构模式和卡夫卡内部世界构成之间微妙的同构对应关系,深刻地揭示了卡夫卡思想方法的缺陷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对人们精神健康的损害。从而,使得《变形记》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  相似文献   

4.
村上春树深受西方现代小说大师卡夫卡的影响,二人之间的联系可以找到许多佐证。作为“鼠”系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寻羊历险记》写“鼠”最后因被“羊”侵入身体而自杀,这一具有魔幻色彩的非现实情节,与卡夫卡代表作《变形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存在影响关系。卡夫卡通过《变形记》表达了西方个人在现代异己力量压迫下的被“异化”,“寻羊”即是“寻洋”,《寻羊历险记》则通过相似的故事模型,写出了日本人在外来异己力量侵袭下的自我陨灭,无论在故事模型,还是在小说内涵上,都堪称东方“变形记”。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5,(5):52-55
卡夫卡一生充满着悖论和矛盾,他将写作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价值所在,卡夫卡的很多作品都是他内心世界的折射投影,即他的内心精神世界的形象化。从《美国》《变形记》到《审判》《城堡》《饥饿艺术家》再到《地洞》,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里面的主人公都有一个半开放或封闭的空间,在这些空间里,他们拒绝与外在世界的交流,他们孤独地生存、绝望地存活。从而这些空间场景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象征网络:即卡夫卡的精神世界,从这些空间场景的一系列变化:开放—半开放—封闭—消失,可以勾勒出卡夫卡精神世界和心灵图景的嬗变:《美国》为我们展现卡夫卡广阔的心灵图景,《变形记》隐约透露出卡夫卡对人性不灭的希望和积极的向往;《审判》《城堡》《饥饿艺术家》等作品中展现了卡夫卡精神世界的无奈追求,他的精神世界在逐渐放逐与坍塌;《地洞》则表现了卡夫卡精神世界的毁灭与关闭,至此,卡夫卡永远合上了他的精神世界的大门——他用写作燃尽了最后一缕希望,他的生命旅程也至此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影响研究的角度,以《变形记》和《现实一种》为例,分析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对中国先锋派作家余华的影响。 余华不仅在叙述风格上,而且在小说意义的处理方式上和情绪浸染方面,均与现代文学鼻祖卡夫卡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7.
人们普遍认为《变形记》表现了人类的异化,但其实《变形记》还暗含有一种更深的意蕴:人类需要语言来相互沟通,而已经变成甲虫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却失落了人类的语言,无法与他人沟通,最后在孤独中死去。因此卡夫卡在《变形记》中实际上还表现了一个具有现代性和哲理意味的主题:语言的焦虑。而主人公异化为甲虫则使得读者能够转换一种新的体验角度,从而更真切地体会那种语言的焦虑及其折射出的人类的沟通困境。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创造都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智性掘进,被视为具有高度原创性的卡夫卡,其作品中巧妙的意象构思,独异的框架结构,仍有前人留下的痕迹.他富于创造性的地方是把前人作品中潜在的趋向明晰化,拓展出一片新的文学天空。卡夫卡的《变形记》受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狄更斯的影响,而真正的影响是一种创造,卡夫卡跟随前辈文学大师,走出了完全只属于他自己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9.
卡夫卡的小说是文学上的一个变数,阅读《变形记》,令人感到陌生又熟悉,既觉得荒诞离奇又觉得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10.
]卡夫卡的《变形记》固然表现了人的异化主题 ,但不能因此就断定该作是“现代主义小说”。若从小说文本的内容到形式逐一进行剖析 ,并与现代主义及其表现主义基本艺术特点进行比照审视 ,即可看出 :《变形记》是一篇寓言小说或者以现实主义为主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小说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的孤独意识与漂泊感,使得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与传统作品不同,以往的高等级优越的人不再是主角,怪诞甚至是丑陋的动物成了与人平等对话、甚至能击败并反讽人类的主角。本文将用苏联文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解读卡夫卡变形题材的作品,并主要以《变形记》和《为某科学院写的一份告》这两篇作品为例来分析了其狂欢化的艺术原则,以便加深对卡夫卡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卡夫卡《变形记》的分析解读,得出格里高尔变形不是对现实的逃避与畏惧,而是对非人的现实的挑战与反抗,看到卡夫卡对资本主义的小说化描述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是不谋而合的.  相似文献   

13.
变形记     
正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所著的《变形记》洋溢着淳朴和蛮横精神的神话、童话、鬼话集。20世纪西方现代派"表现主义文学"经典之作《变形记》,作家卡夫卡以荒诞不经的人变虫,揭示人的本性,反映现实世界。赵允芳、周稷之母子二人合著的长篇"人物通讯报道"《变形记》,将"小升初"视为孩子从儿童步入少年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卡夫卡在小说《变形记》中用写实的手法描写荒诞不经的事物。人变为甲虫,这看似荒诞的现象下隐藏的是社会变形的丑恶事实。卡夫卡用奇异的想象、精细准确的语言、详尽的细节描写,深刻地揭示出丑恶的真实,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本文分析了《变形记》中精神高压下肉体的变形,金钱腐蚀下的亲情沦丧,进而对比论述了当今社会所存在的人们精神压力极高、人性淡漠、亲情缺失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家的心理和性格往往会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卡夫卡善于运用晦涩的文字表达自己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文章通过分析《变形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在变形过程中的抗争心理、顺服心理和死亡心理,结合有关资料,揭示卡夫卡隐慝藏于荒诞晦涩的文字中的复杂个性和心理。  相似文献   

16.
卡夫卡的《变形记》是世界文学经典,也是后继作家进行文学改写的重要源泉,英国当代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新作《蟑螂》便是对《变形记》的仿拟。作为“一个古老传统的政治反讽”,不可靠叙述是呈现反讽意义的重要方式。《蟑螂》中的第三人称叙事不可靠叙述,具体表现在人物视角和议事录文本的使用两个方面。本文利用叙事学中的不可靠叙述理论,详细分析文本中的第三人称不可靠叙述表征,理清不可靠叙述和反讽主题之间的关联,从而探究小说不可靠叙述背后隐含的深刻的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17.
卡夫卡的《变形记》将肉体的生命动态引进现代生存诗学的理论视域,以身体感官的真实表达来诠释现实世界的生存逻辑与隐秘的个体自我建构间的矛盾。卡夫卡的"变形"以一种分裂的思维原则和艺术手法开创了个人与世界融合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关于卡夫卡小说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即从对意识形态和生存环境的特征在卡夫卡作品当中的反映的研究向对卡夫卡个人心理历程的探寻的转变。本文立足于这股潮流,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卡夫卡的潜意识和恋母情结在其代表作《变形记》当中的折射进行探索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卡夫卡的《变形记》讲述了主人公格里高尔在一觉醒来后变成甲虫的荒诞故事。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异化以及毁灭的描述,表现了人类生存的困境,揭示了现代社会对人性的挤压和扭曲,反映了卡夫卡对西方近现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的忧虑、恐惧和不满,传达了他植根于西方社会的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深刻的悲剧意识以及对冷酷荒诞世界的谴责和控诉。  相似文献   

20.
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描写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了的人物形象;要理解其内涵和意义,就应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关系:1、主人公格里高尔同上司的矛盾关系;2.同家庭的关系;3.同自己“变形”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