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约翰·霍华德·劳逊认为:"戏剧的基本特征是社会性冲突——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或集体与社会或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这种社会性冲突在悲剧作品中则集中表现为悲剧人物的自觉意志同社会必然性的冲突.郭沫若的历史悲剧,不仅具有这一基本特征,而且在表现悲剧人物的自觉意志同社会必然性的冲突的形式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悲剧的传统特点.这特点,用作者的话来概括,便是:"除……心理描写的深化之外,'情节曲折'而近情近理,'刺激猛烈'而有根有源."换句话说,郭沫若历史悲剧的戏剧冲突是通过人物心理描写的深化、曲折的情节和强烈的刺激来表现的,即通过心理描写的深化,表现悲剧人物的自觉意志及其形成的基础;以情节的曲折,显示冲突的酝酿发展;用刺激的强烈,达到戏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论易卜生对曹禺戏剧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卜生的戏剧思想及创作风格给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以巨大的启迪,直接影响了他的现实主义悲剧的创作.易卜生对曹禺戏剧观的影响突出表现在真实反映现实,聚焦人性的弱点,展示普通人的家庭悲剧,将戏剧作品的背景放置于观众熟悉的环境中,关注妇女地位与婚姻问题以及运用追溯的手法架构剧本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 ,戏剧形式一直都徘徊在两个营垒之中 :戏剧性戏剧与叙事性戏剧。在追求戏剧性的戏剧中 ,戏剧结构始终围绕一个焦点进行组织 ,这个焦点集中于一个人物 ,尤如一个圆心 ,其它人物的设置都不是为了展现自身 ,而是为了完成中心人物的创造铺平道路。也就是说 ,所有人物的作用都是引导观众的视线指向“圆心” ,否则就失去了他们存在的意义。戏剧性戏剧是独白式的。叙事性戏剧中很难找到这样的“圆心”。在那里 ,几乎每个人物都是自足的 ,即像现实生活中一样是不依赖于他人而独立存在的。换句话说 ,叙事性戏剧中人物间的关系是对话性的 ,对…  相似文献   

4.
曹禺戏剧语言艺术的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每次读曹禹同志的剧本,总有一种既亲切而又新鲜的感觉,他那色彩明丽而又精炼生动的语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带进一个艺术的世界,给予我无限的喜悦。我常常想:在人类所有的创造物中,语言恐怕要算是最神奇的一种了。它捉不住,摸不着,什么也不是,然而却能幻化为一切。正象俄罗斯民族的一句谚语所说,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特别是到了语言艺术家的手里,语言的作用,更是奇妙到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5.
曹禺倾心于欧美现代派戏剧 ,但他的戏剧无论在人物形象上还是在艺术技巧上都融入了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结构及民族审美意识。这是对中外戏剧艺术的一种融汇 ,更是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戏剧文学创作中 ,曹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而他创作上的成功与他的家庭出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既清醒地意识到家族伦理对人生命力的扼杀 ,又对贵族家庭的生活情调与传统美德充满向往之情 ,既同情蘩漪式的对传统家庭的破坏 ,又对为家庭做出牺牲的愫方式的人物赞美不已 ,这种矛盾的家族感情很大程度上源于曹禺的家族体验 ,而他的旧家情怀既影响了他戏剧创作的情感色调 ,在某种意义上也构成了他创作的感性基础与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舶来品”的话剧,其引进、发展和成熟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国戏剧在外来影响中不断发展、日益深化的过程。本文主要探讨“左联”戏剧在接受外来影响方面的特点及其历史经验。 从“五四”戏剧革命到30年代初“左联”领导下的革命戏剧时期,中国戏剧在接受外来影响中发生了一个质的转变,即戏剧由欧化、西洋化步入了大众化、民族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曹禺和奥尼尔的剧作都表现了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关怀,洋溢着对人类理想的追求,并把戏剧提升到诗化境界。本文从曾面的《雷雨》、《原野》入手,并与奥尼尔早、中期的剧作,从文学影响的角度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戏剧与日本歌舞伎靳明全郭沫若留学日本期间以及返国初期写的戏剧也称郭沫若的早期戏剧。主要有:《月光》、《卓文君》、《王昭君》、《聂》、《孤竹君之二子》、《广寒宫》等。这些戏剧的艺术特点均与日本歌舞伎的大致相同。日本歌舞伎是由道白、音乐、舞蹈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在戏剧艺术大师曹禺的剧作中,其讽刺手法是缘于创作意图,从艺术个性出发而灵活运用的.可以分为一般手法和个性化手法两大类.前一类有夸张式、对照式、闹剧式、倒置式;后一类有吞吐跌宕式、冷眼旁现式、悖情反理式、重复再现式.  相似文献   

11.
曹禺是一位公认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戏剧大师,他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堪称我国现代戏剧的精品,将它们“列入世界文学之林而毫无逊色”。文章认为,曹禺建国之后,还是原来的曹禺。他始终倾心于艺术的追求,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矛盾冲突的建构与戏剧语言的提炼,为新中国剧坛增添了光彩。但是,曹禺又不是原来的曹禺。通览他的作品可以发现,他建国前后创作心态不一样、创作方法不一样,以致于创作效果也不一样。在总结曹禺建国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创作的功过得失时,要积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知识分子定位问题,一是创作自由问题。这两个问题都直接关系着中国戏剧的成败与命运。  相似文献   

12.
曹禺研究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曹禺戏剧艺术这座蕴含丰富的稀有精神矿藏,在经过不少前人的勤奋开采后,仍然以其内涵的珍异和不可穷尽,吸引着广大研究者。这里,笔者不揣浅陋,想就如何深化曹禺戏剧的研究提出一点管见。  相似文献   

13.
易卜生是被誉为"近代戏剧之父"的19世纪中后期挪威剧作家和诗人,也是作为中国现代戏剧臻于成熟的关键人物。曹禺在戏剧创作方面较早接触并深受影响的外国剧作家正是易卜生,其剧作受易卜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卓越的戏剧艺术水平,也是将易卜生戏剧理论进行选择接受之后形成的。而在这种选择和接受过程中,实则贯穿着曹禺自己对于时代特征的深刻理解和独到思考。  相似文献   

14.
欣赏郭沫若的剧作,我们常常会沉浸在文彩风流的诗意之中,会被剧情所挟裹的情感风暴、被主人公惊天地泣鬼神的歌哭深深感染。这,就是郭沫若戏剧的特征──热烈的抒情性──所产生的审美效应。郭沫若始终是一个重主观的诗人。在创作的道路上,他不断变化思想风格,但《女神》时期的“主情主义”,作为他艺术灵腑中的一道脉息,总贯注于创作的始终。诗歌创作如此,戏剧创作也是如此。郭沫若是写作历史剧的。他认为:“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①对此,陈瘦竹解释说:“历史精神是指历史发展规律;发展历史精神,…  相似文献   

15.
王俊虎 《兰州学刊》2007,(2):153-154
曹禺在其戏剧创作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种浓厚的"原始向往"情节,这种情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成就了曹禺的戏剧,使得曹禺的戏剧凸显出不同于其他同时代戏剧作家的迷人魅力.回归原始,是曹禺给现代文明影响下的赢弱人类开出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16.
曹禺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知识女性形象,她们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并以不同方式反 抗着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压迫。为此围绕曹禺剧作中的知识女性的悲剧命运及成 因,分析了曹禺剧作对妇女解放道路所指明的方向,即由个体解放走上集体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7.
论曹禺对中国话剧艺术的贡献──纪念曹禺戏剧创作60周年胡授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取决于作家的艺术贡献,而对作家艺术贡献的评估,应是取决于其作品的艺术生命。戏剧作品的艺术生命,用曹禹的话来讲,就"在于演出"。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  相似文献   

18.
卢那察尔斯基曾经指出:“当我们考察戏剧创作时,就会看出,它比任何其他艺术部门具有更多的辩证的性质”,“剧本可以是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的,但是它必须具有辩证性——通过矛盾的斗争而发展”。(《论文学》第65页) 曹禺是一位极懂戏剧特性的剧作家。他为我们提供的戏剧创作经验,处处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从辩证法的角度去研究这些经验,更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戏剧艺术的  相似文献   

19.
论《日出》——曹禺戏剧艺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出》是出现在中国三十年代剧坛上的优秀作品。是作家继《雷雨》后,又一震动剧坛的力作。它的艺术魅力虽经解放前后四十余年的磨炼和冲刷仍不减弱。解放后各大城市曾多次上演,它已成为我国著名剧院保留节目之一。同时,它也引起戏剧评论界在某些重大问题上的研究与探讨:如曹禺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日出》的创作思想,陈白露的形象分析等。本文拟就上述两方面问题,特别是陈白露的形象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学术界,戏剧界诸同志。  相似文献   

20.
茅盾和曹禺间的比较研究,已经不是新题目,他们间政治思想立场、文艺见解、个性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不仅吸引了研究者的兴趣,曹禺生前也有评述。但这种比较一者不系统,二者又往往是厚此薄彼常落入鲁迅等新文学大家所不愿看到的“某某优劣论”的模式。本文在肯定他们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