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学界自五十年代初胡绳同志从中国近代史(指1840——1919年八十年间的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引出关于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问题并展开热烈论争,迄今己逾三十余载,其间虽沉寂了一个时期,但进入八十年代,却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足见这一论题具有全局性的意义。一九五四年,胡绳同志在他所撰《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提出,要科学地解决分期问题,就必须首先找出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他说:“要解决分期问题,必先确定划分时期的标准,这也就要确定,我们在叙述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的任务,是在说明  相似文献   

2.
世界近代史开端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近代史应以何时为开端?中外史学界看法不一。关于这个问题,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例如,在欧美出版的世界近代史著作中,有的以文艺复兴为近代史的开端,认为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转折点;有的认为1450年的“商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兴起,所以主张以“商业革命”作为近代史的开端;有的还主张以“地理大发现”为近代史的开端,等等。  相似文献   

3.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问题,不仅欧美各国历史著作中有各种说法,而且我国世界史学界也存在分歧,但流行的观点是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问题也就在于这一流行观点,即以一六四○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起点,确有再探讨的必要。因为按此划分,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就被硬塞进了封建社会史——中世纪史里。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和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李平生中国近代史分期和基本线索问题,是从事中国近现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首先面临而不可回避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它不仅与编写中国近代史的著作有关,同时也涉及如何理解与概括中国近代史的整个体系、基本内容、客观规律、各个阶...  相似文献   

5.
非洲近代史研究综述王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非洲近代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现将史学界关于非洲近代史的开端、奴隶贸易对非洲的影响、英布战争的性质、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以及近代中非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一、关于非洲近代史的开端问题一...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是属于中国近代史的范畴,还是属于中国现代史的范畴?对于这个问题,史学界有不同意见。本来,按照传统的习惯,人们把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叫做现代史。但是,在五十年代讨论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时,有同志提出把中国近代史的下限从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延长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主张  相似文献   

7.
东方的文明古国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经历了一个漫长和血腥的过程.从1600年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进行疯狂掠夺起,到1849年兼并旁遮普,基本征服印度为止,历时二百四十九年.在这漫长的两个半世纪的过程中,1757年的普拉西战役,则占有显著的地位.它是英国征服印度的标志.从此以后,印度历史从封建社会时代转变为殖民地时期.它是印度近代史的开端,对印度历史的进程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是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点。可是,在苏修御用文人齐赫文斯基主编的《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肆意歪曲和篡改中国近代史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历史,别有用心地把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提前近二百年,胡说一六四四年“满洲人征服封建的明朝统治的中国,恰好与世界近代时期上限——十七世纪四十年代相吻合”,因此,中国的近代史就应该以一六四四年作为开端。齐赫文斯基之流炮制的这个“相吻合”论,是为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推行社会帝国主义政策服务的,必须予以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李大钊对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揭示,对中国民族革命史以及对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史的研讨.指出李大钊作为我国优秀的革命先驱,在中国近代史研讨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更是我国早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之人,在我国的近代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十八世纪末的美国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但这场革命给人的印象总不如在此之前的1640年英国革命和在此之后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那样深刻,其原因就在于对这三次革命的评估上至今仍受到苏联史学界较深的影响。苏联史学界的观点典型地反映于苏联科学院主编的十卷本《世界通史》和E·M·茹科夫在第十一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的报告“世界历史分期方法”中。在苏联学者看来,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和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符合逻辑的人类进步道路上”的关键步骤。依据这种指导思想编纂的《世界通史》,英国革命被定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法国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  相似文献   

11.
论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 ,我国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是沿用前苏联的结论 ,以阶级斗争为标准来划分世界近代史的进程。近年情况虽有改变 ,但以什么为标准来分期 ,仍没有解决好。本文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标准 ,将世界近代史分为三个阶段 ,即 (1 )工场手工业时期 ;(2 )蒸汽机时期 ;(3 )电气化时期  相似文献   

12.
再论世界近代史的分期分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近代史的分期分段是历史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早在六十年代初,我国史学界就开展了讨论,后因十年动乱而中断。我在1963年写过;《关于世界近代史分期分段问题》一文,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提法也需要补充和修正。本文再重新谈谈,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世界近代史开端的问题,本有过几种说法,而我国世界史学界,一直采用的是以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的说法。经过长期教学和科研的实践证明,这种说法无论是从历史发展的事实上,还是从理论上,都是不恰当的,而以十六世纪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则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史研究涉及多方面。目前研究中有些问题值得深思 :一是必须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地位 ;二是在搞好近代史的微观研究的同时 ,也要重视综合研究 ;三是不能混同现实与历史问题 ,否则容易造成误导 ;四是如何加强全民历史教育 ,做好普及工作。对此本文作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5.
1 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及近代史开端问题,在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史学界的意见曾经是基本一致的,即都同意毛泽衣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的观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鸦片战争。但是,这种一致并没有牢固的基础。人们接受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却没有深入探讨,究竟怎样来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近代中国的半封建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半殖民地化的内涵又是什么?半封建化与半殖民地化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6.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国抗、杨燕起主编的《中国近代史学史概要》(以下简称《概要》)一书,是一部线索清晰、评议深刻的新旧史学兴替史著作。 《概要》一书对中国近代的史学著作概括成三个方面:一是封建旧史学的分化和没落;二是资产阶级新史学的形成和发展;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和壮大。这三种史学形成三条主线,互相交错,互相斗争,构成了中国近代史学史的复杂内容,勾勒出了新旧史学的斗争、兴替和发展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17.
张宝明:大华兄,我们今天讨论一下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开端问题,你对此有何看法?郑大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开端,确实是值得深入讨论的一个问题。众所周知,中国学术界一般都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把此前的历史称之为古代史,此后的历史称之为近代史,也就是说1840年的鸦片战争成了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分界线。与此相一致,1840年的鸦片战争也成了中国近代思想史和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分界线,国内出版的几乎所有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包括近年来出版的几部有影响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都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写起的,或者至多只是对魏源、龚自…  相似文献   

18.
分期问题是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建设的中心问题,也是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重大理论问题。近年来史学方家发表的文章中不乏有识之见。但是,总的说,仍未完全摆脱教条化的束缚,有待于进行新的探讨。本文企望抛砖引玉并得到史学前辈和同行的斧正。一、分期的标准分期的标准,即分期的理论依据,这是分期的关键,是世界近代史诸家意见发生分歧的焦点。标准不一,分期各异。我认为要想找到一个恰当实际的标准,不能驾轻就熟,在某种现成的经典结论中去选择。思格斯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  相似文献   

19.
一八五七年至一八五九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在印度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已经被史学界所公认;而对游击战争在这次大起义中的地位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我们就此问题发表一些看法,目的在于引起注意。一、游击战争是民族起义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一向众说纷纭,其原因在于所取标准的不一致.世界近代史的分期应从资本主义的整体因素出发,而不应各执一端.如是则世界近代史的分期应为:第一时期1500年地理大发现──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前夕,第二时期1775年──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垄断阶段;第三时期1900─—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三个时期清晰地表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