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儿子一直很想养只宠物,一看到卖小猫、小狗的就不愿离开。闹了好几次,我都没有答应给他买,可他居然"自谋出路"。一天,他突然抱回一只兔子,说是同学让他帮养两天。我虽然生气,但已经抱回来了,只好让他养。可是,每天给兔子换报纸,喂萝卜、白菜,样样都是我做。兔子特能吃,还到处尿尿,稍不留神就从纸盒里跑出来。有一次,它居然把沙发尿湿了。我忍无可忍,第二天让儿子马上把它送走。兔子是送走了,可没过几天,他又抱回两只小鸡。这次说得很可怜,两只小鸡让同学们快玩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短信     
年初,看上一款新手机,于是就淘汰了那个我认为样子有点笨但其他功能完好的旧手机. 一天,父亲来了,老公把旧手机给父亲.父亲不要,说家里有座机,让我们自己用.  相似文献   

3.
《快乐青春》2014,(8):27-28
小时候,我特别爱哭鼻子。受邻居家孩子欺负会哭,考试考不好会哭,想要好看的衣服得不到会哭,就连自己摔倒了也会哭。后来,在我6岁的一天夜里,我想要一盒蜡笔母亲没给买,我一怒之下掀翻了桌子大哭。父亲生气地紧紧抱着我,向村后走去,直接把我抱到了那片黑压压的树林里。树林里布满了坟头,是我和小伙伴们谈虎色变的场所。父亲快步走到那里,把我扔到树林里他就往回跑。我吓得魂飞魄散,开始还大哭,后来回头一看,发现父亲不见了。那一刻,我噤(jin)若寒蝉,赶紧止住了哭泣,飞奔往家跑,快跑到家门时,听到身后有粗声喘气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正我在城里读高中,父亲从乡下来看我,这个时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父亲会送些生活费,再给我买件新衣服,或者带我去馆子里改善一顿。每当此时,我就会问父亲,家里养的猪又卖啦?父亲总是头一扬,爽快地回答:卖啦,卖了好几头呢,你就安心读书吧!此刻,会有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我深深体会到,父亲就是一堵挡风的墙。尽管有时候我明明知道父亲说的不是真话。  相似文献   

5.
大哥3岁那年双目失明.从他看不到光明的那天起,父亲便带着他四处求医.眼睛复明无望,父亲就开始为大哥的未来操心,努力教会他自己烧饭、缝被、穿针引线,还让他学得一身好水性. 几年后,父亲患了食道癌.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亲毅然放弃治疗,硬逼着大哥去学按摩,并用治病的钱给他开了一家按摩诊所.  相似文献   

6.
清明思孝     
佚名 《家庭科技》2013,(4):18-18
清明陪着父亲一起去给祖母扫墓。伫立在祖母墓前,看着墓碑上祖母慈祥的面容,幽然之间,觉得有些东西已被今人所遗忘了……祖母在我出生15天后去世,听父辈们说,祖母临终前,叮嘱子女,一定要把襁褓中的我抱过去给她看看,因为她最挂念的小儿子,已成家添丁了。可是祖母终究没有能看到我就离去了。我对祖母的印象源于父亲的回忆——父亲是遗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我从小就没得到过父爱,由于我父亲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他对我并没有尽到父亲责任。在我失望迷茫之余,我开始寻求一种感情的寄托。我今年21岁了,却从来就没有对同龄的异性有过好感,相反特别仰慕那些有风度的中年男人,渴望一种近似父亲的爱。在我17岁那年,我曾暗恋一个比我大  相似文献   

8.
生日礼物     
记得从小到大,我这个女儿和父亲的争吵似乎就没断过。父亲是个脾气暴躁的人,有时还有点不讲理,而我又恰恰继承了父亲的缺点,脾气倔得像头牛。我们这样两个人天天在一起,怎么会不发生争执呢? 小时候,父亲就经常打我骂我。有时候,为了一丁点儿小事,父亲就一巴掌打在我脸上,打得我当时鼻子就出血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不断地和父亲对抗。我们之间的争执一天天升级,我们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从两三岁起,孩子就开始考虑如何与朋友交往了.如果他能从觉得"我们在一起很好玩",发展到思考"为什么我就是喜欢这个人",就说明他已经开始享受大人们可以享受的美好友情了.  相似文献   

10.
父亲是中学教师,一向温文尔雅,是出了名的好老师、好丈夫、好父亲.可是,他在61岁那年,竟然得了老年痴呆症.从此,我们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开始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父亲患病那年,我刚参加工作,平时住在单位,周末才回家.父亲一见我,总是惊喜地说:"小雨,你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可过不了一会儿,他从里屋出来,再见到我,仍然会惊喜地重复刚才说过的话.我和母亲都说他"老糊涂了",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相似文献   

11.
冶仪  徐晶 《家庭科技》2007,(11):7-7
我今年五十多岁,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人.从年轻时起,我的理想就是有个和睦幸福的家庭,有丈夫爱着,孩子围着,过着平平淡淡却充满温情的生活.可自从两个女儿出世以后,原本幸福的家庭,就开始笼罩着阴云,多少年了,始终挥散不去.  相似文献   

12.
似乎是从回老家的第一天起,母亲就开始考虑我们回城时所带的物品。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小村里,碎石子铺成的小路很窄,两侧都是半人多高的茅草,车子停在百米之外的玉米地头。因为东西太多,父亲拉了平板车,把一袋大米和各种东西放上去再倒腾过去。拉车的时候我要拉,父亲说他来拉,昨夜露水重,别把你裤子弄湿了。以前,父亲对我们的来回似乎并不太在意。这几次,我发现父亲也不想让我们走,嘴里老是嘟囔着:"不能在家多住一天吗?"明显感觉到,父亲老了,言语里对我们充满着留恋。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我不能像同龄的孩子那样,有漂亮的衣服穿,有可口的零食吃.每当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小伙伴在我面前穿着新衣服,吃着零食,我就会羡慕不已,甚至十分嫉妒.日子久了,我开始"恨"我的父母,"恨"他们没有能力让我跟其他小伙伴一样.我开始不再用心学习,三天两头逃课,故意给父母添堵.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道歉     
郑俊甫 《快乐青春》2014,(10):26-27
小时候,父亲对我管得很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是父亲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父亲是个语文老师,在学校,在他的学生面前,他像一位慈父;在家里,在他的儿子面前,他又像一位师长。父亲总是会从各种渠道了解到我的行踪,我的谎言从来没有逃过他询问的眼睛。父亲知道真相后,就会大发雷霆,然后让我背着手站在墙根思过,直到我说出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才肯罢休。父亲虽然训起人来很凶,但从不动手打人,他也不喜欢别的家长动手打孩子。  相似文献   

15.
刚才吴承毅同志讲了,今年五月份他就到江苏来谈过社会学的事情了,现在,我来讲一下我们搞的怎么样了。一九七九年三月十五日,我们开了社会学研究会的成立大会。到明年三月是三年了,预备开一个年会。我们在外面跑,就是为了把这次年会开好。王康同志是研究会的总干事,这是他要做的事情,所以一直在外面跑。我一直就想要到江苏来了,这不是虚话。我有自己的打算。我是在一九三五年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的。清华有个规矩,研究生分数考得好,可以公费出国。我父亲一直在南京的,是过去教育厅的视学,在全省跑教育的,两袖清风,所以我们家里主要靠自己。我们有个风气,就是读书很用功。清华念完了,老师出了个主意,叫我跟他学人类学,所以我的今天应归功于他了。老师是个白俄,今天讲起来是个“罪名”之一,我的来路就不正。他是一直搞人类学的,在帝俄时代搞人类学的。他有大陆传统,很厉害,那时教育制度很严,一上来,他叫我念人类学,先从身体开始,从体质人类学开始,要量头,要学解剖。他准备搞三期,两年一期,第二期再搞人  相似文献   

16.
去年春天,我作为实习医生给骨科医院的尼尔医生做助手. 一天夜里,一个父亲抱着一个啼哭的小男孩儿,急匆匆地走进接诊室.那父亲说:"就在20分钟前,我4岁的儿子不慎从窗台上摔了下来."我给男孩儿做了初步诊断:左手腕向后偏折大约45度.  相似文献   

17.
特殊呵护     
去年春天,我作为实习医生给骨科医院的尼尔医生做助手. 一天夜里,一个父亲抱着一个啼哭的小男孩儿,急匆匆地走进接诊室.那父亲说:"就在20分钟前,我4岁的儿子不慎从窗台上摔了下来."我给男孩儿做了初步诊断:左手腕向后偏折大约45度.  相似文献   

18.
我打电话给父亲,让他给我报一组电话号码,因为我的通讯录丢在他那儿了。他说:"等等啊,等等啊。"一等就是老半天,他都没反应。我大声"喂喂",他又说:"再等一等,马上就好。"又是半天没动静,我只好不耐烦地说:"好了,我想起来了,您不用找了。"心里感慨,父亲真是老了。下班后,我匆匆去拿通讯录。进门就见父亲拿着通讯录,远看看,近瞧瞧,好像观戏法似的。我问:"您的眼镜呢?"他像个犯错的孩子,说:"不小心弄断腿了。"我问:"那怎么不重新配一副?"他说:"昨天刚坏的,本来想哪天顺便去配。"我责怪他:"告诉我也行啊,看不清楚多难受。"  相似文献   

19.
父亲给我儿时留下的最深刻记忆是手持扫帚、脚穿拖鞋,在家属院窄窄的通道上"追杀"我的场景.由于我对此早有防备,很小就苦练长跑,从7岁起他就很难追上我了.但作为有威严的一家之主,他不会轻易言败,所以他最后一个动作是在被拉开一段距离后,将扫帚狠狠掷向我的后背,而且每次均能准确命中目标.太神了!  相似文献   

20.
温馨的诀别     
那时候,父亲患了癌症,我又不得不赶时间修改一部剧本。我将一张小小的桌子从阳台搬到父亲床边,目光稍一转移,就能看到父亲苍白的脸。而父亲稍微一睁眼,就能看到我和他对面养着十几条金鱼的大鱼缸。这是父亲不能起床后我为他买的,十月的阳光照耀着我,也照耀着父亲。他已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只要我在他身旁,他脸上就呈现出对生死的镇定和对儿子的信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