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一、打折诱惑汪小姐每月拿着三四千元的工资,从不像别人那样动辄上千元买一件衣服,可每到月底还是闹“钱荒”。虽然苦恼,但一见到低价折扣、优惠大促销,她仍然手痒痒。上个月刚买了两双鞋子,但看到商店里的打折广告,她就迈不动步子了,最后开心地花228元买了  相似文献   

2.
朱雨 《家庭科技》2008,(11):19-20
《塔木德》箴言:“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浙江商人的成功大都是借别人的钱来成就自己的梦想。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人有三种,一是天才,二是人才,三是蠢才。花大钱办小事是蠢才;花小钱办大事是人才;不花钱办大事是天才。”在浙江商人中很多人是在“零资产”、“零资源”的情况下善用别人的资本富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快三十的人了,才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妻。妻是一名教师,有文凭有相貌又年轻。人家都戏说,我占了一个“大便宜”,我也傻乎乎地跟着附和:“这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刚结婚那阵,有人说我们“不般配”,我很是提心吊胆。当兵回趟家不容易,怎么也要买件礼物给她带回去,结果,时装店、精品屋都逛了个遍,最终还是在削价处理摊上花20元钱买了件花衬衣。回到家后,她问我多  相似文献   

4.
1.避免盲目性消费。盲目性消费,是指没有计划、缺乏深思熟虑的用钱,如听说某种东西便宜,就马上去买;看到别人在马路上抢购了“便宜货”,也争着去购。事后,才发现买的东西并不实用。 2.节制有害性消费。有一些消费,无益反有害。例如,吸烟的人每月要多用几十元。一年多花几百元到上千元。过多饮酒也有害。  相似文献   

5.
孙策 《优雅》2013,(10)
友情禁忌一:嫉妒 你跟男友交往N年.他却连买个钻戒求婚的暗示都没有.可好友却在几个月内就遇到了真命天子并订了婚;你辛辛苦苦终于攒下买公寓的首付.可她老爸眨眼间就给她买了套独栋.这世上是不是真有决定好运的基因? 你的感受:"你觉得你该有的,不代表你朋友就不该有.""她有好事你为她开心,有朝一日她也为你开心,这样才好."道理谁都懂,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这明明是你梦寐以求的成功,她却不费吹灰之力便收入囊中,谁受得了?  相似文献   

6.
《家庭科技》2013,(11):12-13
媳妇的烦恼快递送货到家里,婆婆打电话问我买的是什么东西,这么大的一只箱子。我告诉她是在网上买的花架子。一共有10个。她吃惊地问:"这个要来干什么?"我说:"是买给你种花用的啊。"婆婆一看就说太贵了家里有个露台,婆婆喜欢用些破旧的瓶瓶罐罐种花草,摆得乱七八糟,看上去不太舒服。我知道她节俭,不舍得花钱买两个像样的花盆,所以在网上给她买了几个现在很流行的木头花架回来。有了新的花架,她就可以好好倒腾自己的小花园了,而且也给露  相似文献   

7.
买了新房,开始装修,两个人矛盾不断.他的想法是,奋斗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房子,一定要请专业公司设计施工,装潢得新潮、豪华、气派这样,朋友来家做客才显得有档次、有面子,让大家看到他混得不错.而她认为,家是自己的,不是用来给别人参观的,简洁、方便、舒适就好.再说,还贷压力很大,应能省则省.各执己见.最后,他们只好折衷:她设计,请专业公司施工,简单装潢.整个装修过程,她一手操办,他没有兴趣过问.  相似文献   

8.
霄边 《家庭科技》2007,(5):10-10
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买100返125”、“买200返260”,买了该买的东西后,发现手里不知道啥时候已经攥着一大把购物券,想花出去的时候才发现太难了。所以购物是要讲究步骤的。  相似文献   

9.
朋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当这个关心和帮助过度,不仅会让人讨厌还会让自己活在痛苦之中.因此,关心朋友得有个度. 案例:太关心朋友弄巧成拙 芳芳是职业女性,在公司里和同事的关系虽然不错,可烦恼的事却天天有.因为芳芳的共情心理很严重,她总是把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认为自己对别人好是分内的事,而把别人对自己好看成是恩惠.和朋友在一起时,朋友不开心或碰到烦心事她会尽力帮忙,若帮不了,就会一个人闷闷不乐,心情差到极点.  相似文献   

10.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一个次要人物,全书一百二十回,涉及到她的也就几回,虽着墨甚少,但形象却鲜明突出,给人以卓然不群的深刻印象.赵姨娘出身贫寒,原是贾府的一个丫环,后被贾政收房成为贾政的妾,她为贯政生了一儿一女,即贾环和姑娘探春,但是她并未因此而提高在贾府的地位,他仍旧是主子们的奴才,主子们活动时她在旁干些拉帘,铺椅褥之类的事;但也是奴才们的“半个主子”.她可以使用两个小丫头等,而实际上她还比不上任何一个高等的丫头,如鸳鸯,袭人、紫娟等,她受众人的排挤和欺辱,贾母、王夫人,凤姐等上层主子可以任意啐她,骂她,她的亲生女儿探春与她疏远,甚至不认她,小丫头们也不惧她,会群起而攻之,总之她在贾府是极没时运的人.作者是怀着厌恶情绪来刻画这一个人物的,说她是“愚妾”,“蝎蝎整整的”,一说话行事就出洋相,就嫉妒.历来的评论家也认为她是“十足的反面人物”,“心术不正,面目可赠的人”(《明清小说鉴费辞典》第779页),被认为是“阴微卑贱的小人,不但目光短浅,胸襟狭窄”,而且“处处有坏心肠,起鬼点子,是个自己无能而又时刻害别人,心地极其阴暗,险恶的女人”(《红楼梦新评》)百盾).一句话,她不是一个好人.有人说:“戴蓝色眼镜的人看出来,世界没有一件不是蓝的.”这句话很有意味,说明我们对  相似文献   

11.
老婆是个小尾巴,我走到哪里她都要问到哪里。我厌烦,她却乐此不疲。可是,这个小尾巴却在那个下着大雨的深夜,永远消失了。结婚那天,老婆用买戒指的钱给我买了一部手机。夜里,我们两人在被窝里一遍遍地调试着手机的响铃。我们觉得,生活就像这铃声一样响亮、悦耳,充满着憧憬和希望。从那天开始,我常常接到她的电话:“老公,  相似文献   

12.
《家庭科技》2006,(7):20-20
摸清胖人的心理开店在廊坊,杨凤君发现有家服装店,衣服贵,但生意火。这么贵为啥还有这么多人买呢?观察了几天,她发现,买衣服的都是胖人。坐公交车时,杨凤君听身边的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闲聊,胖子说:“衣服太难买,我身上这条裤子是在地摊上花15块钱买的,别  相似文献   

13.
我做买卖有个特点,就是不“一棵树上吊死”,总爱“变”,变来变去变出了财富。七八年前厂里效益不好,我就自己琢磨来钱道,我用手头仅有的300元买了辆旧摩托,精心修理一番卖了1200元,然后买了台“三轮(?)子”跑运输。为了挣500元钱,我不怕晦气,春节前往大连送  相似文献   

14.
看人买彩很有意思,因为这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性。有些人买彩,一掷千金,挎着个包包,里头装的全是钱,杀气腾腾往销售点一站:“快点输号!”有些人则不把身上最后两块钱捞出来心头绝对不安稳,说不定瘾来大了还要向别人借上些钱来买;有些人,天天抱着《彩经》研究,或者疯疯癫癫,见到什么数字就非买什么号码不可……  相似文献   

15.
爸妈在外地打工,10岁的诺诺和奶奶一起生活。她会干家务活,经常帮奶奶买菜。那天,诺诺买了些蘑菇,姑姑正好来了,她大声问:“哪儿来的蘑菇?”诺诺吓了一跳:“我买的。”姑姑没再说什么。第二天,诺诺却在门口看到了被姑姑扔掉的蘑菇。她拎着蘑菇,找到卖蘑菇的女人说:“阿姨,始姑不让吃蘑菇,您还是卖给别人吧。”卖蘑菇的女人正要退钱时,诺诺却跑远了。  相似文献   

16.
一、现状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共有494户居民、2470人。人均耕地0.6亩,80%的农户从事豆芽经营,其中有20,6是自营专业户。1983年,395户豆芽户纯收入42.4万余元,户均1073.4元。而豆芽专业户纯收入比一般豆芽户 (按季节生产) 高4倍,户均达4293.6元。近几年来,有110户豆芽户盖新房,占豆芽户总数的27.8%;有118户买电视机,占29.8%;有30户买“嘉凌”摩托车,占7.5%;有工5户买收录两用机,占5.3%,平均每户有一辆单车,还有三户合资买了一辆“解放牌”汽车。自前,石板镇平均每天向贵阳市提供1万多斤鲜豆芽,全年达400多万斤,商品事达98%。石板镇已成为“豆芽镇”、“富裕镇”,必将向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城镇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越来越活跃,给各个行业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商机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市场激烈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就看你能否发现,能否抓住. 古时有个"一文店"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位穷困潦倒的书生,在走投无路时,别人资助了一文钱.一文钱能干什么呢?只够买个烧饼吃.最关键的是,买了烧饼,钱就没了,下一餐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蒲柏曾说,愤怒是为了别人的过错而惩罚自己. 我的一位已为人母的亲友常常抱怨别人对她的不公平.她说:“我永远记得,我父母在我到了上幼儿园年龄的时候,没有让我上.”“我永远记得”,对啦,毛病就出在这里. 不管我们的理由如何,怨恨总是不值得的.潜留在我们内心的侮辱,永难平复的创伤,都能损坏我们生活中许多可爱的事物.我们被锁在自己的苦恼深渊里,甚至无法为别人的幸运而高兴.怨恨就像毒害我们血液、细胞的毒素一样,影响、侵蚀着我们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心眼”是缺乏自信的一种情绪体验,是影响人际交往的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学家认为,形成“小心眼”的原因大致有三点: 一、自我认识不足和错位的比较。“小心眼”的人在自我认知时,通常是建立在错位的比较心理上,他们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当然是越比越  相似文献   

20.
快乐买不来     
调查显示:在极端情绪下消费的女性高达46.1%。这种“疯狂采购”能否买来真正的快乐? 丹丹的月收入不到2000元,接到男友分手的电话什么话也没说,下班后她逛遍了北京的大商场,不管有用没用,买了不下1万元的衣服,回到家把所买的东西看也不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